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歐班列開行周年記:打通亞歐“新絲路”按下發展“快進鍵”
2016-06-15 09:03:02
Landbridge平臺
哈爾濱,中國的老工業基地。漢堡,德國的新聞傳媒與工業制造業中心。
當哈爾濱遇見漢堡,亞歐兩大工業城市的牽手,中歐商貿往來的版圖上又添亮麗一筆。從“藍圖”到“路線圖”,龍江正穩步邁向沿邊開發開放的最前沿。
2015年,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濃墨重彩地鋪向世界經濟發展畫卷時,地處祖國邊陲的黑龍江不失時機地確立起自己的發展路徑——融入其中,共創繁榮。
2015年6月13日,作為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龍頭引擎,首班哈歐班列穿越千山萬水,帶著發展的跳動律音,升騰起龍江的經濟熱度。自首列開行至今年6月13日,一年的時間里哈歐班列共發運東西班列合計99列、1263車、2526標箱,其中西向發運52列、821車、1642標箱;東向發運47列、442車、884標箱;總進出口額達2.1億美元,合約13.8億元人民幣。憑借著“距離最近、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優勢,昔日“神經末梢”的黑龍江,正在成為世界的黑龍江。
“龍江效率”班列提速東方列車備受矚目
哈爾濱內陸港里,工人們將電子產品、機械設備、化工產品等多種貨物集結成箱,組裝成列。這些來自中國的商品將通過哈歐班列沿著“新絲綢之路”運送到歐洲。
萬里之遙的德國漢堡,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的UTI集拼中心,每天進出這里的貨物要在100到150噸,而所有哈歐班列進出德國的貨物都要經過這里。工作人員給貨物打碼包裝后分撥到世界各地。
物流是商業往來的生命線,是否擁有一套現代化的高效便捷物流體系,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速度與質量優劣。
哈歐班列的開行,為龍江打開了通向世界的又一扇窗,給中歐貿易帶來了新契機。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后,我省率先響應,提出了構建“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總體設想,編制了“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規劃,并得到國家的充分肯定。
通道建設是規劃的重點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作各方齊心協力,高效運作,2015年5月25日,哈歐國際物流公司創立籌備會議在哈爾濱舉行。2015年6月13日,首列哈爾濱至德國漢堡的哈歐國際貨運班列正式出發。
哈歐班列的順利開通,常態化運營,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瞻遠矚、科學謀劃和全力推進,更體現了新常態下的龍江精神和龍江速度。省發改委龍江絲路帶建設處處長高占國告訴記者,加工業在我省經濟結構中所占比重偏大,以能源為主的重型經濟結構嚴重制約了我省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現在,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將使我省在結構轉型過程中,通過發展外向型經濟,帶動經濟良性快速發展。比如,哈歐班列的開通,勢必使與其相關的國際貿易企業向我省加快集聚;外省很多和歐洲聯系緊密的企業,也愈發傾向于到我省投資辦廠,這必將掀起新一輪的投資熱潮。
這個通道的建設,也使我省本地企業物流成本得到降低。高占國說,沒有這個通道的時候,我省生產的貨物想要到歐洲,需先運到大連,通過海路運往歐洲;或是通過綏芬河走后貝加爾,再轉到歐洲,成本比哈歐班列高20%。
