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腹地尋求“日照機會”
2015-06-24 10:33:16
Landbridge平臺
5月22日,工人在集裝箱碼頭指揮作業。2014年,日照港完成貨物吞吐量3.53億噸,成為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運輸口岸、煤炭裝船港。
“這兩天在一次晚宴上,一位剛剛認識的日照朋友告訴我,中國人經常這樣說‘朋友多了路好走’,我想這句話正好體現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的主旨,在這里我們相聚、結識新的朋友,并且共同發展。”6月16日,參加第三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的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中心副主任沙伊梅爾格諾夫非常興奮,并用“朋友多了路好走”這句中國老話對論壇作了恰如其分的注解。
6月15日、16日,中國—烏茲別克斯坦經貿合作論壇、第三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在美麗的海濱城市日照市舉辦,來自中亞五國以及國家有關部委、實業界的代表在論壇上共聚友誼,共話合作,共謀發展。中亞五國有關領導及部委代表在這日出曙光初照之地透露出許多商機,值得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去中亞腹地尋求“日照機會”、“日照朋友”,開啟對外開放合作的又一新章。
中亞拋來
投資合作“橄欖枝”
在第三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以及中烏經貿合作論壇上,中亞五國代表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大倡議給予了高度評價,并紛紛拋出投資合作的“橄欖枝”,歡迎中國企業、山東企業以及日照企業前去中亞投資合作。
6月15日,烏茲別克斯坦第一副總理阿濟莫夫在中烏經貿合作論壇上熱情歡迎中資企業去投資:“希望和中方公司加強合作,特別是在生產消費品、建材和裝修材料、制藥和一些半成品生產等方面。”
據阿濟莫夫介紹,烏茲別克斯坦已建立了納沃伊工業園、安格連和吉扎克等工業園和開發區,并為在園區落戶的企業實行特別的優惠政策。還將在融資、金融投資等方面與中國投資方進行合作。
“現在已與華為、中興、中石油進行了投資合作。”據烏茲別克斯坦重建與發展基金會執行主任古利亞莫夫介紹,“我們的基金成立于2006年,主要投資國家戰略性基礎設施項目,基金規模已從最初的10億美元發展到現在的250億美元,已在100個領域有投資項目。”
在中烏經貿合作論壇上,國家開發銀行與烏茲別克斯坦外經銀行簽署融資合作備忘錄,并與烏茲別克斯坦阿薩卡銀行簽署1000萬美元的授信協議,成為雙方金融合作的一個見證。
如同烏茲別克斯坦一樣,中亞其他幾個國家的代表也都表達了對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贊同感,并介紹了各自謀劃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加快發展的設想。
“為應對全球經濟危機,我們制訂了‘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目的是使哈薩克斯坦進入全球最發達的國家30強。這一計劃,將成為哈薩克斯坦未來經濟增長的引擎。在接下來的三年里,我們在道路建設、電網和通信方面的投入將達到140億美元。通過實施這些計劃,2019年前哈薩克斯坦主要城市之間的通行時間將縮短三分之一。”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努雷舍夫在中國—中亞合作論壇上認為,“光明之路”計劃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和諧發展、相得益彰。
“日照與中亞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一條現代絲綢之路把我們緊緊連在一起。”如何抓住絲綢之路經濟帶中亞各國發展的新機遇,接過中亞國家拋來的“橄欖枝”,日照市長劉星泰在論壇上表示,將以本次論壇舉辦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與中亞城市的務實合作,努力實現互利共贏。加強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發揮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優勢,推進臨港、煤炭、鋼鐵、空港等物流園區建設,與沿線和中亞地區合作建設物流中轉基地,加快發展海鐵、海陸、海陸空等多式聯運業務。廣泛開展多元貿易合作,歡迎中亞國家、企業在日照港設立原油、煤炭、礦石等上岸基地和出海口,鼓勵本地企業到中亞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
尋找合作空間
日照作為“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其獨特的優勢吸引了與會代表的諸多目光,并從“日照印象”中尋找合作空間。
沙伊梅爾格諾夫興奮地說:“在日照期間,我目睹了宏偉的海洋運輸和港口基礎建設。這是一座正在興起的港口城市,用一句俗語來說,‘百聞不如一見’。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日照市的發展遠景。我相信十年之后日照將會是一座繁榮的沿海超級城市,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重要樞紐城市。”
