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號”的絲路之旅
2017-03-06 15:20:56
Landbridge平臺
哈薩克斯坦境內,集裝箱裝油現場
絲路傳奇由一場兩千年前的“鑿空之旅”開始。兩千年后的新絲路,我們再次將鏡頭定格于一次遠行。這一次,駝隊的嘶鳴化身為列車集群的呼嘯。綿延的鐵道猶如鑲嵌于地球上數千公里長的拉鏈,我們看到:夢想照進現實的陽光牽引著“長安號”,與開自其他省市的中歐、中亞班列相伴,自它們身后開啟的,是開闊的中國夢的新藍圖。
不施化肥的哈國農產品
許多媒體人還記得2013年11月28日:那是個陽光明媚的上午,首趟“長安號”中亞班列滿載41個集裝箱,從西安港務區出發,前往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市。
分別長達3866公里(西安-阿拉木圖)和5027公里(西安-熱姆)的西安-哈薩克斯坦線路,是“長安號”“一干兩支”(“一干”為西安—鹿特丹;“兩支”是西安—莫斯科,西安—哈薩克斯坦)總體規劃中的先行者,也是目前最活躍的一條線路。
據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副總經理代漢生介紹,中亞班列已完成的3趟載貨回程,及今年4月將要完成的小麥載貨回程,都是發自哈薩克斯坦。
“哈薩克斯坦土地肥沃,緯度與中國東北地區相當,氣候寒冷,病蟲害少,當地也沒有使用化肥和農藥的習慣。其農作物物美價廉很快受到國內企業青睞,而且哈薩克斯坦農作物大面積種植的現象很普遍。去年10月,我隨團到北哈州考察,當時剛好小麥豐收,一望無盡的黑土地,一望無盡的小麥,其面積之廣闊令人震撼。”代漢生表示。
當地農產品有多便宜?曾去哈薩克斯坦旅游的劉先生舉了個例子。2016年1月,他在哈首都阿斯塔納出差時,曾到過一家超市,發現一瓶該國生產的5升裝菜子油,“百分百綠色天然的非轉基因成品油,折合人民幣價格不到國內價格的一半。而這只是超市價格,還不是該菜子油的最低價。”
自“長安號”開行以來,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長安號”對中亞地區以出口為主,運輸資源未得到完全釋放。如何尋找、組織回程貨物,實現“長安號”的“有來有往”,曾一度困擾西安國際港務區。哈國物美價廉的綠色農產品,正為破局提供了機遇。
首趟回程 裝貨就花了兩個多月
坐落于哈薩克斯坦東南部的阿拉木圖,是哈薩克斯坦第一大城市,也是整個中亞的金融、教育和貿易中心。
2015年5月21日,第十三屆哈薩克斯坦-中國商品展覽會在這座城市開幕,愛菊糧油集團董事長賈合義是陜西唯一參展糧油企業代表。正是在阿拉木圖的這次出差,讓他們看到兩國糧油企業合作契機。一個多月后的7月初,代漢生得知愛菊集團要從哈薩克斯坦進口食用油的信息,他們很快與愛菊聯系見面。兩家企業雷厲風行,一拍即合,不承想這趟中哈農產品聯姻之旅,最后足足花去近9個月。
對愛菊來說,采購并不輕松。哈薩克斯坦很多油廠每月產量不過千噸,要找到適合的供貨方不易,鎖定供貨方后,又遇供貨方提價,導致愛菊被迫“換地方”;對中鐵集來說,要根據愛菊采購方案和哈薩克斯坦鐵路公司對接,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個環節變了,整個方案就得調整;而對哈鐵來說,缺乏滿足液油運輸的集裝箱,為此他們從全國范圍調集挑選,最終集夠86個集裝箱。
萬事俱備,裝油又遇麻煩。
集裝箱運油,需要采用液袋灌裝。代漢生說,“首先要將液袋在集裝箱里鋪襯好,一旦鋪不好,裝填和運輸中就可能造成袋子破裂。”問題在于哈鐵一直采用油罐運輸方式,從未接觸過集裝箱運油。為此,不得不求助為愛菊公司提供液袋的青島企業,派專人飛赴“前線”提供技術支援。
當時,哈薩克斯坦已進入冬季。零下三四十攝氏度,愛菊和中鐵集的技術人員都在現場,手把手教對方如何裝油。一次,代漢生想讓境外同事用手機拍張現場圖片發到他的微信上,等了半天也沒等到。事后才知道,那位員工剛掏出手機,手機就被凍死機了。后來,天氣太冷了,“油廠的油都凍成了冰,不得不把油重新化開。”
