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口岸連結中歐 滿洲里盼作對外開放“橋頭堡”
2018-08-29 09:16:18
Landbridge平臺
41號界碑旁,國門巍然矗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字鑲嵌其上;國門下方,兩條鐵路一端連著滿洲里,一端通向俄羅斯。一列滿載木材的火車正從北方駛來……當下,滿洲里口岸如此展現在兩岸記者眼前。
從往來通道到邊貿重鎮
近日,由全國臺聯組織的兩岸記者內蒙古參訪團來到邊城滿洲里,首站即赴鐵路口岸。該口岸于1902年開通,與西伯利亞大鐵路連接,是通往歐洲的一條“大動脈”。百余年來,當地成為人員、貨物南北流通的要道。
1988年,滿洲里開始發展對外貿易,從原來的人、物往來通道,逐步轉變為邊貿樞紐;1992年,國務院同意建立滿洲里中俄互市貿易區。之后,口岸步入了快速發展軌道。
伴隨往來貨物數量的急劇增加,單靠鐵路運輸無法滿足需求,滿洲里公路與航空口岸于1998年、2009年相繼開通使用,成為中國大陸沿邊口岸中唯一的公、鐵、空“三位一體”國際口岸。
軟硬件優化,促進邊貿增長
滿洲里口岸管理委員會主任張可表示,為更好服務邊貿,口岸近年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如:投資33億元(人民幣,下同)建設占地15平方公里的鐵路新國際貨場,將使鐵路口岸年換裝能力提高一倍;投資4.2億元,進行公路口岸擴能升級工程,讓年通關人員、貨物總量提升至1000萬人次和1000萬噸……
除硬件設施外,各類促進通關便利化的措施也在實施。去年,滿洲里口岸綜合檢驗檢疫、邊防檢查等部門,實現單一窗口作業。
日臻優化的基礎設施,與不斷便利的通關環境,客觀上推動了滿洲里口岸邊貿增長。數據顯示,2017年口岸貨運量達3109萬噸,居沿邊口岸首位;進出境人員186萬人次,同比增長17%;開行中歐班列1302列,同比增長50%。
目前,從滿洲里通關的中歐班列線路達53條,最遠至德國漢堡。為推動口岸從“通道經濟”向“落地經濟”轉變,當地積極鼓勵和支持以滿洲里為起、終點的中歐班列。今年1至7月,這樣的班列已有85列。
借力港澳臺企業,推動口岸發展
據口岸工作人員郭海濤介紹,香港企業2004年開始到滿洲里投資,“不僅帶來資金,也為當地中小企業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經驗”。
他補充道,當地邊貿企業大多規模較小,對國際貿易規則的熟悉度不足,香港企業以跨國貿易見長,為當地企業帶來了許多有益經驗。“香港企業在口岸發展方面發揮了較大作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每年都會組織企業赴香港招商引資。”
隨著口岸貿易擴大,招商引資的范圍也從香港拓展至澳門、臺灣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郭海濤說,這段時間他正辦理數家臺灣企業對當地木材行業的投資。
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尋找發展新機遇
談滿洲里口岸變遷,張可表示,過去5年成長尤為迅速。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指引下,口岸邊貿發展的方向性更強,政府和企業主動作為的動力更足。
據張可介紹,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會定期組織代表團赴俄羅斯各地進行經貿對接。他接觸的俄羅斯地方政府與不少企業對“一帶一路”倡議反響熱烈,對中俄經貿合作意愿強烈。
當地與波蘭、白俄羅斯等東歐國家的貿易比重也在不斷提升;即便是對俄貿易,也從原來的后貝加爾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等毗鄰區,向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和莫斯科等地區擴展。
改革開放40年,滿洲里口岸貿易走過了不平凡歷程。張可表示,口岸將繼續完善軟硬件設施建設,積極打造對外開放“橋頭堡”。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