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中心副主任沙伊梅爾格諾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看中了日照港的港口優勢,專門派企業界代表來日照港進行考察,重點考察過境貨物運輸。貨物從日照港可以通過歐亞大陸橋走廊直接到達歐洲鹿特丹。從日照發展過境運輸有很大的潛力。”
“日照在農業技術,特別是溫室種植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在農機制造以及農機零部件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我們希望把這些成功的經驗引進到土庫曼斯坦。”土庫曼斯坦駐華大使魯斯捷莫娃在論壇上對日照的農用機械、蠶繭等大加贊賞,并表示,“我們視山東以及日照市為合作伙伴,希望合作不僅局限于絲綢業,而是整個農業,擴展到機械制造業。”
記者發現,在中亞國家代表眼中的“日照印象”,正是日照的區位優勢、港口優勢、交通優勢以及產業優勢,也正是日照與中亞國家進行合資合作的切入點。日照市與會代表也在論壇上表示,將發揮“獨門優勢”,積極走出去開辟“新區”,在中亞腹地尋找“日照機會”。
日照港集團董事長杜傳志表示,將強化“一帶一路”支點作用,促進互連互通綜合運輸體系。加快港口建設,十三五期間,將投資建設45萬噸級原油碼頭、40萬噸級礦石碼頭、2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等一批專業化深水泊位,新增通過能力1億噸以上。加快建設集裝箱專用碼頭、堆場及鐵路專用線,使港口集裝箱通過能力近期達到600萬標箱,遠期達到1000萬標箱以上。開通日照港至中亞國家的國際貨運專列,暢通日照港連通中亞國家的陸海雙向經貿物流大通道。還將加快物流園區建設,打造現代商貿物流基地。
杜傳志還高興地介紹了“走出去”的成果:“去年以來,日照港專門到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蒙古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經過日照港的物流運輸進行推介,目前已和哈薩克斯坦運輸服務公司、韓國某物流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為將中亞腹地“日照機會”變為現實行動,日照市委書記楊軍表示,將以瓦日鐵路開通和新菏兗日鐵路擴能為契機,加強與中亞五國、土耳其及歐洲的經貿往來,深化通關、檢驗檢疫、電子商務、過境運輸等全方位合作;鼓勵日照本地有實力、有條件、有自主產權和自主品牌的企業,到中亞國家地區設立生產基地、境外營銷網絡和分支機構,拓展企業和產業發展空間。
“早行人”
分享中亞投資經驗
到中亞尋求投資合作機會,日照已有“早行人”先行先試。日照港、五征集團、眾興包裝等一批企業已走進中亞腹地開展投資合作。
以研發、生產高端防偽包裝瓶蓋、玻璃瓶貼花等產品為主的日照眾興包裝有限公司,早在2003年就開始運作國外業務,產品出口中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并成功開發了一批成熟穩定的客戶。2011年5月份,公司與吉爾吉斯斯坦一家白酒廠家合作,成立了吉爾吉斯眾興塑業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伏特加酒瓶蓋及其他包裝材料,并以吉爾吉斯斯坦為生產基地,輻射中亞各國及俄羅斯。目前公司擁有員工300余人,年產值近5000萬元,嘗到了“走出去”的甜頭。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投資經歷,在第三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上,日照眾興包裝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淑海成為媒體追焦的對象,紛紛讓其介紹在中亞投資的經驗,好與更多的想去中亞投資的“創客”分享。
“目前中亞的社會發展階段恰處于中國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有很多市場空間去發展。我們看中了中亞白酒廣闊市場和瓶蓋產品需求量大的市場,在考察了中亞幾個國家后,最終選擇了政治比較穩定、用工成本低、投資環境較好的吉爾吉斯斯坦。”談及投資經歷,陳淑海如數家珍,“對中國企業來說,只要企業文化能和當地的文化接軌,就容易做起來。現在,我們企業和當地人非常默契、友好,合作就像在國內一樣。”
“每個民族的文化各有不同。尊重當地民俗、人情,尊重當地人,是企業走出去不可或缺的規矩。”陳淑海建議去中亞投資的“創客”,“不管在哪里投資,都要規規矩矩、扎扎實實去做,不能偷稅漏稅、污染環境,更不能坑害當地老百姓。”
集高端石油裝備研發制造、油田一體化工程技術服務、油田綜合解決方案提供與EPC工程總承包于一體的綜合性國際化企業山東科瑞集團有限公司也在中亞積累了一些投資經驗。
盡管科瑞公司與眾興包裝投資領域不同,但公司總裁張玉平卻與陳淑海有著類似的投資體會:“企業‘走出去’只是第一步,要想走穩走好、扎根中亞,就應該融入當地社會,服務當地社會。我們認真遵守中國及中亞各國的法律法規,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依法經營、重信守約,從未發生過一起違法違規事件。目前,我們在中亞市場有中方員工126人,而當地雇員212人,人才本土化率超過60%,為當地創造了就業機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