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領跑 重慶中歐班列加力“提速”
2024-12-05 07:41:14
Landbridge平臺
2011年3月19日,我國第一列中歐班列(渝新歐)從重慶沙坪壩區團結村始發。此后,由成都、武漢、義烏、鄭州始發的班列陸續開行。2016年,各地始發到歐洲的班列,統一為中歐班列品牌,此后每年開行的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截至今年11月15日,中歐班列已開行10萬列。
作為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和內陸開放綜合樞紐的重慶,見證了中歐班列從首列到10萬列的躍升,這背后中歐班列走過了怎樣的歷程?遇到過什么問題?實現了哪些突破?來看記者在重慶的調研。
2024年11月15日,第10萬列中歐班列——X8083次從重慶團結村開出,前往德國杜伊斯堡。這趟班列滿載著汽車零部件,機械工業配件、家用電器和日用百貨。而當年從這里始發的第一趟國際班列,主要是運輸筆記本電腦。
2011年重慶生產的筆記本電腦達2500萬臺,有一半要銷往歐洲,運輸就成了第一道難題。
首列車發出不久,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從重慶到歐洲,全程最低溫度達到零下40℃,直接影響電子產品零配件的性能,這個問題不解決,中歐班列就無法在冬季常態化運行。
從線路到裝備,重慶在中歐班列的賽道上一路領跑。從筆記本到家電、汽車,如今重慶始發的中歐班列,運輸的貨物已經超過5萬余種。截至今年10月,重慶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1.6萬列、運輸貨值超5300億元,通道運營線路51條、覆蓋歐亞116個城市節點。
十萬列再出發 重慶中歐班列加力“提速”
2016年,中歐班列統一品牌之前,重慶開行的國際班列叫“渝新歐”,最初每年只有十幾列,而如今每天最多可以發三四列,運量驟增帶來的變化就是司機輪崗和技術創新,這期間,重慶中歐班列又經歷了怎樣的“提速”過程?我們繼續來看。
執行第10萬列中歐班列始發任務的司機李峰告訴記者,他的師傅正是當年開行首列中歐班列的司機。
司機不夠用的背后,正是不斷增長的中歐班列要面對的最直接的問題。李峰的師傅開首趟車那年,重慶開行中歐班列只有17列,全國開行的也不到80列。直到90個月后,累計開行數量首次突破1萬列,此后,開行萬列的時間逐年縮短,今年已經縮短到6個月。
為了保障中歐班列運轉暢通,重慶機務段開始嘗試讓其他崗位的人員轉來當司機。
謝嗣航說的智能化設備,主要應用在車輛檢查和篩選調配環節。這也是中歐班列開行的一次技術突破。
如今,由重慶始發的中歐班列,沿線每隔30公里有一個紅外線軸溫探測站,每300公里有一個車輛故障圖像的一個探測站,可以對中歐班列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列車檢測效率提升了80%左右。
國內到國際合作讓重慶中歐班列越跑越遠
不僅是人員管理和技術創新,在國際合作的機制上重慶也是搶先一步。按照國際鐵路聯盟的規定,郵包在跨境運輸中是明令禁止的,而記者在重慶國際郵件互換局看到,準備通過中歐班列運輸的郵包正在裝箱。
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鐵路運輸郵包現在看來很簡單,但當初卻是不敢想象的。首先是國際上一些政策的限制,加之各國之間并未有過先例,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走出重慶。
經過多方不懈努力,2015年,國際鐵路合作組織討論通過了新版《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其中刪除了對禁止運輸郵政專用品的相關描述,兩年后,重慶的郵件正式通過中歐班列啟運。截止到目前,中歐班列國際郵包發運量超過3300萬件。
(來源:央視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