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次、高質量:中歐班列發展壯大深化中國與世界經貿往來
2021-08-13 10:21:53
Landbridge平臺
在安徽省合肥北站物流基地,中歐班列司機樊光峰爬上火車頭,準備進入駕駛室。新華社記者 劉方強 攝
10日上午,在安徽省合肥北站物流基地,伴隨著“嘀、嘀、嘀”的提示音,一臺龍門吊正在把一個個集裝箱吊裝到中歐班列上。當晚,這輛滿載著“安徽造”的家用電器、機械配件、服裝等產品的列車啟程離開合肥。它將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最終到達德國漢堡。
中歐班列司機樊光峰對這樣的場景再熟悉不過了。這些年,從貨品種類、目的地、發車頻次等不同方面,他親眼見證了中國對外開放不斷加深。
“剛開始整個堆場集裝箱就一層,還放不滿。現在整個堆場的集裝箱都堆到了三層,并且還在擴大堆場面積。發車頻次也從前期的每周1列提升至現在每周7至14列。”樊光峰說。
時間回到2014年6月26日晚,首趟滿載50只集裝箱“合肥造”產品的列車,一路向西,經阿拉山口出境,最終到達目的地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這是“合新歐”國際貨運班列發出的首趟班車,也是合肥歷史上第一列鐵路國際貨運專列。2015年6月,合肥貨物班列首次延伸至德國漢堡。
在安徽省合肥北站物流基地,中歐班列司機樊光峰在駕駛室檢查各儀表,準備發車。新華社記者 劉方強 攝
開行7年來,合肥中歐(中亞)班列開行線路逐步拓展至德國杜伊斯堡、芬蘭赫爾辛基、俄羅斯莫斯科、白俄羅斯明斯克、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等城市。同時,合肥中歐班列還不斷優化回程線路,新增芬蘭赫爾辛基、德國杜伊斯堡等回程班列。
樊光峰介紹說,截至目前,合肥中歐班列可點對點直達14個國家、49個站點,基本實現了對歐洲全覆蓋。
自開行以來,合肥中歐班列在構筑多線路、多口岸、強聯動、高覆蓋的國際物流大通道上不斷邁出新步伐。
此外,中歐班列的變化還體現在貨品種類的不斷升級。合肥中歐班列開行前期運輸貨物品類主要是服裝、工藝制品等輕工業產品,而如今搭乘中歐班列的貨物大多數為太陽能光伏板、傳感器、機器人等高科技含量產品。
“我們還為奇瑞汽車、江淮汽車、安凱新能源汽車量身設計‘定制班列’,從裝車方案制定到沿途班列裝載狀態跟蹤,層層把關,確保班列高質量開行。”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肥貨運中心集裝箱班組值班主任邵軍說。
由于日益增加的運輸需求,合肥北站物流基地近年來增加了龍門吊數量和列車軌道線路為國際班列保駕護航。
在安徽省合肥北站物流基地,一臺龍門吊正在把一個個集裝箱吊裝到中歐班列上。新華社記者 劉方強 攝
“之前,中歐班列集裝箱需要先拉到合肥港進行報關,然后再用汽車拉到合肥北站裝車,不僅耗時耗力,還存在火車等箱子的情況。”邵軍告訴記者。
據了解,從去年年底開始,海關人員前移到貨場,在貨場內就能直接完成海關的報關、查驗、放行等流程,極大方便了客戶,也縮短了運輸時間。
合肥中歐班列的變化只是全國中歐班列變化的一個縮影。
2011年3月,中國首趟中歐班列從重慶發出,開往德國杜伊斯堡,開啟了中歐班列發展的序章。截至今年6月20日,中歐班列10年累計開行突破4萬列,合計貨值超過2000億美元,打通73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2個國家的160多個城市。
中歐班列的發展壯大,不但加深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還為沿線國家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為中外企業帶來了商機,也為沿線數億民眾送去了實惠。
(來源:新華社)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