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春天的列車!中歐班列“齊魯號”越做越大的朋友圈
2022-09-05 09:55:06
Landbridge平臺
一列火車能帶來什么?
2018年10月31日,由山東高速集團統籌運營的中歐班列(齊魯號)在濟南、青島、淄博、臨沂四地同步首發,迄今統籌運營近4年,開行總量5000余列。
幾年間,這支“鋼鐵駝隊”穿山越河、追風沐雨,助力“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萬里之外的異域友人送去“Made in China”,為沿線國家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為山東打造出國際物流運輸大通道,讓山東乃至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呈現在世界面前,也為這個非凡的時代寫下生動的注腳。
▲行駛中的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備行第一步
“行萬里路,不可百密一疏”
2022年仲夏,853畝的場站上沒有陰涼,水泥地在陽光暴曬后,僅是行走在路上都感覺燙腳。
才8點鐘,張呈眾已經帶著三名同事奔走于數百個集裝箱之間。驗號、開箱、查數、緊固……箱子不同,動作相同,每套動作,張呈眾與同事每天都要重復上百遍。為集裝箱“體檢”,就是他們每天的常規項目。
“貨到場站,我們的首要工作就是查驗集裝箱,為列車的開行做好準備工作,算是第一個環節。”張呈眾是山東高速齊魯號歐亞班列運營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他所在的公司,主要負責統籌做好“齊魯號”的貨源籌集、運輸組織、信息服務、宣傳營銷、供應鏈管理等工作。張呈眾查驗的集裝箱,將裝上齊魯號今年在董家鎮站開行的每一趟班列。
2020年5月,中歐班列“齊魯號”在董家貨運集結中心正式開行,至此,濟南的中歐班列運營,邁入濟南南站和董家鎮站共同發運的“雙核時代”。
▲張呈眾與同事在查驗集裝箱
用張呈眾的話說,夏季查箱是最難熬的,喝進去的瓶裝水,可以以秒的速度,從毛孔中排出。
“高溫時外邊40度,箱內溫度高達五六十度,有時箱鎖太燙,還要拿水給它降降溫呢。”張呈眾半開玩笑地說,然后走到一個箱子前,打開箱門,將門口的貨物搬走,讓出可供人進出的一條縫隙。他用手撐著貨,爬進去,再起身清點貨物,將綁帶加固結實,一個箱子便查完了。
“進這個箱子算是舒服的,基本可以直立,很多箱子貨物裝得滿,查驗的時候需要半蹲著進出,這大熱天,扎著馬步前進,你想得有多酸爽。”
查驗完畢,張呈眾還要回到辦公室將集裝箱的信息統計好,按照班列的發車計劃分類,再通知同事,由他們用貨車,將集裝箱短倒至海關暫存點,等待發出。
董家鎮鐵路貨運中心,是今年4月開始發運的中歐班列。貨運中心占地853畝,能容納40英尺集裝箱2374個。
今年 “齊魯號”中歐班列(濟南)集結中心項目入選2022年山東省重大項目,董家鎮鐵路貨運中心就包含其中。
▲張呈眾與同事一起一一核對集裝箱編號
變化在6月份開始明顯起來。張呈眾說,“除了班列的開行數量上漲,另一個明顯變化是場站中的貨物品類。剛開始大多是機械、材料等工業用品,開行一段時間后,日用百貨、玩具等生活用品逐漸開始多了起來。”張呈眾的驗箱時間也因此被拉長,加班成了常態。
確保每個集裝箱萬無一失,是張呈眾的使命,但也偶有意外發生。
突發情況總是發生在夜間。有一天晚上10點,張呈眾與同事做最后一遍例行檢查,當晚過后,列車將由此出發,開到萬里之外的歐洲。
“到歐洲,一萬多里路,我們可不能百密一疏。”張呈眾回憶,巡檢中,即將完成工作的他發現,一個集裝箱的緊固卡扣出現輕微松動。長時間顛簸的話,或許有松動脫落的可能,但手頭又沒有維修工具。他立即聯系了維修師傅,幾個人忙活到半夜,趕在列車出發前將隱藏問題處理完畢。
正是有這樣一支保障的隊伍,才保證了中歐班列的每一次的安全到達,源源不斷地將更多中國制造,送到萬里之外的異域友人手中。
▲張呈眾幫助客戶辦理“場站通”業務
因班列減負
企業降本增效
常偉是張呈眾的同事,與他不同,常偉的工作大部分時間是與使用中歐班列的客戶進行溝通,開發客戶、服務客戶。“4月到6月間,我們開行了38列班列,其中有一家客戶讓我印象深刻。”
常偉說的,是位于濟南章丘的臥龍電機,這家企業,為俄羅斯大部分洗衣機提供心臟——電機。
中歐班列開通前,臥龍電機使用海運運輸。疫情以來,海運的時效與運輸費用均產生了較大的變化。急成熱鍋上的螞蟻的他們,沒想到中歐班列主動找上了門。
