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長安號:陜西向西開放“龍頭”揚起來
2018-11-28 09:51:55
Landbridge平臺
10月30日
中歐班列(長安號)宣布今年運行班列數
突破1000列
并實現實際開行總量、重載率、貨運量
三項指標均位列全國第一
這是陜西緊抓“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
國家中心城市等重大機遇
大力發展“三個經濟”
加快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里程碑
2018年1至10月,中歐班列(長安號)接連創下三個全國第一:實際開行總量居全國第一,重載率居全國第一,貨運量居全國第一。
“實際上,今年中歐班列(長安號)應該是拿下四個全國第一。”11月23日,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牛長玲指著手中的統計報告自豪地說,中歐班列(長安號)單月開行量也創了全國第一。
5年前的11月28日,首趟西安—哈薩克斯坦國際貨運班列開行,這讓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省份陜西與“一帶一路”上的中亞國家緊密相連。5年后的今天,這條“鋼鐵絲路”已經輻射全球,僅向西方向,中歐班列(長安號)就已開通11條運營干線,成為中亞、中東及中歐陸上貿易的“黃金列車”。
從早期的一周一列“起步”到現在的一天三至四列“快跑”,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數量呈“井噴式”增長,運輸貨物也日益豐富。這一系列的突破,不僅僅是“量”上的變化,更是“質”上的飛躍。中歐班列(長安號)已成為陜西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不僅促進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也串聯起一條共同繁榮的發展之路。
長安號“加速跑” 拓寬開放大通道
賀清國是西安陸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一名集裝箱卡車駕駛員,主要負責中歐班列集裝箱運輸。中歐班列(長安號)的“提速”,也讓“賀清國”們忙了起來。
“以前沒有中歐班列(長安號)的時候,西安國際港務區沒有多少集裝箱卡車,業務基本上都是咱當地的內貿業務。現在集裝箱卡車多得經常需要排隊,拉的絕大多數都是陸港集團多式聯運公司發到中亞和歐洲的集裝箱。”賀清國告訴記者,長安號剛開行,我們車隊只有5輛車,現在堆場這邊有30多輛車。而且,以前一天就運輸一個集裝箱,上午拉一趟,進中心站落箱后,下午基本上就沒事干了。現在一天到晚都有集裝箱運輸,一天能運三四個集裝箱。
今年1月至10月,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共計1036列,是去年全年的5.3倍;運送貨物105.45萬噸,是去年全年的4.5倍;貨值14.9億美元,是去年全年的7.8倍。其中,中亞去程413列,中亞回程68列,中歐去程201列,中歐回程354列。
2013年至2014年開行46列;2015年開行95列,超過上一年的2倍;2016年開行151列,同比增長59%,其中首開回程3列;2017年開行194列,運送貨物總重約23.2萬噸,年度開行總量排名全國班列第17位……5年,1800多個日夜,中歐班列(長安號)在奔跑中不斷提速,完成一次又一次躍升。
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令賀清國印象深刻,那就是集裝箱裝的貨越來越“洋氣”和多樣化。“之前我們拖的集裝箱柜子里一般裝的都是煤炭、果汁、瓷磚之類,現在集裝箱里面的貨物品類特別多,有電子電器、機械設備、鞋服衣帽、化工品、輕工業制品等。尤其是現在還有很多進口回來的沃爾沃越野車。”賀清國說。
班次加密、貨運量攀升、貨物的品類和輻射范圍也不斷擴大。5年間,中歐班列(長安號)逐漸成長為全國開行頻次最穩定、線路最密集、重載率最高的班列。
“中歐班列不僅是一條開放通道,全網物流體系把陜西和西安從內陸腹地推到了開放的前沿,更重要的是為陜西和西安帶來了貿易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的快速聚集。”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主任孫藝民說。
助推產業聚集 實現大開放大發展
大到機械設備,小到柴米油鹽,越來越繁忙的中歐班列(長安號),有力促進了陜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貿往來。
11月中旬,又一批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優質糧油,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抵達西安國際港務區。兩年之前,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菊集團)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糧食,這促成了長安號首趟回程班列的開行。如今,每月都有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糧食運抵西安。“預計今年年底前,將有近10萬噸糧油運抵西安。”愛菊集團副總經理劉冬萌說,明年這一數據翻番沒有問題。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正在積極升級糧食進口口岸的硬件,更好地提升糧食運力。
在劉冬萌看來,愛菊集團既是中歐班列(長安號)的受益者,也是中歐班列(長安號)發展的推動者。“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愛菊集團借助中歐班列(長安號)打通了從哈薩克斯坦到新疆阿拉山口,再到西安國際港務區的糧食供應鏈。同時,愛菊集團與哈薩克斯坦政府簽訂了150萬畝的原料種植戰略合作協議,并在其北哈州建設了農產品加工園。園區已被列入“中哈產能與投資51個合作項目清單”,助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開行,打通了向西開放的通道,帶來了貿易的發展和產業的快速聚集。如今,陜西已有不少“新生”產業與中歐班列(長安號)關系緊密,如跨境電商、整車進口等。中歐班列(長安號)已成為眾多“新”產業落戶陜西的催化劑。與此同時,中歐班列(長安號)也助推陜西進出口口岸功能更加豐富。截至目前,陜西先后建成了我國內陸首個糧食、肉類、整車口岸。
借助中歐班列(長安號),陜西正全方位逐步融入世界經濟貿易體系,國際、國內、區域三級海陸空物流大通道體系初步形成,實現了“中國制造”走出去,也使得國外的特色產品走進來,促進了資源的聚集與貿易的發展。
發力“三個經濟” 陜西與世界交流更加密切
10月30日,西安至里加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開行,讓陜西中歐班列的“朋友圈”再次擴大。德國漢堡、波蘭華沙、匈牙利布達佩斯……這些曾經遙不可及的歐洲城市,正因中歐班列的縱橫串聯,與陜西,與中國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一帶一路”在這條大通道上不斷延伸。
中歐班列(長安號)已成為全面開放的“龍頭班列”、貿易繁榮的“黃金班列”、美好生活的“幸福班列”。向西,中歐班列(長安號)已開通11條運營干線,實現絲路沿線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的全覆蓋;向東,通過海鐵聯運,實現與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無縫對接,真正構建起“海陸空網”立體絲路開放通道,釋放出更加強勁的牽引力;來自甘肅、寧夏、浙江等15個省(區)的貨源在西安港集散分撥,豐富了西部省市資源配置方式,助推西部地區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辟了一條安全、高效、便捷的國際進出口貿易黃金大通道,讓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搭上了發展的“快車”和“便車”,推動著陜西開放經濟快速發展。今年前三季度,陜西對中亞地區貿易額達7.6億元,同比增長71.2%。其中,出口6.4億元,進口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8.1%和15.1%。
中國商品走出去,世界商品走進來。古絲綢之路上,如今又上演著新的“鋼鐵絲路”。中歐班列(長安號)使歐洲快銷品、俄羅斯板材、烏茲別克斯坦綠豆、哈薩克斯坦小麥、中亞蜂蜜和棉紗、格魯吉亞紅酒、沃爾沃汽車等消費品走進了普通百姓家庭,廣大市民過上了“買全球、賣全球、享全球”的時尚生活。
伴隨著聲聲嘹亮的鳴笛,中歐班列來回穿梭,陜西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全面發力,拓展出開放型經濟發展新格局。越跑越快的中歐班列(長安號)不斷拓展著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讓陜西在與世界攜手中更加出彩。
(來源:陜西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