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歐班列開行數同比大增 專家稱有助于全球供應鏈保持穩定
2020-09-11 09:30:11
Landbridge平臺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中歐班列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累計開行1247列,再創歷史新高。專家認為,在疫情中展現巨大潛力和穩定性的中歐班列有助于保障全球供應鏈安全暢通,未來將會有更大發展空間。
8月31日,首列中歐班列“渭西歐”班列從西安港-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始發,開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這趟滿載44車太陽能光伏組件的班列,將途徑滿洲里口岸出境,15天后抵達莫斯科,全程9903公里。運輸的貨物有1100余噸,價值2244萬元。這些太陽能光伏組件的生產商--陜西拓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五奎說:“過去內陸城市主要是受制于運輸,所以長安號(渭西歐班列)開啟以后,時間上大概能縮短一倍還不止,運輸費用大概也能縮短一倍吧。”
數據顯示,8月份,中歐班列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累計開行1247列、發送貨物11.3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2%、66%,綜合重箱率98.5%,再創新高。此外,除了“渭西歐”班列開行,中國還開辟了經俄羅斯加里寧格勒—波羅的海—德國薩斯尼茨、俄羅斯—烏克蘭—匈牙利、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土耳其等中歐班列運行新路徑,推進境外通道更加便捷多樣。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主要經濟體更加重視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問題。在這個背景下,陸路交通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就得到了進一步的顯現。“在疫情之下,中歐班列不僅沒有像航空和海運貿易出現下滑,反而出現了逆勢增長。現在各個主要經濟體都在關注產業鏈和供應鏈問題的背景下,中歐班列的特性和優勢可以得到進一步的體現。而且我想,中歐班列經過了疫情的考驗之后,可以在疫情之后的經濟恢復中,包括在中歐和亞歐之間的互聯互通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崔洪建同時指出,在疫情沖擊世界經濟的背景下,“去全球化”“脫鉤論”的雜音增多。然而,中歐班列則通過貿易合作的方式,把亞歐多國緊密聯系在一起,中歐班列實現穩定增長有強烈的象征意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未來,中歐班列將會有更大發展空間。“我想未來中國方面應該就中歐班列更好的運行和沿路的國家進一步加強在海關、檢驗檢疫,包括政策法規方面的合作。如果這樣的話,中歐班列這種穩定安全和高效的優勢會得到更大的體現。”
(來源:國際在線)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