“以前我們用海運,周期約為60天,運輸時間長,回款也慢。” 臥龍電氣(濟南)電機有限公司客服部產銷協調經理王聰慧說,他們一個集裝箱能裝5376臺電機,而臥龍電機每月都要發8個左右的集裝箱。如果不能及時發出,會導致貨物積壓,而不能快速到達,也會影響企業的回款速度,從而產生資金方面的問題。
齊魯號開通后,讓臥龍電機收獲了滿滿的驚喜。運輸周期由以往的60天縮短到30天,時效快帶來回款快。相比疫情影響下的海運價格,每個集裝箱還能節省2000到5000元的運費成本。
▲齊魯號的開行,為許多企業降本增效
與臥龍電機同樣急需開辟新運輸通道的還有青島雙星輪胎。雙星輪胎作為國內的老牌輪胎企業,產品在國際上同樣占據重要地位。尤其是雙星的雪地輪胎,因物美價廉的特性,占據了俄羅斯部分市場,受到當地用戶的青睞。
然而,雪地胎因受季節的影響,只能在當地的冬季銷售,這給企業設置了運輸門檻。以往雙星的雪地胎全部由海運運送,但海運存在一個重要缺陷:每年的雪地胎,最后一批輪胎的發運時間,必須要限定在7月底。晚于7月底發出,輪胎將會錯過當地的宣傳、銷售季,難以出售。
中歐班列的開通,為雙星雪地輪胎提供了一個全新選擇。
“目前,雙星輪胎每個月都會發送10個左右的大貨柜。”雙星輪胎海外發展本部負責人鄧玲說,中歐班列的開通,不僅為輪胎的運輸爭取了時效,還為企業爭取了一個多月的生產周期,打破了以往7月底必須完成發貨的禁忌。
如今,雪地胎從青島出發,只需十幾天的時間,即可到達俄羅斯客戶的手中。今年,雙星輪胎僅雪地胎一項的產量,就增長了20%。
▲雙星輪胎的全自動生產線
奔班列而來
齊魯號 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中歐班列“齊魯號”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朋友圈”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廣。
開行近4年,中歐班列“齊魯號”已鋪畫線路52條,可直達“一帶一路”沿線23個國家54個城市,構筑起東連日韓、西接歐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截至目前,“齊魯號”累計開行突破5500列。其中,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別開行1054列、1506列、1825列,穩居全國前列。2022年1—7月,累計開行1039列,連續4年開行突破上千列。
“目前,我們正在建設打造濟南、青島、臨沂3個集結中心。”山東高速齊魯號歐亞班列運營有限公司市場運營部經理張宜亮介紹,濟南、青島兩個實體園區項目年內即將開工建設,臨沂則依托高速林產園步入常態化運營。
其中,中歐班列(齊魯號)濟南集結中心項目,主要為全省綜合性班列集結中心;位于青島膠州的中歐班列(齊魯號)上合經貿產業園項目,則是以服務上合組織國家和過境運輸為特色的集結中心;臨沂是打造以木材集散、跨境電商和市場采購等為特色的集結中心。
▲行進中的中歐班列
隨著三大集結中心的不斷完善,許多企業開始找上門,產業聚集效應也變得明顯起來。
青島歐順航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做跨境電商的企業,主要服務上合組織國家。今年,總部在浙江義烏的歐順航遷往了青島上合示范區,落戶在中歐班列(齊魯號)上合經貿產業園區內。
“我們就是奔著中歐班列而來的。”青島歐順航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盧俊霖介紹,以往公司大部分業務主要依托于海運,貨值比較高、客戶有時效要求時,也會選擇部分空運。但中歐班列齊魯號開行后,歐順航將公司的全部運輸業務都轉移到中歐班列,以整列包列的形式,將國內產的各種日用品,百貨,家電等,運送到歐洲市場。
而中歐班列對歐順航帶來的變化也非常明顯。盧俊霖說,按照傳統海運方式,他們每月的訂單為100萬單左右;而轉向中歐班列后,每月的訂單目前已經提高到了500萬單。
2021年,歐順航公司完成發運“上合示范區——明斯克”跨境電商專列5列,完成貿易額2.5億元人民幣。今年,歐順航預計發運專列10列,完成跨境電商貿易額7億元人民幣。
隨著集結中心的不斷完善,與歐順航有著相同選擇的企業還有30多家。許多企業主動找上門尋求合作,中歐班列的產業聚集效應越來越顯著。
▲位于青島膠州的中歐班列(齊魯號)上合經貿產業園項目
以班列為紐帶
為沿線國家發展注入新血液