千年絲路,再涌商潮,哈歐班列的強勢崛起令各方矚目。此前,中歐鐵路在我國已經有渝新歐、鄭新歐、義新歐等線路,都是通過阿拉山口,走中亞五國,在歐洲部分和我們的通道連接,距離約12000公里。而哈歐班列的距離是9820公里,節約2000多公里,后發優勢明顯,商業潛力巨大。
來自哈爾濱的李迎時在德國從事對華貿易已經二十多年了,哈歐班列的開通也給他的生活帶來了新變化,未來他想通過這條通道把自己的貨物運回故鄉。李迎時是德國奧利安特貿易服務公司總經理,一直從事德國房車的對中出口。他以往都是從德國有限的幾個港口,如漢堡、不萊梅等通過海運運往天津港或大連港;最大的瓶頸就是運營時間和成本。從簽訂合同到貨物運輸到中國口岸通完關,目前是4至6個月。這對企業來講,周期長,涉及到運營成本、銀行利息、資金周轉等等,壓力很大。而且房車通常要加高加寬,海上的磨損很多。哈歐班列可以節省大量時間,這就提高了效益,對企業而言,吸引力很大。
聯通國際大市場為沿線國家注入新活力
漢堡市位于德國北部,人口僅有170萬,卻在歐洲經貿活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作為世界級大港,漢堡被譽為“歐洲的心臟”和“德國通往世界的大門”,鐵路運輸網發達。漢堡還是世界上第二大飛機制造區,生產“空中客車”,大多數的工業企業都和外貿有關。可以說,強大的國際物流體系是其保持在歐盟經濟圈內繁盛不衰的生命線。
哈歐班列和國內幾個班列最大的不同是每周都有開出并往返的貨運列車,是國內第一個提供兩端門對門服務的班列,除提供班列運輸外,還增加了工業鏈金融、虛擬倉儲管理、跨境電商等附加增值服務。除了德國漢堡、杜伊斯堡之外,哈歐班列在歐洲的覆蓋范圍還包括德國東部巴伐利亞地區以及波蘭、捷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國。班列的開通,不僅增加了德國的貿易量,也將輻射整個歐洲,為歐洲經濟注入新活力。
記者在德國采訪時,明顯能感受到漢堡及其周邊地區的許多企業、政府和民眾對哈歐班列開通寄予的期望和喜悅之情。已有多個州區政府表示希望能和哈歐公司合作,并探討通過該班列與我省建立省州和地市間友好關系,開展貿易和產業投資合作。德國、法國和瑞士的鐵路運營公司也就歐洲段延伸段展開合作表達了意向。對當地百姓來說,則期盼新線路的開通能給他們帶來豐富的東方商品和更多的就業機會。
杜斯公司轉運貨站經理亞歷山大·菲沃告訴記者:“因為杜斯貨站的基礎非常好,所以我們非常歡迎這趟班列的開通。對我們來說,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工作量和營業額。”杜斯貨場每年要裝載30萬個集裝箱。據估算中德兩國集裝箱將達到1萬個。德國鐵路公司運營部顧問海爾摩爾告訴記者,德國是工業化國家,出口比例大。哈歐班列開通以后,亞洲和歐洲之間的經濟紐帶聯系得更緊密,將更好地促進中德兩國的經濟貿易。比如說,在中國,有很多德國的汽車企業,一些德國汽車制造業已經國產化。但是有一部分配件,還是要從德國運到中國進行組裝。以前走海運,一般是30到50天,現在走鐵路只要半個月左右,比海運快捷很多。
作為哈歐國際物流公司的股東之一,UTI公司更是對這列班列信心滿滿。UTI德國漢堡分公司業務經理米歇爾·埃格林告訴記者,從物流的角度來看,我們還想到哈爾濱考察,看那里是否符合建倉的標準,通過這種方式,拓展和中國的合作,擴大公司在中國的業務范圍。UTI歐洲區業務經理赫爾斯丹也表示,以往他們只有海運通道,現在多了一條內陸通道,不僅方便了中國的客戶,還給這條班列經過的沿線國家帶來了更多的貿易往來。在某種程度上講,使兩國貿易往來更加多元化。同時,相比海運來說,班列開通縮短了時間,減少了環節,進而減少了運輸風險。
一子落下,滿盤皆活。
龍江絲路帶不僅是物流帶,更是產業帶、開放帶。哈歐國際貨運班列必將高效地促進生產要素向我省國際貨運通道和主要交通干線沿線轉移和集聚,形成發達的外向型產業體系,帶動貿易和產業的發展,推動外向型經濟升級,為破解龍江當前發展難題打開全新路徑。
