見證陸港發展十年!第十屆中國國際陸港與樞紐經濟發展峰會在合肥隆重召開
2023-10-25 12:41:30
Landbridge平臺
記錄“一帶一路”十年,見證陸港發展十年。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和中國開發區協會陸港分會主辦,合肥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合肥物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元遠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陸港與樞紐經濟發展峰會”于2023年10月16-18日在合肥隆重召開。
峰會以“攜手打造陸港現代化平臺 助力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旨在推動國家物流樞紐提質升級,促進國內外陸港城市間互聯互通,推動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增強陸港樞紐和企業間協同合作,實現陸港產業和樞紐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有關部委專家、陸港頭部企業領導在平行論壇上全方位、多視角解讀陸港領域政策趨勢、現狀與問題,并給出解決路徑。
聚焦“一帶一路”十年 陸港發展十年
峰會開幕式由中國開發區協會陸港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長波主持。
合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泉,中國開發區協會副會長王磊,中國開發區協會陸港分會輪值會長易鐵兵,海關總署原黨組成員、國家口岸辦原主任葉劍,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原黨組成員、副主席孫曉華出席峰會開幕式并致辭。
張泉副市長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我們全力推進國際陸港建設,合肥中歐班列從無到有、快速成長,2014年以來累計發行超過3500列,貨物本土化率達90%,線路網絡覆蓋18個國家、122個國際站點城市,成為“合肥制造”走向世界的“鋼鐵駱駝”。
他進一步指出,樞紐經濟是全面提升城市能級的經濟發展新模式。面向未來,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物流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建設大樞紐、發展大物流、培育大產業,全力打造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國家物流中心城市,以樞紐經濟實力大提升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著力做強供應鏈。以“三核一極”主樞紐為支撐,系統化提升“通道+樞紐+網絡”物流設施支撐能力,建設合肥綜合性供應鏈樞紐中心。深度嵌入產業鏈。以新能源汽車、光伏及新型儲能、生物醫藥等“6+5+X”重點產業集群需求為導向,將物流服務嵌入企業生產經營全流程,促進制造業與物流業供需適配、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持續提升價值鏈。以打造物流樞紐經濟示范區為引領,加快構建科創產業聯動融合、區域輻射帶動能力突出、智慧高效綠色韌性的樞紐經濟發展新路徑。
王磊副會長在致辭中表示,共建“一帶一路”的十年,也是我國陸港產業蓬勃發展的十年。陸港企業借勢國際物流大通道,不斷推進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等步入發展快車道。根據中國開發區協會陸港分會不完全調研統計,截止到2023年8月,全國陸港數量達到了326個。伴隨“一帶一路”的高質量共商共建,中國陸港已逐漸發展成為我國內陸地區新的業態和發展高地,為助力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支撐作用。
中國開發區協會陸港分會輪值會長易鐵兵在致辭中強調,在國家有關部委、各地政府和行業單位支持下,陸港峰會已經成功召開了九屆。這九屆陸港峰會從不同視角,記錄了我國陸港十年發展的重大歷程,成為我國陸港建設發展的重要縮影。他進一步指出,截至2023年,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數量已達33個,是所有國家物流樞紐中入選數量最多的類型。這些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為加快建設“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支撐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并提質區域經濟發展。
孫曉華先生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國家層面不斷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給我國陸港發展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貨暢其流,經貿頻密,作為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重要一環,近年來,陸港產業不斷推動中歐班列、中歐陸海快線、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班列、連云港-霍爾果斯新亞歐陸海聯運等國際多式聯運實現穩步發展。國際物流大通道的持續拓展,有效促進了國際貨物、人員、資金、信息等加速融合,陸港不僅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在重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并為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做出了積極貢獻。
葉劍先生從海關總署和交通運輸部新近出臺政策的導向,強調了陸港加強互聯互通共享網絡平臺建設的重要性。他指出,陸港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與口岸也有互信互聯互通功能,讓平臺信息互信互聯互通共享,是建設和發展陸港的關鍵一環,需要進一步溝通協商、進一步完善共享。他還表示,“攜手打造陸港現代化平臺,助力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這個課題很重要,很有必要認真研討并加以落實,這樣才能推動國家物流樞紐提質發展,促進國內外陸港城市間互聯互通,推動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增強陸港、樞紐和企業間協同合作,實現陸港產業和樞紐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踐行初心使命 中國陸港50人揭曉
“中國陸港50人”成員在峰會上揭曉。為了引領行業發展,進一步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中國開發區協會陸港分會于今年6月面向全行業征集“中國陸港50人”。經過各單位積極推薦,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依據《關于推薦“中國陸港 50 人”的函》,經秘書處征求行業意見、中國開發區協會陸港分會會長辦公會審定,最終確定38位同志正式成為“中國陸港50人”成員,并成立陸港50人論壇常設聯絡平臺,指導陸港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峰會還為海關總署原黨組成員、國家口岸辦原主任葉劍和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頒發了特殊貢獻獎牌。十年來,他們一直支持協會建設,推動行業發展,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經會長辦公會商議,給予特殊貢獻獎!
