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新歐鐵路”——打造我國中西部最強中歐國際貨運班列
2018-01-09 09:20:55
Landbridge平臺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本臺記者近日赴位于長江上游的直轄市重慶采訪時了解到,“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兩年來,有中華民族母親河美譽的長江再次開啟了新的發展航程。
加快重慶對外高速鐵路建設,打通對外大通道,對進一步提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是從重慶出發到歐洲的國際鐵路貨運專線,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完善鐵路規劃網絡,打通鐵路對外開放大通道,歷經6年多的精心培育,現已成為中歐班列的開創者和知名品牌。
憶起打造中歐班列的初衷時,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漆丹介紹說:“中歐班列現在是‘一帶一路’(建設)在重慶的成功實踐,也見效最快。它的歷史淵源實際上是在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前,重慶因身處內陸,為了產業形態升級,市政府決定讓信息化產業的產品在重慶開花結果。在2000年開始有這個意識,但是一直沒有大的突破。恰逢(20)08年,想要引進如惠普、華碩等筆記本電腦企業,但是我們的物流環境達不到要求。那么如何引進?逼迫我們想到讓古絲綢之路重新煥發生機,重慶雖處內陸,但是能否開辟蹊徑通過陸路到歐洲去,如果說真能把這個事情辦成,那么重慶就從對外貿易的末梢變成了前沿。經過艱難的談判,在(20)11年1月28日,試運了第一班的中歐班列!”
渝新歐經我國新疆或者內蒙古出境,進入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至德國的杜伊斯堡,全程11000公里,歷時13天,比長江水運至上海再海運至歐洲節約近30到40天;運行成本只為空運的五到六分之一,是各類附加值貨物常態化運輸的首選。
作為按“前港后園”模式建成投用的西南最大鐵水聯運港果園港,是習總書記在2016年年始考察重慶的第一站。果園港加快構建以“四樞紐九重點”為支撐的港口集群,形成5000噸級泊位16個,年貨物吞吐能力3000萬噸,集裝箱200萬標箱。2017年12月28日正式成為中歐班列(重慶)的第二始發站,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副總經理,黃繼告訴記者,此舉意義重大:“這樣一來,真正實現了‘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在這里的水陸無縫銜接。過去是在團結村作為中歐班列始發站,水上的貨物或者集裝箱要上中歐班列的話,還有一個短運的過程,換到這里的話,就真正實現了水上與路上的無縫連接,這個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中歐班列(重慶)在果園港始發,能讓中歐國際貨運大通道與長江黃金水道的資源優勢相互融合,實現‘1+1>2’的聚合效應,大大增強了渝新歐鐵路發展的無限前景。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志強介紹說:“渝新歐自2011年1月28日正式開通以來,累計開行量已超過1500列(2017年開行數量接近700班),約占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總量6000余列的1/4。運輸貨物超過12萬標箱,對擴大中歐經貿合作產生了重要影響,已發展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開行時間最早、數量最多、帶動力最強的中歐國際貨運班列。”
在前期僅以阿拉山口作為進出境口岸的情況下,渝新歐又開拓了霍爾果斯、滿洲里、二連浩特三個進出境口岸,并都已實現了常態化運行。渝新歐集結點和分撥點由開初的德國杜伊斯堡增加到俄羅斯、白俄羅斯、意大利、荷蘭、比利時、越南、新加坡等10余國家30多個城市,班列的貨幣值占中歐班列總體的80%,成為中歐陸上貿易主通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