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載到滿載,網易考拉海購和跨境電商讓中歐班列不再空肚回家
2017-09-29 10:25:02
Landbridge平臺
9月26日,網易考拉宣布首次在重慶以鐵路專列形式完成進口物流貿易。價值五百萬美元的41節火車皮的歐洲母嬰產品通過專列拉到了考拉位于重慶的保稅倉。這不是跨境電商首次使用列車作為物流工具。隨著國家對亞歐鐵路的推動,越來越多的歐洲商品搭載著開往中國的列車進入中國跨境電商的貨架。
列車運輸有什么優勢
去年6月,跨境電商有棵樹旗下的海豚供應鏈也利用歐亞鐵路,搭上“義新歐”列車把德國產原裝進口奶粉運回國內。中鐵也看到了跨境電商的發展趨勢。今年6月,中鐵表示,中鐵快運與俄鐵、俄聯邦客運及其物流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將建立中俄跨境電商物流平臺。
網易考拉跨境電商物流總監陶然認為,列車運輸將成為跨境電商物流的重要補充。和航空、海運相比,列車是價格和時間綜合成本的最佳選擇。
從事國際物流業務的喬達中國的華東華北區總經理楊醒強表示,此前,進入西南地區的跨境商品大多是先通過海運達到上海,再使用長江航運抵達重慶,一般需要四五十天的時間周期。而現在通過列車直接開到重慶只需要20天時間。“這次網易考拉專列因為有重慶海關的支持,快速過關,只用17天時間。”
保稅倉和海外倉如何選擇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列車+保稅倉”的模式將成為跨境電商物流的主要方式呢?陶然表示,使用列車運輸對跨境電商企業的銷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車是跨境電商物流的更好的補充,特別是對西南地區的內陸城市。
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陳穎透露,目前跨境電商的產品占到了公司運量的20%左右,這個量還在往上漲。不過她表示,跨境電商也存在一些挑戰,最重要的就是政策問題,“目前海關政策還不是特別明朗,所以未來怎么發展,還不一定。”
事實上,物流一直是跨境電商發展的關鍵,直接影響成本和效率。除了通過“海陸空”方式把跨境商品運到國內保稅倉,目前包括網易考拉在內的電商平臺、郵政EMS在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在嘗試在海外建倉。
陶然表示在哪里建倉是根據業務需要,海外倉主要用于那些長尾產品,比如銷售量比較小,或者新上市、季節性的產品,這樣能夠提高效率,降低風險。“我們會先利用海外倉在海外試銷,如果達到一定標準就會轉為國內保稅倉運營。”而國內保稅倉的優點是價格低,運作效率更好,就會針對那些已經成熟的爆款產品。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