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鐵路運輸通道建設的問題與對策
2015-06-23 09:33:49
Landbridge平臺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得到眾多沿路國家的積極響應,以及俄羅斯的“歐亞經濟聯盟”、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計劃等的提出,歐亞鐵路運輸通道建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是,歐亞鐵路運輸通道也面臨著很多問題,主要包括:軌距不一致,現有寬軌和準軌兩種軌距,需要兩次換裝;現有的歐亞陸橋,對東南亞、南亞、西亞的輻射與服務能力還不強;全程費用遠高于海運,返程貨源匱乏;鐵路運輸單證制作繁雜,暫未實現國際間運單信息的電子交換;沿途國家鐵路部門缺乏協調機制等。針對歐亞鐵路運輸通道建設和運營中存在的問題,提六點建議:
一是加強歐亞鐵路運輸通道基礎設施建設。針對陸橋的關鍵節點和薄弱環節,提升口岸站的換裝能力,加快沿途線路的擴能改造。對新建線路,推行軌距一體化。同時,加快對第三亞歐大陸橋的規劃與建設,實現更多國家的互聯互通。
二是推行跨境鐵路物流的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強沿橋國家間的協調,在跨境基礎設施、跨境移動設備、鐵路裝備貿易等方面求同存異,推廣能夠兼顧各方利益的基礎設施和裝備統一的標準體系。
三是創新組織形式。建立歐亞陸橋運輸合作組織,協調解決運輸法規體系中存在的壁壘與障礙。建議沿線相關國家共同合資組建鐵路物流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打破各自分段報價的模式。
四是實行量價捆綁政策。在保障運量的前提下,建立與海運合理比價的運價調整機制,積極推動沿線各國鐵路給予班列優惠價格,提升班列的競爭力。
五是統一運單。推廣采用國際貨約、國際貨協統一運單辦理國際聯運貨物運輸的轉、發、運手續。減少中途換單環節,提高通關效率和準點率。
六是聯合開展國際化物流人才培養。歐亞跨境物流迫切需要培養大量具有國際視野的鐵路專業復合型物流人才。為此,要加強高校與高校之間,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積極開發國際鐵路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標準體系;試點開展成員學校之間的游學、學分互認等聯合培養項目;共同建設國際化鐵路人才實訓基地,著力培養適應歐亞物流與交通運輸發展需要的專門人才。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