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中歐班列不僅是一條交通線,也是一張貫通歐亞的物流網,更是沿線國家和地區互利共贏的紐帶。
中歐班列在為沿線數億民眾送去優質產品的同時,還催生了許多新的物流、工業、商貿、產業園區,為當地民眾提供成千上萬的就業機會。
在德國杜伊斯堡港,因中歐班列開通,上百家物流企業落戶于此,創造出2萬多個就業機會;在波蘭馬拉舍維奇口岸站,中歐班列推動該口岸業務量快速增長,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2021年12月9日,齊魯號“中老國際班列”首班在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開行。該班列由青島始發,經云南磨憨口岸出境,7天左右即可到達老撾首都萬象。該班列是中老鐵路開通后,由山東發往老撾的首班國際鐵路班列,搭建起了日韓—中國—東盟的黃金通道,對促進中老、中東盟經貿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這條線路全程按照中國的鐵路標準建造,中途無需換裝。” 山東高速齊魯號歐亞班列運營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綜合貨運部經理于宸歡,見證了中老國際貨運班列的開行。
這條線路的開通,也讓于宸歡感受到中國對世界帶來的變化。他說,有了這條線路,老撾將由一個內陸國轉變為一個鐵路物流樞紐國家。班列到達萬象后,可繼續向東南亞各個國家分撥發運,對當地的發展也會有重要影響。
目前,國內已有21個省(區、市)先后開行中老鐵路跨境貨物列車,貨物運輸已覆蓋老撾、泰國、新加坡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跨境貨物運輸能力進一步提升。
據《萬象時報》報道:今年1-6月,通過中老邊境磨丁口岸進出口貨物的稅收超過2900億基普,比目標高出12.83%。
今年前六個月,在瑯南塔省磨丁國際海關檢查站,從老撾進入中國的貨物超過了748萬噸,價值超過2.24億美元。另一方面,325萬噸貨物從中國進入老撾,價值超過5.67億美元。
去年12月,中老鐵路首次開通時,貨運列車每天往返于老撾和中國之間,每天3班,現在這一數字已增加到10班。今年1月以來,共有26,389個集裝箱通過磨丁老撾海關。往來貨物品類包括橡膠、化肥、電子、光伏、汽車、紡織、蔬菜等100多種產品。
▲中歐班列的開行,為沿線國家發展注入新血液
幾年來,中歐班列除了走出去,還將各種貨物帶回來,逐步實現往返平衡,運量持續增長,維護著國際產業鏈的穩定通暢,也成了沿線國家互利共贏的橋梁紐帶。
“中歐班列齊魯號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載體和抓手,近幾年發展越來越快,知名度越來越響,已經成長為國際物流中的‘穩定劑’。” 山東高速齊魯號歐亞班列運營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孔令華坦言,中歐班列滿載希望前行,是一列開往春天的列車。
未來,“齊魯號”將會加快三個集結中心及海外倉的建設,形成“一群兩心三圈沿黃達海、暢聯歐亞”的多式聯運網絡,為“走在前、開新局”作出更大貢獻。
▲截至目前,“齊魯號”累計開行突破5500列
兩千多年前,古代絲綢之路開啟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歷史。如今,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絲綢之路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時代內涵。中歐班列聯通歐洲、西亞、中亞、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點成線、織線成網,支撐起貫穿歐亞大陸的國際貿易“主動脈”,更是“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證明。
久有凌云志,談笑凱歌還。
▲中歐班列被譽為橫跨亞歐大陸的“鋼鐵駝隊”
這支馳騁在亞歐大陸上的“鋼鐵駝隊”,正向世界彰顯著韌性和擔當,傳遞信心和力量,也帶來諸多關乎人類未來發展的有益啟示。
(來源:齊魯晚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