高占國告訴記者,運輸速度快、流通環節少是哈歐班列的最大優勢,不僅實現把東北地區和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等區域有競爭力的商品快速運到歐洲,還能把歐洲有優勢的商品以最快的速度運到我國各地。最重要的是,它破解了區位不利因素對黑龍江經濟發展帶來的瓶頸。以前企業到我省投資動力不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省地處偏遠,氣候寒冷,交易成本和生產成本都比在南方投資要高20%左右,而哈歐班列的開通恰好解決了這一問題。這條連接歐洲的黃金通道使我們和歐洲緊密地聯系起來,帶動了汽車物流、零配件、跨境電商等相關產業,不但推動我省外向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更為我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追風逐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認為,龍江開通哈歐班列,從區域角度講,對東北、華北地區,包括東北亞地區打開了一個高效便捷的新通道,對全國物流行業、物流企業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記者從哈歐物流公司獲悉,自2015年6月13日哈爾濱西向首發,6月26日漢堡東向首發,2015年全年東西向班列累計共發運54班,西向累計發運29班,共計543車、586自然箱、1086TEU,平均運行時間18天;東向累計發運25班,共計235車、235自然箱、470TEU,平均運行時間17天;東西向累計實載778車821自然箱、1556TEU。2015年東西向累計進出口額約1.14億美元(7.3億元人民幣),進口繳納關稅約1617萬元人民幣。自2016年1月2日班次起至6月13日班次,東西向班列累計共發運45班,西向累計發運23班,278車、296自然箱、556TEU,貨值達3060萬美元;東向累計發運22班,發運207車、209自然箱、414TEU,貨值達6803萬美元;東西班列共計485車、505自然箱、970TEU,貨值達9863萬美元。西向平均單箱貨值11萬美元,其中電子產品和機械設備約占總量60%。東向平均單箱貨值33萬美元,以汽車零部件為主。
展望未來,哈歐班列必將促進生產要素向我省通道沿線集聚,帶動貿易和產業的發展,并成為開啟龍江絲路帶戰略發展的新征程,推動我省外向型經濟升級,重振老工業基地雄風的新亮點。
2016年1月2日班次起至6月13日班次,東西向班列累計共發運45班,西向累計發運23班,共計278車、296自然箱、556TEU,貨值達3060萬美元;東向累計發運22班,發運207車、209自然箱、414TEU,貨值達6803萬美元;東西班列共計485車、505自然箱、970TEU,貨值達9863萬美元。西向平均單箱貨值11萬美元,以電子產品和機械設備為主,約占總量60%。東向平均單箱貨值33萬美元,以汽車零部件為主。
哈歐班列具備四大優勢:一是區位優勢,與我國的西線通道相比,經滿洲里的哈歐班列國內路程短、在俄境內里程7000公里,可大幅降低運費成本。經過的國家少,更便捷安全。經俄到歐洲的通道順暢,是以俄羅斯和歐洲為目標市場的產品最科學合理的集貨分撥中心。依托改造升級后的通道,哈歐班列通過大連港和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各港口,與日韓和我國東南沿海相連,實現連接亞歐的陸海聯運。在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對接德國工業4.0和實施中韓自貿區協議、加強與長三角經濟區聯系的背景下,哈歐班列極富商業價值。二是股東的資源優勢,哈歐公司股東結構突出了民營化、國際化、本土化和全產業鏈,四者強強聯合、優勢疊加,把集貨、編組、分撥和洲際銜接的各環節成本降到最低,使哈歐班列在眾多的中歐班列中保持較強競爭優勢。三是自身優勢,它是唯一的邊境省份的中歐班列;是經過國家最少的周周雙向對開、常態化運營的中歐班列,它的穩定開行給國內外客戶尤其是大型生產企業提供了穩定的物流保障;哈歐班列全程實現了單證無憂操作、通關高效一體化、專人專貨等高品質服務。四是機遇優勢,哈歐國際物流以海陸空多式聯運為運輸方式,打造對俄對歐的國際大通道雛形已經確立。
隨著哈歐班列的順利運行,必將高效地促進生產要素向我省國際貨運通道和主要交通干線沿線轉移和集聚,形成發達的外向型產業體系,帶動貿易和產業的發展,推動外向型經濟升級,為破解龍江當前發展難題打開全新路徑。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