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運價下浮不超20%鐵總下放貨運調價自主權
2016-03-24 10:27:15
Landbridge平臺
為挽救持續縮水的鐵路貨運業務,鐵總逐漸給各地路局下放更大定價自主權。昨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在鐵總發布的最新通知中明確,要以煤炭、冶煉物資為重點,通過擴大鐵路局運價調整自主權限,實現貨運量止跌回升,其中,煤炭運價下浮不超過20%,可由始發鐵路局確定。由于煤炭在鐵路貨運中占比超過五成,上述放權新招被視為鐵路貨運改革的重要一步。
根據鐵總下發的《中國鐵路總公司關于推進鐵路供給側改革深化現代物流建設拖桿措施的通知》,直通運輸運價自主下浮幅度由現在的15%調整為30%,下浮幅度不超過30%時由始發局自主確定,超過30%報總公司審批;煤炭運價下浮不超過20%,由鐵路局自主確定;另外對關聯性強的港口金屬礦石,運價下浮不超過20%由鐵路局自定,超過20%時由總公司統籌協商確定。
有能源企業分析,中鐵總此次下調煤炭運費,除了有助于增加中鐵總的貨運量,對西部煤炭業也是一大利好。如果是按照目前最高20%下調比例計算,內蒙古、山西等地的煤炭運到秦皇島等沿海地區的價格將會降低30元/噸左右。
長期以來,中國鐵路運輸企業依賴“以貨養客”的經營模式。但自2012年起,整體經濟環境持續低迷,煤炭、鋼鐵等產品市場需求銳減,再加上汽車運輸成本越來越低,全國鐵路貨運下滑趨勢日漸顯現。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全國鐵路累計完成貨運量33.6億噸,同比下降11.9%,進一步反映出鐵路在貨運市場上舉步維艱,于是,下調運費,以價換量,成為鐵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
不過,業內分析師普遍認為,在鐵路逐步放開定價權的同時,一方面需要防止因運費下降而出現的“價格戰”,另外,還要不斷拓展新的盈利點。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指出,受宏觀經濟和環境政策的影響,近兩年鐵路貨運的主要客戶——煤炭、焦炭、石油、金屬礦石等大宗“黑貨”需求不振,但因電商快速發展使快件等“白貨”運輸量節節攀升,鐵路除了與汽車運輸競爭外,還要利用自身運輸容量大、成本低、受天氣影響小等優勢,與航空業爭奪快遞市場。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