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間國際道路運輸實現“門到門”
2019-02-28 09:54:50
Landbridge平臺
圖為中國新疆道路運輸管理局國際運管處工作人員對荷蘭籍集裝箱掛車進行登記。 □姚亦兵攝
19日,一輛在法國巴黎裝載汽車發動機潤滑油的荷蘭籍集裝箱掛車,在中國國際道路運輸車輛的牽引下,由哈薩克斯坦努爾饒爾口岸駛入中國霍爾果斯口岸,經口岸海關、邊檢、國際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等部門查驗后,于20日抵達收貨人位于烏魯木齊市的倉庫卸貨。
這是繼2018年11月中國新疆至波蘭斯武比采經濟特區的首票TIR國際道路甩掛運輸之后,再一次進行的“中歐卡車特快專線”返程TIR甩掛運輸測試。
據介紹,此次運輸測試在新疆交通運輸部門和海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行程8200余公里,途經法國、德國、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中國等7個國家,歷時12天,承運進口貨物重量近13噸,實現了從歐洲工廠直達中國客戶倉庫的“門到門”運輸。對于非大宗貨物且對時限要求高的貨物,綜合分析經濟效益、時間成本,中歐間國際道路運輸方式比空運、海運、鐵路運輸等其他運輸方式具有靈活、便捷、高效的優勢。
承擔此次運輸的新疆國際道路運輸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運輸是中國公司與德國公司合作完成的,在哈薩克斯坦境內完成了甩掛。據其介紹,從法國至中國新疆的道路運輸費用為空運費用的十分之一左右,道路運輸所花費的運行時間是目前鐵路運輸的二分之一左右,是海運時間的三分之一左右,此次運輸測試僅配備了1名司機,如果配備2名司機,運輸時間將壓縮至8天,同時其他運輸方式都無法實現“門到門”的運輸服務。該負責人對中歐國際道路貨物運輸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長期以來,自治區交通運輸部門積極培育國際道路運輸市場,不斷研究探索國際道路運輸方面國內國際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指導中外資運輸企業創新開拓國際運輸市場,協同有關部門給予運輸便利。經過不懈努力,成功實現中歐間雙向TIR國際道路甩掛運輸,標志著逐步建立起中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歐洲國家間,除空運、海運、鐵路運輸方式以外的第四種更加高效便捷的運輸方式,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來源:新疆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