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長安號”跑出開放加速度
2019-08-09 09:49:48
Landbridge平臺
首列“蚌西歐”國際貨運班列6月25日從安徽省蚌埠市出發,整列51車集裝箱貨物抵達西安后,再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分別發往歐洲和中亞。
“過去海運要40天,現在節省一半時間,每個貨柜少花約3000元。”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禮平說。
往返于中國與中亞、歐洲之間的中歐班列“長安號”,正在縮短國內許多城市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距離。連點成線、織線成網,以西安為中心,一張國際物流網正在“一帶一路”徐徐鋪開。
今年3月,《共建“一帶一路”(西安)陸海聯運大通道倡議》發布,提出發揮西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集散八方、輻射全國的地緣優勢,采取“公轉鐵”“水轉鐵”等聯程中轉或合作開行的方式,促進貨源向西安港集聚。
西安打造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底氣,源于強勁的物流編組集散能力:將“長安號”始發站——新筑車站打造成為西安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集散中心。2018年底,新筑車站新增的8條到發線、6條調車線投入使用,列車接發能力和編組能力實現翻番。今年5月,新筑集裝箱中心站新增整列集裝箱裝卸線2條,裝卸能力擴大一倍,最高年吞吐量達80萬標準箱。
更大的底氣則來自改革。“長安號”首創“艙單歸并”模式,同類商品整合報關,極大地節省通關費用與時間。貨源也擴展至甘肅、山東、江蘇等地,省外貨源約占70%。2018年,“長安號”開行了1235列,貨運量、重載率、實際開行量三項指標居全國前茅。
“我們將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開行,促進‘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主任孫藝民說。
“長安號”的突破發展,是陜西加速構建立體絲路通道和多層次交流合作平臺、大力發展門戶經濟、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的生動樣本。2018年,陜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速達29.3%,陸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集散全國的門戶和樞紐作用正在顯現。
(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