就這樣,完成近兩千噸油脂裝載,足足花去兩個多月。
項目完成后,中鐵集內部做了統計,僅公司溝通業務的微信群聊天記錄,就長達600多頁。
通關路上的“加速度”
萬事開頭難。“長安號”的跨國運輸,考驗的不僅是相關企業,也對政府職能部門工作構成挑戰。
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食品領域產品要入境,就得先過檢驗檢疫關。以愛菊進口這批油脂為例,通過國境線后,必須先接受新疆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查,待產品合格之后才準放行,然而,如此流程意味著列車要在阿拉山口停留一段時間。對企業來說,這將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2016年3月7日,陜西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楊德春帶領業務人員到新疆局,溝通“長安號”回程班列在阿拉山口通關事宜,并確立便利化措施。
楊德春說,雙方對便利化措施進行了大膽創新,很多方面是首次嘗試。一是后續監管由阿拉山口口岸延伸至西安,由陜西局負責,阿拉山口檢驗檢疫局抽樣后班列即可放行,無需在口岸等待結果。二是抽樣由大貨取樣改為預留小樣。阿拉山口局只需從4個集裝箱取出預留樣品,取樣更加方便快捷。三是優先檢測,加快檢測。檢測項目從17個減少到3個關鍵項目,檢測時間從10個工作日縮短至4個。
與此同時,西安海關也啟用新的通關制度。這批油脂用了43個車皮,按規定,得有43個報關單。這對企業來說壓力也比較大,很容易影響通關效率。
為此,西安海關專程就回程班列通關一事與新疆海關進行面對面溝通,經協調,新疆海關特批愛菊這批油脂沿用他們對大宗散貨的管理辦法,允許艙單歸并申報,把這40多個艙單歸并成兩個,按照兩項商品進口進行歸并,歸并成兩個艙單進行申報,這樣他們只需要報兩張報關單。
西安海關現場業務處副處長王麗英說,“要不然我想40多票單子光錄就要一天,再報一天,40多張單子電子審核快一些也要差不多一天時間。”
有了第一單的成功經驗,下來操作就便捷多了。
中鐵集西安分公司國際聯運部經理陳瑞忠告訴記者,就2月22日中亞—西安班列滿載哈國小麥歸來這趟項目來說,從去年11月對接客戶,到項目完成,整個周期不到4個月,比第一個項目縮短了5個月。
新絲路經濟帶上的黃金干線
不到4年時光,進口出口雙開,實現“有來有往”,“長安號”樹立了其品牌的國內乃至國際聲譽。這條名號里滿溢歷史記憶的專列,已成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黃金干線。
2015年7月2日、7月4日、7月9日,《焦點訪談》欄目分別以“列車西進,讀秒時代”、“車行一路,業興一帶”、“互聯互通,相向而行”為題,分三期對“長安號”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報道。
據西安國際港務區統計,截至2016年12月31日,“長安號”中亞班列已累計開行273班,累計運送貨物42.7萬噸;中歐班列2016年開行12班,運送貨物17197噸。工作人員介紹,“長安號”作為中國發往中亞地區的精品班列,已實現每周3班常態化運營,貨物品類涵蓋原材料、機械設備、工業零配件、建材、食品以及輕工產品等6大類,共206個品種。
去年12月中旬,“長安號”又迎“新家族”:西安開通西安—阿姆斯特丹(長安號)國際貨運航班。這意味著西安正式開啟“陸港集貨,空港轉關,陸空聯運,無縫對接”的國際陸空聯運新模式。
借力陸空“長安號”雙劍齊發,當年“萬國通商”的盛景,似已緩緩走進陜西人視野。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