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連接“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
2015-11-03 10:08:10
Landbridge平臺
10月31日,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東莞外貿增長的新潛力。
他透露,預計未來3—5年內,東莞一般貿易將成功取代加工貿易,成為東莞的主要對外貿易方式。我們將加速推進水鐵聯運、海鐵聯運,打通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會點,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鏈接起來,構建起連接“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物流大通道,促進東莞外貿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1在虎門港設更多與其他國家的直航通道
南方日報:您如何評價“一帶一路”戰略與東莞外貿發展的關系?您認為海博會能為東莞外貿發展帶來哪些“實惠”?
袁寶成:今年前三季度東莞外貿進出口1251.9億美元,增長6.9%,增幅好于全國、全省,在全國外貿總額前五名城市、珠三角九市中均排名第一。其中,出口780億美元,增長12.7%。特別是1—9月,全市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01億美元,增長20%,高于全省13.9個百分點;出口145.2億美元,增長37.8%,拉動全市出口增長5.7個百分點。可見“一帶一路”市場已經成為東莞外貿增長的新潛力,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海博會是一個促進東莞乃至廣東與海絲沿線國家合作交流的平臺,去年吸引了42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參展,今年更是增加到71個國家和地區。海博會的品牌已經逐漸得到沿線國家的認可,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
東莞積極承辦海博會,一方面,可以提升東莞在沿線國家的影響力,展示東莞的經貿實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東莞企業展示優質產品,并加快推動東莞企業“走出去”的步伐。無論是東莞的企業、廣東的企業,還是海絲沿線國家的企業,都可以從海博會中得到實惠的。
南方日報: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石龍和虎門港成為東莞兩個重要節點,您如何評價這兩個地區在東莞外貿發展格局中的地位?未來如何加強他們的地位?
袁寶成:石龍和虎門港是東莞打造“一帶一路”戰略重要門戶的兩個支點。石龍鐵路國際物流中心是東莞連接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虎門港則是東莞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起點。
在路上交通方面,東莞火車站(石龍)已經開設了“粵新歐”國際專列,正積極推進石龍鐵路國際物流中心籌建工作,與俄羅斯簽訂框架協議共同開發建設中俄物流產業園,進一步打通與陸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通道。
在海上交通方面,虎門港正在試行水鐵聯運一站式服務,與西班牙巴塞羅那港簽訂了協議,將實現國內沿海港口及港臺地區貨物直運歐洲、中亞。
未來,東莞將進一步加強石龍與虎門港的戰略地位。在陸上交通方面將加快建設石龍鐵路國際物流中心、中俄物流產業園,提高國際班列返程的效率和效益,擴大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打造鐵路口岸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在海上交通方面將加強與擁有大量港口資源的大型央企、外企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等重點港口城市的聯系,爭取在虎門港建設更多與其他國家的直航通道,共同推動港口聯盟建設。
我們還將加速推進水鐵聯運、海鐵聯運,打通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連接起來,構建起連接“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促進東莞外貿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2積極為企業“走出去”搭建平臺
南方日報: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您認為東莞企業如何走出去?
袁寶成:“一帶一路”戰略下,東莞有不少企業開始嘗試“走出去”,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發展,有的企業取得較大成功。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企業“走出去”都一帆風順,也有部分企業反映,由于投資國家或地區民族文化差異、法律體系不完善等原因,推進投資項目遇到了不少困難。企業要成功“走出去”,一方面,需要企業自身切實提高“走出去”的本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支持力度,努力為企業“走出去”鋪路架橋、保駕護航。
從東莞來說,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支持。
一是搭建好加博會、海博會、莞商大會等平臺,為企業“走出去”提供載體。我們會繼續積極辦好海博會等展會,爭取在沿線國家建立“東莞產品展銷中心”和經貿合作產業園,強化東莞與沿線國家、地區的溝通交流,打造多元化的產品展示、項目對接的優秀載體。
二是鼓勵商會、企業信息共享,支持企業抱團“走出去”。我們將通過行業協會等平臺,引導成功“走出去”的企業積極為意向企業提供專業的投資信息指導,形成一致行動主體,實現商會、企業兩個層面的強強聯手、優勢互補、抱團出海。
三是提供金融、中介服務等支持,解決企業“走出去”遇到的共性難題。我們會研究開發專門針對“走出去”企業的金融服務品種,構建涉外中介組織支持體系,協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壁壘。
四是依托莞商學院等平臺開展專題培訓,培養高素質的企業家團隊。通過專業培訓,幫助廣大企業家開闊視野和眼界,實現“走出去”的精準定位,少走彎路。
3未來一般貿易將成主要外貿方式
南方日報:在東莞企業加快“走出去”時,如何提高東莞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袁寶成:制造業是東莞立市之本,是東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的主戰場。近年來,東莞市委市政府出臺了許多政策幫扶企業,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我們深入實施“科技東莞”工程,提高東莞制造自主創新能力。每年安排20億元、連續5年共100億元扶持科技創新。這幾年,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從2011年的61.2億元,增至2014年的115億元,增長87.8%。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提高了6.3個百分點,占比超過90%。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364家。
我們實施“機器換人”三年行動計劃,設立每年2億元的專項資金,通過融資租賃等方式,全力推動企業“機器換人”更新設備,切實降低綜合成本,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增強產品品質。從去年9月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受理“機器換人”項目600多個,投資超過50億元,帶動全市技改投資增長166%。
我們還積極推動企業上市,降低東莞制造融資成本。拓寬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打造“企業上市直通車”,上市公司最高可獲資助500萬元。目前,東莞在各類交易市場掛牌企業數量居全省地級市第一,東莞金融板塊雛形顯現。
我們尤其鼓勵企業向一般貿易轉型,優化東莞制造業出口結構。2014年,全市一般貿易進出口額突破400億美元,占進出口總額26.5%,實現了“五年翻兩番”的目標,年均增長28.8%,高于同期加工貿易增速27.6個百分點,成為拉動全市外貿增長的核心動力。預計未來3—5年內,東莞一般貿易將成功取代加工貿易,成為東莞的主要對外貿易方式。
此外,我們還大力抓好“硅谷先進制造中心”建設、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創建等工作,形成產業升級新支撐、外貿增長新亮點和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引擎。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