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首票!中歐班列“牽手”中越班列 國際新聯運帶來新機遇
2024-06-05 08:52:41
Landbridge平臺
近日,在黃埔海關所屬增城海關監管下,廣東省內首票“中越班列+中歐班列”聯運過境貨物在廣州市增城西站順利換裝發運,標志著“越南-中國-歐洲”班列聯運過境通道在粵港澳大灣區正式打通。
這一鐵路國際聯運新模式能為廣東帶來什么?在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國際商貿研究所研究員揭昊看來,其將密切廣東與包括越南在內的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關系,將廣東面向東盟的區位優勢最大限度地轉化為開展合作的優勢,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同時加快將廣州打造成為全球重要綜合交通樞紐,推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
中越班列疊加中歐班列
可節約15天至20天物流時間
據悉,該批鐵路運輸過境貨物為塑料玩具,共8個標箱、貨重45噸、貨值232萬元,從越南河內始發,通過中越班列經廣西憑祥口岸進境,在增城西站換裝上中歐班列,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至歐洲。
過境貨物是指由境外啟運,通過中國境內陸路運輸繼續運往境外的貨物。為支持首批過境班列貨物高效順暢通關,增城海關提前開展過境貨物政策宣講,指導企業規范做好運單開具、物流信息申報、過境轉關單辦理等通關手續,安排專人專班跟進協調過境通關數據流轉,疊加無紙化通關、優先驗核、隨驗隨放等便利措施,提升過境貨物通關效率。
“中越班列+中歐班列”的新融合新探索,進一步拓展了我國與東南亞、歐洲之間貿易通道。“相比傳統通過海運和公路再轉中歐班列的運輸方式,中越班列疊加中歐班列的全線鐵路運輸模式,可節約15天至20天的物流時間。”廣州交投國際班列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班列業務負責人李思強說。
增城西站國際班列通達15國28城
線路利用率位居全國前列
隨著歐亞國際運輸體系不斷完善,增城西站國際班列集散和聯結作用日益顯現,開行短短3年,線路已通達歐洲、中亞、東南亞等15國28城,每周開行近10列,開行量占廣東省40%、廣州市49%,線路利用率位居全國前列,成為大灣區參與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橋梁。今年以來,增城海關監管驗放國際班列130列、貨值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37%。
“我們設立班列監管服務工作專班,密切跟進指導企業做好貨源組織和班列進出口計劃,為新業態、新模式提供定制化通關服務,建立隨時響應查檢機制、全流程線上監控等一系列措施,推動班列貨物整體通關時長壓縮至15分鐘。”增城海關副關長董加林說。
董加林表示,接下來,增城海關將繼續支持中歐班列與中老班列、中越班列間不同線路組合接駁,全力推動海鐵、公鐵等多式聯運,使大灣區聯結海內外的線路更暢通、貨物通關更便捷。
聲音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國際商貿研究所研究員揭昊:
在紅海危機背景下,打通“越南-中國-歐洲”班列聯運過境通道,有利于構建分散化、多樣化國際物流通道,確保供應鏈暢通和安全穩定。
東盟、歐盟都是廣東的重要貿易伙伴,推動中歐班列、中越班列融合發展,廣東不能只簡單地扮演物流中轉地角色,要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開放平臺構建和制度創新方面多加謀劃,重塑貿易流程、創新貿易模式,著力構建中國、東盟、歐盟共同參與的產業鏈條,三方共享利益的貿易鏈條。
實際上,國內南寧、成都、重慶等地也都在開展類似運輸服務。對于廣東而言,要放大國際聯運的優勢,一方面要積極開展海鐵聯運等國際多式聯運業務;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以中歐班列為代表的陸上貿易便利化,構建和完善相應的規則體系。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