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海聯運大接力,“鋼鐵駝隊”挑大梁!廣東首趟中亞回程班列抵穗
2020-09-14 09:26:24
Landbridge平臺
一聲長笛響徹天際,13日8時12分,中亞鐵海聯運回程班列75194次列車緩緩駛入廣東省廣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歐班列平臺公司位于白云區大朗倉的貨場,這是廣東首趟中亞回程班列,運載了42個集裝箱鉀肥貨品,從“陸上絲綢之路”重要通道的烏茲別克斯坦出發,歷經10天、近7000公里的鐵路運輸,順利返程廣州。
但廣州并不是此行的終點,幾天后,這42個集裝箱鉀肥貨物將搭上貨船,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廣州港出海發往目的地印尼,完成陸、海“絲綢之路”的現代交匯,實現鐵海無縫聯運,此舉將成為廣物控股集團廣東中歐班列平臺成立11個月來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吊車將集裝箱從列車上卸下
中亞班列首返粵,鐵海聯運大接力
13日上午,裝載有42個集裝箱的列車在廣物控股集團白云區大朗倉一字排開。幾小時后,這些貨物將啟動新的旅程。
這批鉀肥貨物,要經歷數次如同接力賽般的運輸方式轉換——從起點丘庫爾塞啟程,在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均用其國內的寬軌火車板裝載集裝箱,越過國境線后,到中國邊境霍爾果斯則換成中國標準的火車板,沿著國內鐵路線一路直奔廣物集團中歐班列運營平臺的廣州白云區大朗倉,后由轉關車輛進行短途的公路運輸,抵達滘心碼頭保稅倉后,通過“穿梭巴士”內河運輸至廣州港南沙港區,再裝上遠洋輪,最終被送到印尼買主的手上。
整段陸地鐵路運輸的全程是由廣物控股集團中歐班列平臺公司負責的。廣物控股集團中歐班列平臺公司協同廣州港集團、鐵路各部門、海關各部門、中鐵多聯、廣物物流及相關物流企業、貨主等多方聯動,全力配合,最終順利完成了這一特殊旅程。
吊車將集裝箱裝上運輸車,送往堆場
“鋼鐵駝隊”挑大梁,實現開行“四增長”
中歐班列往來于中國與歐洲,中亞班列則連接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各國,作為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承擔物流通道和“中國制造”走出去之渠道的角色,被譽為“鋼鐵駝隊”。廣物控股集團的中歐(中亞)班列作為廣州市接入歐洲和中西亞各國的“貿易捷徑”,彌補了航空和航運樞紐之外的空白。
2019年7月,廣東省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意見提出,加大廣東“中歐班列”政策扶持力度。10月,廣物控股集團中歐班列平臺正式成立并于2020年1月實現了從委托運營到自主運營的重大突破。
吊車將集裝箱從列車上卸下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物控股集團中歐班列平臺憑借鐵路運輸人與人、人與物接觸少、運輸時間穩定和清關便利等優勢,成為在國際客運航線停飛、公路受阻、水運停滯等情況下廣東外貿企業的重要出口渠道。今年2月,春節后廣物控股首趟中歐班列從白云大朗倉徐徐開出,標志著中歐班列恢復常態化開行,為企業平穩運行注入一劑強心針。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除本次首趟中亞回程班列的開行,廣物中歐班列平臺公司已經創造了多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一次”:1月13日,首列自主運營中歐班列順利啟程;5月19日,首列中歐班列的回程班列抵達大朗倉;6月6日,首列中亞精品班列開行;6月20日,首列國際郵包-跨境電商班列開行……
據了解,廣物中歐(中亞)班列開行列數、發運箱數、貨重和貨值等指標的增長也十分亮眼。截至9月6日,今年以來廣物中歐班列已開行63列,同比增長75%;發運5866個標準集裝箱,同比增長79%;發運貨重為2.96萬噸,同比增長91%;貨值達2.89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增長幅度超過了全國中歐班列的增幅。
