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重慶)突破萬列
2022-10-17 10:11:38
Landbridge平臺
中梁山麓,團結村旁,層巒迭嶂,鐵軌錚錚。這里是重慶沙坪壩區團結村中心站——中歐班列(重慶)的起點,是重慶走向世界的國際物流通道樞紐。
這里曾經是一個坐落在山野中的四級鐵路小站,只有二十余名員工迎送過往的火車。而如今班列往返奔赴、集卡來往穿梭,已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2011年3月19日,一聲汽笛拉開了巨變的序幕,從重慶直達德國杜伊斯堡的中國首條中歐班列線路“渝新歐”正式開通運行;2022年6月23日,中歐班列(重慶)累計重箱折列開行量突破1萬列。
重慶海關堅持強化監管再改革,優化服務再創新,護航中歐班列(重慶)跑出開放“加速度”,助推重慶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大動脈不斷注入新的血液。
守正創新 深化監管改革激發新活力
據重慶興歐報關服務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易明星回憶:“在以前,鐵路口岸發送運抵報告都是采用人工確認的模式,一份報告必須經過卡口值守人員、場所經營人、報關員,最后才能流轉到海關手里,流程繁瑣、費時費力。”
為優化作業流程,減少企業重復操作,2020年,重慶海關推出“提前申報、自動運抵”改革。通過加強海關與鐵路、場站等主體之間的信息共享和電子數據傳輸交換,支持企業提前申報報關、運抵信息,集裝箱經過卡口時自動采集、自動對碰、自動解析相關數據,即可完成運抵確認、查驗判斷、報關放行。
“依托自動運抵系統,放行貨物可直接吊裝上班列,查驗貨物快速轉運至查驗平臺,實現貨物實時分流,減少集裝箱在口岸的裝卸費用和滯留成本。”易明星介紹。
“提前申報、自動運抵”,只是重慶海關持續深化監管改革,提升中歐班列(重慶)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縮影。2017年,重慶海關在鐵路口岸投用關區首臺H986大型集裝箱檢查設備,積極推廣智能審圖,通過非侵入式作業提升查驗效率;2018年,全面推行轉關作業無紙化,進一步規范和簡化轉關貨物海關監管手續;2020年,上線艙單管理鐵路子系統,為優化鐵路口岸通關和物流作業流程、精簡紙面單證提供支撐;2021年,實現鐵路進出境快速通關業務模式進出境雙向貫通,提高境內段鐵路轉關運輸通行效率和便利化水平。
重慶海關采取一系列硬招實招,壓時間、減單證、提效率、降成本,有力促進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優勢疊加 推動業務創新催生新動能
今年10月3日,中心站海關監管區內,重慶海關所屬渝州海關關員正在加班查驗放行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
作為全國第二批開展監管試點的海關之一,重慶海關將推動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健康快速發展作為重點工作,先后推出簡化申報、優先查驗、允許轉關、退貨便利等一系列針對性創新措施。同時,為充分發揮跨境電商出口對穩外貿保就業保市場主體的積極作用,重慶海關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模式,支持企業出海布倉、借倉出海,推動國際貿易鏈條的細化與延展,讓本土企業的產業鏈布局有更多選擇。
受中歐班列(重慶)的通道、跨境電商B2B出口的政策,以及海外倉跨境供應鏈的物流等優勢吸引,全國各地的電子產品、服裝、家電、日用小商品等貨物,紛紛集聚重慶,以更快速度、更優價格到達歐洲各國,中歐班列(重慶)集結中心的輻射力、帶動力和影響力日益凸顯。業務落地兩年以來,重慶海關累計監管放行跨境電商B2B出口貨值超過50億元,有4家企業在歐洲4個國家建立海外倉6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
高水平“走出去”,高質量“引進來”。除了積極穩妥促進跨境電商出口等業務有序發展以外,重慶海關搶抓機遇拓展開放口岸功能、增加開放平臺種類,擴大優質產品進口。
重慶海關助力重慶鐵路口岸相繼獲批整車進口口岸、保稅物流中心(B型)、國際郵件處理中心、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制品口岸、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等功能,自主創新整車保稅倉儲“三個一”監管、“中歐班列+跨境電商+海外倉”、進口藥品“一批一證、多次出區”等模式,外貿發展新動能不斷激發。
截至今年8月,中歐班列(重慶)運輸貨值超4300億元,吸引落戶世界500強企業近300家,帶動外向型產業實現年均13.9%左右增長。汽車整車、高端醫療藥品及器械、輕工制品等越來越多的國際商品搭乘中歐班列(重慶),走進尋常百姓家,各項業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既有量的擴大,又有質的提升,促進重慶由“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加速轉型。
乘勢而上 以更高層次開放打造新優勢
“能成為中歐班列國際物流通道上的一名‘把關人’和‘守護者’,我感到非常的自豪。”渝州海關關員路建平說。2011年,他的同事就在這里親手鎖上關封,放行第一趟中歐班列。就是這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的模型,9月27日,作為內陸開放高地帶頭帶動的代表之一,在北京展覽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的重慶單元中亮相。中歐班列在重慶揭開序幕,標志著中國向西直達歐洲的陸路國際貿易大通道全線貫通。
像路建平一樣的海關關員們,堅持發揚“火車頭”黨員先鋒隊精神,認真落實海關支持中歐班列發展措施,守護著這條鋼鐵長龍行穩致遠。
為認真落實海關總署支持中歐班列發展十條措施,重慶海關積極制定細化具體舉措,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推動中歐班列(重慶)鞏固樞紐、拓展網絡,保障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
在通關保障方面,支持企業自主選擇通關模式,實行“7×24”小時預約通關,實施“免到場”查驗等便利化查驗措施,加快企業急需貨物通關。
在減稅降費方面,推廣中歐班列回程運費分攤政策,支持在海關監管作業場所開展組貨業務及內外貿貨物混編運輸業務,滿足企業在屬地開展艙單歸并、分票等業務需求,減少報關次數降低報關成本。
在通道建設方面,推動中歐班列(重慶)集結中心建設,支持中歐班列(重慶)貨物通過多程轉關辦理海關手續,實現中歐班列(重慶)與東向長江黃金水道無縫銜接,與西部陸海新通道互聯互通。
在監管協同方面,與烏魯木齊、滿洲里等口岸海關簽訂《合作備忘錄》,深化成渝兩地海關合作,推動重慶口岸各方互聯互通、協作配合,共同做好中歐班列(重慶)監管服務工作,促進中歐班列持續健康發展。
除煩苛之弊,開便利之門。在各種優惠政策的扶持和服務下,中歐班列(重慶)穩步開行、快速奔跑,從最初僅1條線路到如今擁有穩定運行線路近40條,輻射國內59個鐵路站點和29個港口,通達亞歐百余個城市。
重慶海關將從新時代的偉大變革中汲取奮進力量,埋頭苦干、毅勇前行,做好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的大文章,為護航這條造福沿線人民的“幸福列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海關總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