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打造中部最大鐵水聯運樞紐
2018-11-21 09:44:04
Landbridge平臺
“嗚——嗚——嗚——”18日上午7時30分,在陽邏港鐵水聯運一期工程貨場,一聲聲鳴笛中,滿載100標箱家具、瓷磚、植物油等貨物的列車,緩緩開出。
列車經襄渝線、達成線運行,駛往四川城廂站,預計全程歷時36小時。這條“上海-武漢-川渝”貨運通道,是武漢重點打造的多式聯運示范線路之一,每集裝箱比原來的傳統運輸模式節約1000多元。
截至18日,經陽邏港鐵水聯運一期工程貨場的到發量已經突破2.5萬標箱,武漢鐵水聯運僅用8個月,實現了質的跨越。
陽邏港作為水上“東大門”,是武漢以及中西部地區“出海口”,處在陸運和水運兩大運輸系統的結合點上,但“最后一公里”沒有打通。陽邏港與集裝箱中轉站——武漢臨空港吳家山鐵路中心站之間,相距60余公里,與最近的灄口鐵路貨運站相距20公里。以往,陽邏港集裝箱如果要走鐵路運輸的話,需要通過公路接駁,導致物流成本大增。
在國家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立體走廊、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的關鍵時期,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支持由港發集團牽頭,聯合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建設以陽邏港為核心的集裝箱多式聯運工程,并得到交通運輸部等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
2016年6月2日,湖北省武漢市集裝箱鐵水聯運示范工程,成功入選全國首批16個示范工程。該示范工程致力于打造“三點一廊、東西貫通”的多式聯運體系,通過鐵路線將陽邏港、漢口北鐵路物流基地、吳家山鐵路物流基地連接起來,形成“一線串三珠”的格局。
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武漢港發集團迅速組建武漢港航建設集團,承擔鐵水聯運的基礎設施建設,與華能集團陽邏電廠合作,利用其既有鐵路線及貨運站場的優勢進行改擴建,鋪設軌道6.04公里,將鐵路直接延伸至集裝箱港區。
鐵水聯運一期工程2017年12月底完工,通過預驗收后投入試運營。至此,武漢集裝箱鐵水聯運改變了歷史格局,碼頭與鐵路貨場的距離由以前的60公里(吳家山—陽邏)、22公里(灄口—陽邏)縮短至2公里。
2017年12月28日,鐵水聯運一期工程通車試運營,“中遠海運號”集裝箱貨運班列滿載42標箱食用油從鐵水聯運一期工程場站緩緩駛出,從陽邏港出發,在灄口貨運站編組后直達成都。
今年3月20日,進入常態化運營模式后,鐵水聯運訂單日益增多,現在每天都要發幾個班次。至11月20日,常態化運營正好8個月,經鐵水聯運基地的到發量已經突破2.5萬標箱,今年預計將突破3萬標箱,日均到發量從初期的50標箱,增長到180標箱,單日最高達到380標箱。
武漢陽邏港鐵水聯運,成功開辟西南方向“上海—武漢—川渝”、西北方向“上海—武漢—陜西、新疆”兩條雙向物流大通道。長江新絲路物流公司負責人姚志強介紹,自從陽邏港鐵水聯運投入運營后,集裝箱在陽邏上岸,直接短駁到鐵水聯運基地上列車,從上海、武漢到成都,每個集裝箱費用才6400元,比純鐵路運輸成本下降1600元/標箱,下降二成,較鐵公水運輸成本下降500元/標箱。
目前,武漢新港委正組織設計規劃制定方案,啟動鐵水聯運二、三期工程。二、三期項目建成后,武漢鐵水聯運能力將由10萬標箱提升至210萬標箱。屆時,陽邏港將成為長江中上游地區最大的鐵水聯運樞紐。
(來源:長江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