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提質 合肥中歐班列駛出“合肥速度”
2020-11-02 09:27:10
Landbridge平臺
中歐班列是往來于中國與歐洲國家間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是新絲綢之路上的“鋼鐵駝隊”。合肥市圍繞打造國家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聚力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打開合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新局面。
敢于探索, 趟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大道越平川,亞歐一線牽。六年來,由合肥駛出的中歐班列在奔跑中不斷提速,闖出一條結構優、質量好、效益高的發展之路。
精準識變。隨著中歐班列的不斷發展,原有負責國際貨運班列運營管理的平臺公司存在“小馬拉大車”的發展陣痛。為加快提升合肥中歐班列運營平臺的協調運作和市場化運營能力,2017年11月,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由市產投集團出資5億元組建了“合肥國際內陸港發展有限公司”,并于2018年1月起正式接手中歐班列的運營工作。
科學應變。針對原有平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新平臺公司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從貨源、資金與組織合作多方面入手,改變單純依賴貨代公司組織貨源的傳統模式,積極探索國際郵件、跨境電商、國際貿易、拼箱班列等多元化業務。同時,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引進一批熟練英、俄、西班牙等語言的專業人才,提升外貿競爭力。2019年,合肥中歐班列發運368列、同比增長102%,超過2014-2018年發運5年來的列數總和,開行量由2017年全國36個開通班列城市中第13位,上升到2019年全國62個城市第8位,躋身全國“第一方陣”,受到中國鐵路總公司的高度肯定。
主動求變。錨定“打造國家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發展定位,實施“4211”發展戰略,創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國家鐵路場站對外開放,建設國際物流中心、國際貿易中心,打造臨港產業集群,謀劃海關進駐辦公,使合肥中歐班列的發展含金量不斷提升。合肥市被國家發改委列為12個中歐班列內陸主要貨源地節點城市和23個主要鐵路樞紐城市之一、全國17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中歐國際班列核心區域之一。
勇于創新,持續擴大“朋友圈”
近年來,合肥中歐班列以創新激發活力,充分發揮長三角區域國家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功能引領作用,東聯西出,西來東去,“朋友圈”不斷擴大。
一是營銷理念上出新招。加強精細化服務,創新“坐商變行商”營銷模式,組織營銷小分隊主動對接省內開發園區等重點區域,江淮汽車、京東方等重點企業,提供全流程服務,服務范圍覆蓋全省16個地市、600多家企業,實現配送“站到站”向“門到門”轉變。實行定制化運輸,根據出口企業需求,先后開行“康寧號”“奇瑞號”“美的號”“江淮號”“馬鋼號”等50余列多個去向、不同品類的定制班列,實現貨物從“拼車”向“專車”轉變,尤其是疫情期間優先保障了防疫救援物資運輸,為企業復工復產構建了一條聯結歐亞大陸的“綠色通道”。
二是產業鏈生態上出實招。打造多式聯運,加大與寧波港、上海港合作,提升海鐵聯運規模。以漢堡、莫斯科和阿拉木圖等為中心,通過公共班列、公鐵聯運實現對歐盟、中亞、西亞等地區的有效覆蓋。合肥-諾伊斯班列在途時間由原來的15-16天縮至12天,合肥至赫爾辛基班列在途時間由原來的14天縮至10天。推進一體化物流,加快建設合肥國際陸港項目,打造海關、口岸、國際貿易、陸港型物流樞紐等“四位一體”發展,切實提高班列連通速度和效率。2020年6月5日,價值34萬歐元的離心式鼓風機搭乘中歐回程班列在合肥綜保區成功申報入區,標志著合肥中歐班列首次完成關區“二次轉關”,成功打通“物流一體化”通道。拓展全生態產業鏈,圍繞貨運代理、國際貿易、物流倉儲、供應鏈金融等業務板塊,加強全生態產業鏈延伸拓展,實現自我造血和可持續發展。新增萬航、興納斯、海鐵聯捷3家貨運代理,貨運代理企業達10家,持續增長包艙組貨業務能力。
三是班列運行上出硬招。開辟全國首開線路。與德國、俄羅斯、荷蘭等國鐵路公司合作,相繼開通21條線路,覆蓋8個國家、24個國際城市。首開合肥至荷蘭蒂爾堡專列、首開中亞回程專列,成功實現“中歐去回程+中亞去回程”“雙線雙向”開行。2019年9月和2020年4月,芬蘭駐華大使兩次給合肥市政府來函表達謝意。中歐班列已在中歐、中亞各國間構筑起一條“生命通道”。提升班列的時效性、穩定性。2019年,合肥中歐班列兌現率達122.67%;貨重達21萬噸,同比增長118.54%,滿載率100%;回程占比37.25%,同比增長28.09%。推進“合肥+”戰略。堅持“以運帶貿、以貿促運、運貿一體”的經營策略,加強與省內外城市合作,形成公共班列為核心、定制班列為特色的產品體系,讓合肥中歐班列的輻射面不斷擴大。今年上半年,累計發運237列(中鐵統計口徑),貨值近8.45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回程占比始終保持在60%以上,安徽本土產品占比同比增長20%以上,長三角區域產品占全部發運產品80%。
完善機制,不斷暢通對外“大通道”
合肥,具有東西聯動、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是長三角區域唯一的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的重要成員。要進一步完善機制,放大“合肥+”的輻射牽引作用,暢通對外開放大通道,激活“來來往往”的區位優勢,加快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
1.建立完善省市協同推進機制。合肥中歐班列已成為服務全省開放發展的重要戰略通道和支撐平臺,但統籌、協調、規劃、政策等方面仍局限在市級層面,缺乏省市共建機制。要建立省市統籌協調和定期會商制度,形成省政府領導親自掛帥、省級部門協力支持、合肥市主體推動的聯動工作機制。要加強省級層面統籌規劃,避免重復建設和同質競爭,推進“合肥中歐班列+”共享發展模式,形成全省一盤棋,實現皖貨皖運,避免貨源流失外省。
2.創新精準合作機制。創新“物流+”模式,整合商貿流通領域的線上、線下資源,拓展大宗商品進口和去回程貨源,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合作。創新服務內容,從干線運輸向產業鏈兩端延伸,聚集優質服務商為客戶提供貨源地集采、干線運輸、目的地清關、短駁、倉儲、保稅等服務。
3.健全有為有效的市場機制。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合肥鐵路場站對外開放,推進基地和物流樞紐建設,強化班列運營的支持保障,促進公路、鐵路運輸的協調銜接和高效調運。加強市場化運營機制,統籌貨品管理、推動班列差異化發展,形成班列帶動物流、物流促進商流、商流提升產業、產業反哺班列的高效循環發展路徑。
(來源:合肥晚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