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歐班列”開通3月運送貨值已近2億元
2016-12-06 08:54:49
Landbridge平臺
記者5日從廣州海關獲悉,從廣州開出的“中歐班列”自8月底開始運行以來,至今3個多月已運送貨值近2億元,有望成為打通廣東與“陸上一帶”國家貿易物流環節的大通道。
據介紹,這一8月28日開始運行的中歐貨運班列,標志著廣州繼重慶、鄭州、成都、蘇州、義烏、東莞等城市后,成功加入中歐國際貨運班列“俱樂部”。此趟班列從廣州白云區大朗站始發,經滿洲里口岸出境,最終到達俄羅斯卡盧加州沃爾西諾,運輸時間比海鐵聯運至少節省10天,運輸成本只比海運高30%,只有空運的30%,而且資金回款快,效率高。
據介紹,目前廣東對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以下簡稱“陸上一帶”國家)的貿易規模仍較小,運輸不便利及成本高是重要影響因素。根據海關統計,2016年前三季度廣東對“陸上一帶”國家貿易3753.3億元,其規模僅占同期廣東外貿的8.4%,占同期我國對“陸上一帶”國家貿易規模的16%,與廣東在全國外貿中占據1/4強的比重存在差距。前三季度,廣東對47個“陸上一帶”國家貿易有20個貿易規模小于10億元,其中對蒙古貿易僅有5.7億元。廣東與大部分“陸上一帶”國家遙遠的陸地距離造成的交通運輸不便是貿易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空運速度快但費用太過昂貴,海運費用低但耗時較長。
有關專家表示,廣東對“陸上一帶”國家貿易有巨大潛力。廣東外貿產業與“陸上一帶”國家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廣東擁有規模龐大的加工制造產業,但是能源和資源產品相對匱乏;“陸上一帶”國家擁有豐富的能源和資源產品,諸如原油、煤、天然氣、礦砂、木材等等,恰恰可以滿足廣東的進口需求。同時,“陸上一帶”國家市場潛力巨大。在47個“陸上一帶”國家中,多數為發展中國家,外貿依存度低于50%,對中低端工業制成品的需求旺盛。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