吊車將集裝箱裝上運輸車,送往堆場
智慧物流園賦能,助推一體化運營
在當前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加快暢通物流大通道已經成為重要發力點。
下一步工作中,廣物控股集團中歐班列平臺公司將加強中歐班列運營、產業園運營、海外倉儲、商品貿易和供應鏈金融的一體化運營管理,發揮“造血”功能;打造大朗廣東廣物國際鐵路智慧物流產業經濟園區,使其成為鏈接一帶一路,暢通多遠貿易國際化的綜合型智慧鐵路經濟產業園。
“未來,中歐班列的集裝箱裝載的貨物、發貨地和收貨地、抵達天數等信息都可以實現實時跟蹤。”據該負責人介紹,在國際鐵路智慧產業經濟園將實現中歐班列運行數據的信息化,同時還將開辟貿易板塊,貨物落地可直接實現ToB的交易。
據介紹,作為廣東省中歐班列“雙子星”、廣州市唯一中歐班列平臺的廣物中歐班列平臺,下一步將以大朗中歐班列基地為基礎,建立廣東中歐班列集結分撥中心;實現廣物中歐班列集團內聯結、省內廣物號聯鎖、省外聯運、國際聯網加“聯園”(國際鐵路智慧產業經濟園),打造1個商品貿易平臺、1個供應鏈金融平臺、1個物聯網科技平臺,推進廣物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
專家觀點分析
羊城晚報:在當前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形勢背景下,首趟中亞班列回程、在廣東實現陸海絲路無縫對接對于廣東來說釋放什么樣的信號?廣東在國際國內物流通道的建設發展方面有什么亮點、短板?未來需要如何加強?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廣東本就是我國對外貿易的大窗口、大平臺,且其跨境電商的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具有良好的交通基礎設施。擁有國內、國際物流網絡結合的天然土壤,而首趟中亞班列的回程使陸海絲路無縫對接得以實現,使國內國際物流合為一張大的物流網絡,疏通了國內國際物流之間的障礙,更便利了貨物的運輸。
另外,從宏觀的角度來講,疫情下經濟發展格局將會有大的改變,廣東成為連接國內國際物流的樞紐對于我國以及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產業鏈發展將會逐漸區域化,形成一個圍繞中心的聚集帶,而依托較好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廣東將最有可能成為這個樞紐。
集裝箱運送至堆場堆放
不過,目前如果說我們已經建立起現代流通體系還是不符合現實的,當前我們還存在服務水平不高、規模企業少、體系不完善、對產業鏈掌控較弱等問題,未來在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還要對軟件實力進行相應提高。
羊城晚報:此次作為中亞回程班列的運營方,廣物物流集團將在白云區大朗打造國際鐵路智慧物流產業經濟園區,從您的角度來判斷,智慧物流是不是未來物流業的發展方向?
盤和林:智慧物流一定是未來物流業的方向,可以說,所有行業都會向著智慧化的道路前進。其實,像菜鳥、京東物流等物流企業,早就布局智慧物流,智慧物流給我們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我們收到商品的時間大大縮短,從前可能要一周的商品,如今最快可能只要幾個小時。除了時間縮短,我們還能夠實時追蹤,實時掌握商品的動態,這都是智慧物流給我們的直觀體驗。
對于企業端,智慧物流作用同樣明顯,更高的機械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更高的處理效率降低單位商品分揀運輸成本,從而整體上物流成本有了極大下降,近年來,我國物流費用占GDP比重穩步下降正說明這個問題。
另外,智慧物流還帶來物流行業的規模化發展,改變之前物流行業亂戰的局面,企業聯合、平臺化等措施更好地發揮智慧物流的規模效應,提高整體的社會效益。當然,未來智慧物流發展還會有更多的可能性,結合當前新一代的數字信息技術,智慧物流會有更多的發展可能。
(來源:金羊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