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增勢迅猛 阿拉山口乘勢而上
2018-04-17 09:07:54
Landbridge平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中歐班列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項重要務實合作舉措,推動了中國與亞歐各國的貿易往來。近年來,作為亞歐樞紐中心的阿拉山口市,不斷加強口岸跨區域合作,開辟綠色通道,中歐、中亞國際班列增勢迅猛,通關成效顯著,也帶動阿拉山口口岸經濟快速發展。
中歐班列開行1000列僅用88天
3月29日,隨著中歐班列(波蘭—成都)駛達阿拉山口口岸,2018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達到1000列,從阿拉山口開行的中歐班列占全國的七成左右。據了解,2016年開行中歐班列數破千用了256天,2017年破千用了133天,2018年破千僅用88天,中歐班列實現常態化開行。
中歐班列物流組織日趨成熟,班列沿途國家經貿交往日趨活躍,國家間鐵路、口岸、海關等部門的合作日趨密切,這些有利條件,將絲綢之路從原先的“商貿路”變成產業和人口集聚的“經濟帶”。
自2011年“渝新歐”班列開通以來,內陸多個省份陸續開通經阿拉山口鐵路口岸發往歐洲的貨運班列。截至今年2月底,途徑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的中歐、中亞國際班列已達51種。
中歐班列的運輸價格僅為空運的五分之一,運輸時間為海運的三分之一,優勢非常明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歐班列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2017年開行的中歐班列數量比過去6年還多,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的亮麗名片,為沿線國家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善、運量穩定、便捷高效、安全暢通的中歐班列綜合服務體系。中歐鐵路運輸通道基本完善,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基本建成,貨運集聚效應明顯;中歐班列年開行5000列左右,回程班列運量顯著提高,國際郵(快)件業務常態化開展;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綠色環保的全程物流服務平臺基本建成,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單一窗口”模式基本實現全線覆蓋。
優質服務助力國際班列擴量增效
35歲的史為高是中歐班列的專職司機,他的職責是駕駛中歐班列往返于阿拉山口站與哈薩克斯坦多斯特克站之間。他的任務是,從阿拉山口站出發,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把中歐班列開到12公里外的多斯特克車站,交給哈方司機接力前行。然后,再以同樣的時速把從歐洲返程的班列開到阿拉山口。
中哈兩國的邊境火車站都建有室內換裝庫,庫內并列鋪排著的就是軌距不同的“標準軌”和“寬軌”。
3月21日,在阿拉山口室內換裝庫,記者看到,巨大的“鐵抓手”把從歐洲回程的班列集裝箱從哈薩克斯坦的“寬軌”平板車上吊起,平移到中方的“標準軌”平板車上。在850米長的集裝箱換裝庫里,3臺橋式吊車有序的換裝集裝箱。
在這座亞洲最大的鐵路室內換裝站內,平均每個集裝箱用時4分鐘,一趟中歐班列在2小時之內就完成了換裝工作。這里可以全天候工作,不受天氣影響,提高了口岸過貨率。
阿拉山口海關監管科工作人員許岳衡介紹,為提高中歐班列通關效率,阿拉山口海關不斷優化單證票據流轉、口岸換裝作業、申報查驗等通關環節,確保各作業環節無縫銜接,使班列在口岸停留的時間由12小時壓縮至4小時以內。
“去年,我們將所有業務科室移至現場辦公,實現了班列通關業務集中辦理,取消班列通關作業環節4個,縮短通關時間30分鐘以上,確保了中歐班列按圖準時運行。在關區率先上線排隊叫號系統和信息公開系統,對中歐班列優先叫號、優先辦理,讓企業實時了解班列通關動態。”許岳衡介紹,阿拉山口海關充分利用中哈邊境海關會談等機制,爭取中歐班列沿線國家海關“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信息互換”,對企業在境外通關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提供個案協調,有針對性地幫助解決。
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3月,阿拉山口海關監管中歐班列462列,貨運量17.2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9.05%和62.58%。
借力中歐班列阿拉山口再崛起
隨著中歐返程班列搭載更多的貨物入境,不斷豐富著阿拉山口口岸的貨物種類,助推口岸經濟快速發展,阿拉山口口岸也先后獲批多個指定口岸資質。
2017年12月31日,在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內,阿拉山口愛菊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正式投產,這是阿拉山口投產的首家面粉加工企業。
此外,綜保區唯一一家由哈國客商出資成立的實體加工企業——阿拉山口金絲油脂有限公司,建成處理120噸一級精煉食用油加工項目。目前阿拉山口口岸已成功獲批為國家整車進口口岸、進境糧食指定口岸、活畜進口指定口岸、植物種苗進口指定口岸、飼料加工許可口岸、進境水果指定口岸等,阿拉山口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物流樞紐中心的作用日益凸顯。
作為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之一,阿拉山口口岸已經成為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大通道和集散地,是新疆乃至全國對中亞和歐洲陸路開放的重要樞紐和平臺。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末,阿拉山口口岸累計過貨量達3.22億噸,其中進口原油、金屬礦石、鋼材三項物資占通關過貨總量的七成以上;當年完成進出口貨運量2112.5萬噸,增長19%,中歐中亞班列通行1755列,增長43.8%,已成為我國發展速度最快的陸路口岸。
如今,滿載著我國各地礦物建材、工程機械、輕工業產品、電子產品的國際班列經由阿拉山口出境,穿越亞歐大陸腹地,最終抵達中亞五國和俄羅斯、德國、南非等國;與此同時,來自中亞等國的石油、礦石、鋼材及歐洲的各類日用消費品等,也經這條國際貿易大通道日夜兼程運往國內。阿拉山口已構筑起全新開放大格局。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