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時13天行程1.2萬公里 首批中歐班列進口肉類抵蓉
2016-12-13 16:11:29
Landbridge平臺
12月11日,首批搭乘中歐班列直運成都的歐洲豬肉,通過檢驗檢疫順利進入我國消費市場,這是我國首次通過國際鐵路運輸方式直接進口歐洲高品質肉類產品。此舉也標志著成都國際鐵路港口岸正式開始接受進口肉類,中歐班列“歐亞食品安全運輸大通道”的全面開通。
該批冷凍豬肉共21.9噸、1369箱,搭乘中歐班列自德國紐倫堡出發,途經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四國,經新疆阿拉山口入境后,直運成都,行程一萬二千公里,共用時十三天,相比海運節約40多天,相比空運則節約大約1萬元/噸的運輸費用。
據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是肉類消費大國,受國內消費增長和價格等因素影響,進口量持續增長。歐洲是我國肉類進口主要來源地,但一直靠海運和少量空運進口。要進入成都等廣大內陸地區,耗時長,成本高,多次轉運也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
此次進口肉類在成都國際鐵路港直通放行,改寫了內陸地區只能通過沿海港口進口肉類的歷史,實現了進口肉類由內陸城市向全國各地分撥的新模式。
同時,結合10月初成都國際鐵路港已進口首批烏拉圭牛肉,該鐵路港目前已實現了通過“蓉歐+”海鐵聯運和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直達兩種方式開展肉類進口業務,在全國屬于首創,也標志著內陸口岸的進口肉類業務已進入已進入新的里程碑。
據悉,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建有1000平方米冷凍(冷藏)集裝箱堆場、15000平方米冷鏈查驗和儲存一體化設施,貯存能力達3000噸;建有840平方米的查驗專用區域,包括冷鏈查驗平臺、采樣室等技術用房和檢疫處理場所,設置全程視頻監控系統,大型X光集裝箱檢測系統、箱號、車號識別系統,可以保障每批進口肉類查驗過程的可監控和追溯。此外,四川檢驗檢疫局還在口岸配備了2名簽證獸醫官和3名專業檢驗檢疫人員為進口肉類產品提供便捷高效的檢驗檢疫監管服務。
隨著進口肉類口岸運行,成都作為中歐班列沿線重要城市,將迎來更多與“一帶一路”國家開展貿易合作的機會,有望成為我國西部的進口肉類重要集散地,老百姓的菜藍子也將出現更多優質優價來自歐洲的進口肉類產品。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