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單內陸進口TIR運輸在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qū)實現(xiàn)
2019-09-24 11:01:09
Landbridge平臺
21日,中國首批內陸進口TIR運輸貨物到達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qū)多式聯(lián)運中心清關并交付客戶,該批貨物為逾15噸汽車潤滑油,來自法國。該批貨物的交付標志著中國烏魯木齊與歐洲國家之間繼海運、空運、鐵路運輸三種運輸方式之后的“中歐第四物流通道”初步形成。
TIR即《國際公路運輸公約》,是目前國際最主流的國際道路運輸公約。公路承運人持國際通行的TIR手冊,從起運地至目的地,沿途除驗核海關封志外不受海關檢查,每次運輸提供最高10萬歐元的海關稅費擔保,運輸企業(yè)沿途不需要再繳納其他形式的海關稅費擔保。中國自2018年正式啟動TIR國際運輸,新疆是全國首批列入TIR試點的省區(qū),前期只能在邊境口岸開展TIR運輸業(yè)務,截至今年8月31日新疆共辦理TIR業(yè)務339票。受限于不能深入腹地,未充分發(fā)揮“門到門”的優(yōu)勢,今年6月25日中國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啟動TIR運輸。
此次,貨物從法國出發(fā),途經(jīng)德國、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9月20日從新疆阿拉山口入境中國,21日到達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qū),全程8100公里,本次測試“門到門”運輸用時13天,測試正常后10天內可抵達。國際道路運輸聯(lián)盟東亞及東南亞代表處經(jīng)理王冉說:“該公約作為聯(lián)合國多邊框架下運行最成功的國際運輸公約之一,能夠幫助企業(yè)平均節(jié)省80%的通關時間和38%的運輸成本,7000公里以上的中歐間公路貨運時效縮短至兩周左右。”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qū)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馬春雷稱,本次烏魯木齊陸港區(qū)多式聯(lián)運中心啟動TIR運輸,正是將TIR運輸與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qū)的優(yōu)勢充分結合,探索國際物流創(chuàng)新業(yè)務模式的成功實踐。今后,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qū)將積極搭建平臺,推動TIR運輸業(yè)務蓬勃發(fā)展,服務更多新疆本地企業(yè),暢通與歐洲“門到門”跨境公路物流通道。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fā)現(xiàn)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lián)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zhàn)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