首個陸港行業團體標準發布
10月17日上午,首個陸港行業團體標準《陸港分類與評估指標》在峰會上正式對外發布。《陸港分類與評估指標》(標準號:T/CADZ 0002-2023)由中國開發區協會陸港分會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于2022年啟動,深圳市平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國際陸港運營有限公司、合肥國際內陸港發展有限公司、蘇州工業園區航港物流有限公司、奎屯新亞科工貿有限公司、山西鑫東港物流有限公司、中建投物流有限公司、冠縣土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業界頭部企業共同起草完成。
招商推介
在峰會上,合肥物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軍以《承擔物流時代新使命 助推合肥產業大發展》為題進行了招商推介。他指出,近年來,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合肥國際陸港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堅持“高質量發展,做精品線路,服務本地經濟,塑造合肥特色,打造國家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發展定位,加大班列運行密度和輻射面,在全國前十方陣中實現爭先進位,積極打造時效最好、頻次穩定、產品價值較高的精品班列。開行九年來,累計發運突破3500列,海鐵聯運超24萬標箱,實現進出口貿易額超百億美元,已連接18個國家,123個城市站點。貨值、貨重、滿載率等高質量發展指標穩居全國前列,成功獲批長三角區域首個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第四批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合肥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為12個中歐班列內陸主要貨源地節點城市和23個主要鐵路樞紐城市。
主旨演講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就《陸港樞紐經濟發展路徑》進行主旨演講。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圍繞《深化經濟走廊建設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展開演講。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史丹作了題為《對新型工業化的若干認識》的主題分享。
海關總署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司原司長張皖生就《海關助力陸港高水平開放》作主旨演講。
高端對話
在高端對話環節,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占山,中國開發區協會陸港分會輪值會長、成都國際陸港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易鐵兵,新疆國際陸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春雷,中鐵十四局集團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崔維華以陸港物流樞紐建設與對外合作為主題,圍繞各地如何由建設陸港到產業集聚到樞紐經濟的發展路徑;合肥如何融入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與各地物流樞紐間合作發展等取得的成果及有關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度對話。
三大平行論壇全面聚焦陸港十年發展
10月17日下午,峰會舉辦了中國陸港50人論壇、數智園區建設發展論壇、國際多式聯運與物流大通道論壇三大平行論壇。
中國陸港50人論壇
該論壇由西安外事學院商學院教授徐德洪主持。
論壇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給世界帶來了什么,陸港建設近10年給內陸城市帶來的變化,中歐班列運營10多年取得的豐碩成果,當前陸港產業發展存在的亟待問題等主題,一拖(洛陽)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杰就《承載國家物流樞紐功能 助力洛陽物流轉型發展》,成都國際陸港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鴻皓就《陸港十年騰飛》,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物流室副主任、研究員陸成云就《發揮陸港平臺功能 推進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中鐵十四局集團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崔維華就《打造物流發展新引擎 賦能陸港提質增效》,北京京平綜合物流樞紐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谷珊珊就《服務新發展格局 打造首都物流高地》進行專題演講。
甘肅武威保稅物流中心董事長方紅明,四川隆格瑞斯物流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龔明春,中新建物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嚴健,中交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總工劉曉斌,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物流所所長施春燕,眉山市港投集團董事長吳東圍繞我國陸港發展、物流樞紐建設的現狀、趨勢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展開對話。
數智園區建設發展論壇
該論壇主持人由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現代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彥林擔任。
論壇深度聚焦陸港園區如何借助數字化、智能化手段進行轉型升級,如何加速園區、企業數智化創新進程,分享在智慧陸港建設過程中取得的實踐經驗。深圳市平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向輝,同方威視股份有限公司國內海關行業中心副總經理金哲,蘇州工業園區航港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吳雪瑾,新疆國際陸港集團數字化轉型專家組成員科大訊飛園區業務部產品總監馮安全,中移(上海)產業研究院交通行業解決方案專家高興分別圍繞《平方智慧陸港解決方案》《國際陸運的智慧監管與數字化賦能》《數智化賦能物流園區高質量發展》《絲路智港:共建數字絲路 共興中歐班列》《5G+北斗賦能智慧口岸建設》進行專題演講。
福建陸地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子興、河南國際數字貿易研究院研究員袁衛東、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執行院長韓東亞、蘇州工業園區航港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雪瑾、德勤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高級經理蔣瑩就如何推進數智園區發展,實現產業共贏等話題進行深度探討。
國際多式聯運與物流大通道論壇
該論壇由長安大學運輸工程學院院長、教授葛穎恩主持。
論壇就有關政策解讀及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國際班列運營等方面進行探討與成功案例分享。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占山、北京交通大學運輸學院教授紀壽文、上海文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俊峰、大連海事大學三級教授孫家慶圍繞《鞏固和發揮安徽鐵水大通道發展優勢》《拓展中歐班列多元化國際聯運通道》《聚焦高質量發展 數智物流樞紐推動多式聯運供應鏈創新升級》《陸港多式聯運“一單制”實踐與展望》進行專題演講。
甘肅省國際物流集團供應鏈管理部部長蘇亮、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綜合運輸研究中心副主任汪健、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教授帥斌、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副教授李楓就多式聯運助力產業協同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度對話。
此次峰會,主辦方還安排了赴合肥國際陸港、派河物流園、蔚來汽車合肥生產基地等企業實地調研。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中國陸港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應運而生的新業態、新行業,經過十年快速發展,陸港已成為內陸地區新的開發開放高地和經濟發展新引擎,為助力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屆峰會的召開,全面記錄了我國陸港近十年創新發展的重大成就,將成為展示我國十年陸港建設的重要平臺和未來趨勢的風向標。據悉,伴隨著陸港建設的提速發展,在國家有關部門、各地政府和行業單位支持下,自2014年開始,陸港峰會已先后在西安、蘭州、青島、北京、合肥、格爾木成功召開了九屆。本屆峰會吸引了來自北京、上海、廣東、四川、寧夏、陜西、安徽、內蒙古、新疆、廣西等20多個省市的各級政府相關領導和部門領導;各開發區、陸港、港口、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物流園區等有關園區負責人;國際班列運營機構、國際物流企業、國際貨代、金融服務企業、信息化服務提供商、設施設備企業等有關企業負責人;各相關院校專家;新聞媒體記者等千余人參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