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武漢)運輸實載率居全國第一
2018-01-26 09:01:10
Landbridge平臺
中歐班列(武漢)“有去有回”實現雙向常態化運行。圖為中歐班列(武漢)緩緩駛來
1月1日,滿載俄羅斯木材的列車緩緩駛入漢西車務段吳家山站,這是2018年安全抵達的第一列中歐班列(武漢)。繼去年全年開行 377 列往返班列,運輸實載率居全國第一的戰績,中歐班列(武漢)又一次開啟了新的旅程。
據了解,作為全國唯一具有三條通道運行能力的中歐班列,中歐班列(武漢)以工業制造大國德國以及資源大國俄羅斯為重要支點,在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國際經濟走廊上陸續開通 16 條線路,其中就包括了這列“俄羅斯-滿洲里-武漢”木材回程運輸專列。
早在2015年4月,中歐班列(武漢)開通了由俄羅斯東部林區經滿洲里口岸到達武漢的“俄滿漢”回程專列,這也是目前全國第一個持續的、滿載的原材料、半成品運輸專線。俄羅斯回程木材解決了武漢本地木材產業資源缺乏的難題,還吸引了境內外木材貿易企業來漢投資建廠。
時不待我,臨空港緊跟“一帶一路”倡議,僅過去半年時間,中歐班列(武漢)首趟、中國內陸首個、整列、直達的武漢至莫斯科國際集裝箱班列從吳家山鐵路中心站開出,前往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昆采沃火車站,全程9779公里,用時約12天。“武漢—莫斯科”國際鐵路貨運公共班列的開通,促進了中俄物流、經貿往來,擴大了中歐班列(武漢)的國際影響力。
“以前列車滿載出國門,空著回武漢;如今則‘有去有回’。”漢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俄羅斯的木材作為回程班列中的重點貨物,促進了中歐班列(武漢)雙向常態化運行,不僅提升了班列的效能,同時拉動了武漢與沿線各國的外貿交流。中歐班列(武漢)也由此成為武漢連接世界,雙向溝通的重要節點。
作為湖北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重要載體,中歐班列(武漢)積極建設國際貿易“新通道”,全力實現與沿線國家商品大流通,使臨空港成為對外開放“新名片”,將武漢打造成“全球通衢”。
現在,武漢市民在家門口的超市就能買到俄羅斯提拉米蘇和小麥粉、哈薩克斯坦的紅花籽油、葵花籽油等日常食用品,早上喝杯白俄羅斯牛奶,晚上來瓶法國葡萄酒,而在遠方的俄國人也能喝上正宗的中國茶,穿上中國制造的服飾。
中歐班列(武漢)開行線路在全國開行中歐班列的35 個城市中名列第一,輻射歐洲、中亞、西亞等28個國家,完成了60多個城市的經貿人文交流“旅程”,徹底改變了過去內陸地區外貿出口依靠沿海地區走向世界的“一江春水向東流”格局。
據漢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年底,武漢率先在全國開通了5趟“天天班”貨運班列,與每周三去兩回的中歐班列(武漢)形成互補,將中歐班列(武漢)在俄羅斯及其他歐洲國家形成的資源優勢擴散至全國,促進中部地區的對外開放的格局。
武漢地區國際鐵路運輸與“江海直達”“東盟四國”水路航線運輸逐步形成相互喂給之勢,鐵路從歐洲到達武漢的貨物部分開始經陽邏港直接分撥到長三角、珠三角地區。
目前,落地臨空港的漢歐國家物流產業園已進入土地調規階段,漢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申建國家整車、糧食、肉類及水果進口口岸。屆時,歐洲的貨物可以源源不斷通過中歐班列(武漢)運到武漢。
“如果能成為一級口岸,還有可能開通國際客運班列。公司貼近了市場,帶來的是湖北更加貼近了世界。”該負責人說,物流園區建設進一步放大了漢歐絲路大通道的機遇,與武漢水陸空大樞紐、大通道比翼齊飛,讓武漢從“后位”變成了“開放”的前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