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實現開門紅 山城跨山海 向“新”求“進”
2025-02-28 09:08:32
Landbridge平臺
外貿是拉動經濟三駕馬車之一,而且,是負責加速的那匹“快馬”。而現代物流,掌握著“加速鍵”。重慶,作為中歐班列的領跑地,其數據的變動,關聯著經濟的脈動。今年1月,重慶海關監管中歐班列開行119列,運輸進出口貨物1.3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8.2%、10.3%。這樣的增長,讓這個春天暖風吹拂、信心滿滿。有了開門紅的“敲門磚”,如何敲開 向“新”求“進”的大門,繼續跑出一馬當先的姿態?今日聚焦,由此展開。
新增量!“中歐班列+”實現開門紅
從三峽溯流而上,抵達朝天門碼頭,是川江航運最忙碌的航段,連接著長江經濟帶的繁華綿長。但通江達海,不能僅靠單一的水運港口運輸方式。從朝天門繼續溯流而行50公里左右,可以抵達江津珞璜港。大約15公里外,是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通過6公里鐵路,穿山而過,就能連接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實現“水陸”無縫銜接,對重慶來說,是補上了一塊兒關鍵的拼圖。一端連著長江黃金水道,一端連著亞歐大陸,“中歐班列+”用多式聯運的模式,把公路、鐵路、水路等融合成新的集結分撥體系,把中轉效率提升了10%。這是重慶開行中歐班列的創新之舉。這樣的新意層出不窮:預約通關、一票多車、啟運港退稅等等新政,降本增效,讓“重慶造”走出去有了更多可能。中歐班列也從“連點成線”,成長為“織線成網”;從“鐵路班列”,拓展為“水陸鐵空”。在國際貿易中的觸角不斷延伸,運輸更豐富的貨物,抵達更廣闊的天地,突破更多元的合作邊界,恰似這座內陸城市跨山越海的姿態。
“能否有”產業作為支撐?和“能否成為”產業的支撐?是中歐班列發展的兩大關鍵。重慶作為中歐班列“首個吃螃蟹的人”,從剛開通時,只有電子產品等“小件兒”,到如今,外貿“新三樣”中的新能源汽車等“大件兒”,“重慶造”的路越走越寬。以“渝車出海”為例,今年的“開門紅”已經收入囊中。
興產業!“渝車出海” 加碼
一列滿載“重慶造”汽車的JSQ型專列,從重慶魚嘴站駛出,這是進入蛇年以來,魚嘴站發出的又一列“重慶造”整車專列。另一邊,重慶欄桿灘站也有整車專列啟程。向東、去往東部沿海城市,再換乘海船,發往中歐等地。春節期間,每天都有運載著“渝車”班列出發,奔赴世界市場。“渝車出海”,迎來一場盛大的春天。
2024年,是重慶“渝車出海”計劃實施的第一年。全年,重慶出口整車47.7萬輛,貨值43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均在三成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的增長超過一倍,成為重慶外貿的重要增長點。進入今年,增長勢頭不減。僅第一個月下來,重慶經鐵路出口的汽車已達到1.22萬輛,增長在六成以上。新能源汽車更是風頭正勁,大幅增長了563%。而“鋼鐵駝隊”的提質提速,就是“出海”最好的信心和底氣。重慶的整車“頭部企業”,紛紛加碼海外市場。長安汽車今年將建設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基地。賽力斯也明確:將在海外市場實行新能源汽車“銷量倍增計劃”。通過密集穿梭的中歐班列,“渝車出海”的升級版,已可管中窺豹。
從地圖上看,中歐班列的起點,覆蓋了中國的重要制造中心和樞紐城市,如:重慶、成都、鄭州等。終點,觸達歐洲多個工業重鎮和樞紐城市,如杜伊斯堡、巴黎等。中歐班列,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一點,從數據中可窺知一二:中歐班列從0列到10萬列,只用了13年。13年間,有53大類、5萬余種“國貨”,相繼搭上這支“鋼鐵駝隊”。這不止是一條國際貿易通道,它為國際合作,“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新連接!聯通城市的繁榮
2011年,中國第一列中歐班列從重慶始發,一路向西抵達德國杜伊斯堡。2024年,第10萬列中歐班列,再次從重慶始發站開出,奔赴杜伊斯堡。這座曾經盛產煤炭和鋼鐵的城市,已經從工業轉型的“沉睡”中,被徹底喚醒。與重慶,隔著一條中歐班列,頭尾呼應、攜手進位。
在開行之初,也許沒有人會想到這樣的變化。當時運輸貨品單一,還有“返程空載”的成本。而一旦補齊了這些短板,中歐班列的優勢就將加倍凸顯:比空運運費低,比海運速度快,在效率與性價比之間,取得更優的平衡。以現代制造和快消品企業為例,中歐班列相比海運,平均縮短運輸時間30%-50%。這個時間差,可能決定了整個年度的供應鏈成敗。如今的中歐班列雙向奔馳,已形成“進口-出口”的雙循環:歐洲的紅酒等高端農食產品,以更低的價格走上中國人餐桌;中國的電子產品等消費品,以更快的速度進入歐洲市場。這背后,是無數線路交匯的產業鏈合作,也是未來經濟新連接的希望,連接著沿線每一座城市的繁榮前景。
面對世界市場,如何將中歐班列的“加速度”,轉化為競爭的新優勢? 在重慶交通大學教授、重慶口岸物流管理與航運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劉名武看來,重慶可抓住幾個緊要點,各個擊破。一是優化外貿產品結構,打造“渝派智造”出口矩陣。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等高附加值產業,支持企業研發符合歐盟標準的產品。加快國際認證機構在渝設立分中心,縮短產品準入周期,推動“重慶造”高端產品通過中歐班列批量進入歐盟市場。二是壯大外向型經濟,試點“中歐班列數字自貿區”。聯合沿線國家推行“一單制”物權憑證,破解鐵路運單金融屬性不足的痛點,吸引更多外向型企業集聚重慶。三是形成區域合作樣板,以中歐班列為紐帶,推動成渝地區與歐洲工業園區結對,實現技術共享、產能互補,通過“歐洲研發—成渝制造—班列返銷”模式,推動產業鏈出海,推動“渝派智造”走向歐洲。
中歐班列的每一次出發,都滿載著對世界的憧憬;每一次抵達,都帶回改變的新機遇。對于坐擁風口的重慶,與這條搏動的動脈,一起活躍、一起生長。相信,還會有更多的風潮,在這里涌動。還有更多跨山越海、聯通世界的美好,正在發生。
(來源:視界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