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今年已開行1000列
2018-04-17 09:08:35
Landbridge平臺
3月28日,“襄陽-武漢-歐洲”國際貨運班列在襄陽自貿片區內金鷹重工物流園首發 。
日前,隨著中歐班列(波蘭—成都)的成功開行,2018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達到1000列,同比增長75%,標志著鐵路部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持續取得重要成果。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中歐班列今年開行達到1000列僅用時88天,比2016年的256天縮短168天,比2017年的133天縮短45天,創下新的紀錄。
在中國中部地區,繼宜昌之后,襄陽也“搭上”了中歐(武漢)班列。3月28日,“襄陽-武漢-歐洲”國際貨運班列首發。4月5日,消泡劑、閥門配件、泡打粉、復合包裝膜在俄羅斯莫斯科沃爾西諾站卸貨,運往俄羅斯奧列霍沃祖耶沃的柑橘也已經卸貨,運往德國漢堡的醫用紗布片和鋼琴也即將抵達目的地,35柜各式各樣的貨物已經陸續進入歐洲市場。中歐(武漢)班列正串聯起湖北自貿區武漢、宜昌、襄陽三大片區,構建開放經濟新通道。
“襄漢歐”貨運班列降低物流成本
3月28日,“襄陽-武漢-歐洲”國際貨運班列在襄陽自貿片區內金鷹重工物流園首發成功。這是繼2017年11月20日“宜漢歐”國際貨運班列發車后,中歐(武漢)班列共享模式的又一次踐行,中歐(武漢)班列聯通了湖北自貿區,并深度融入湖北自貿區建設,武漢、宜昌、襄陽形成聯動效應,自貿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的結合將助力湖北進一步對接漢歐班列覆蓋的28個國家、60多個城市。漢歐國貿致力于在“一帶一路”上構建國際貿易和物流通道系統,打造華中地區班列集結中心,促進產業集聚,助推武漢市以及兄弟城市成為內陸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利軍介紹,首趟“襄漢歐”國際貨運班列滿載著神龍汽車有限公司襄陽工廠等企業生產的發動機、汽車零部件、軸承及儀表等,經襄陽北車站,在武漢臨空港中鐵聯集鐵路中心站加掛漢歐班列,經阿拉山口出關,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國家和地區,大約14-15天后到達12000公里外的德國漢堡。
據介紹,“襄漢歐”國際貨運班列的開通,將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提高運輸效率,相比水運,“襄漢歐”班列將縮短30-35天的運輸時間;相比空運,可節省三分之一的運費,將有效破解襄陽市及周邊地區貨物出口難、運輸周期長、貿易成本高等難題,進一步提升襄陽產品國際競爭力,對襄陽擴大對外開放意義重大。
王利軍表示,首趟“襄漢歐”班列正式開通之后,將根據襄陽及周邊地區外貿企業需求,每周一班進行常態化運營。襄陽及漢江流域生產的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化工、高端裝備、電子信息及農副產品也將從這里始發,經鐵路快速直達歐洲,同時返程還會將歐洲的優質產品帶回襄陽,從歐洲運回木材、食品、汽車零部件等,使企業與群眾都能有良好的獲得感。
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武光明告訴長江商報記者,2017年11月底開行的“宜漢歐”國際貨運班列目前運營情況良好,合計發運70標準箱,均來自宜昌本地,裝載的貨物大多為:醫用紗布、鋼琴、農產品、機械配件等具有宜昌當地特色的產品。“宜漢歐”班列的開通是中歐(武漢)班列共享模式的首次應用,更好地將宜昌、武漢、歐洲連接在一起,為宜昌企業更好地“走出去”起到了重要作用。
武光明介紹,漢歐國際是武漢市委市政府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而全力打造的中歐班列平臺公司,宜昌農產品(曉曦紅柑橘)的出口標志著武漢市委市政府在服務好武漢市企業的同時,拓展通道優勢,為周邊城市支農、扶農上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一方面將宜昌當地的農產品優勢轉化為貿易優勢,促進宜昌農產品銷售,提高當地農民收入,另一方面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構建國際貿易和物流通道系統,打造華中地區班列集結中心,助力湖北全省乃至中部地區城市群快速走向全世界,彰顯共商、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
自貿區發揮“引擎”作用帶動周邊產品出口
來自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消息顯示,目前“宜昌-武漢-歐洲”國際貨運班列、“襄陽-武漢-歐洲”國際貨運班列均進入常態化運營狀態,來自宜昌、襄陽的貨物每周都會運到武漢,和武漢的貨物一起運往歐洲,貨物品類以當地特色為主。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認為,武漢、襄陽、宜昌這“一主兩副”作為湖北省內經濟體量前三位的城市,自貿區三大片區就是省內三個經濟發展的中心,三個城市起到了集聚作用和“引擎”作用,現在中歐(武漢)班列串起了三個城市,就要讓三個城市更好地帶動周邊的出口。宜昌、襄陽兩地要想辦法增加貨源,加大產品的出口。在回來的產品方面,可以更多地考慮與城市及周邊產業上的配套,比如襄陽可以多考慮汽車產業方面的零部件、機械產品,加強自身產業的發展。
據悉,今年漢歐班列還將主動對接全省乃至全國重點產業板塊的物流需求,湖北省內還有望將十堰納入,省外有望增開武漢至內蒙古、新疆、廣東、寧夏等地的境內聯運線路。同時積極推進口岸功能建設,爭取肉類、水果、糧食等鐵路口岸資質盡早落地武漢臨空港區。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600列到達歐洲13個國家41個城市
來自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消息顯示,3月29日隨著中歐班列(波蘭-成都)的成功開行,2018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達到1000列,同比增長75%,標志著鐵路部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持續取得重要成果。
截止今年第一季度,中歐班列今年開行達到1000列僅用時88天,比2016年的256天縮短了168天,比2017年的133天縮短了45天,創下新的歷史紀錄。開行范圍不斷擴大。截至目前,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7600列,國內開行線路達61條,國內開行中歐班列的城市增加到43個,到達歐洲13個國家41個城市。運行時間不斷壓縮。中歐班列中國國內段運行時間壓縮近24小時,寬軌段運行時間最快壓縮至135小時。隨著全程運輸圖的鋪畫實施,中歐班列全程運輸時間將進一步壓縮。
與此同時,中歐班列運送貨物品類日益豐富,已逐步擴大到服裝鞋帽、汽車及配件、糧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化工品、機械設備、紙漿等品類。目前,中歐班列運輸重箱比例已達88%,其中去程班列重箱率為95%,回程班列重箱率為77%。通過開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紙漿、糧食、棉花等貨源,中歐班列回程比例升至去程的67%,比去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隨著回程班列比例大幅提升,中歐班列更加趨于雙向均衡運輸。
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的迅猛增長和運行品質的快速提升,有力助推了“一帶一路”建設和中歐經貿發展。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中歐貿易總值增長17.2%,達到6795.9億元,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26萬億元,增長21.9%,高于我國進出口整體增速5.2個百分點。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