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隨著幾聲鳴笛聲,一列車頭戴著大紅花的歐洲集裝箱班列從滿洲里口岸站集裝箱場緩緩駛出,裝有電腦顯示器、移動硬盤、五金建材等商品的班列從這里出境后走向俄羅斯,走向歐洲。伴隨著《進一步優化口岸通關環境的實施意見》的出臺,我市逐步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帶一路”戰略部署和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加快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加速推進滿洲里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打造草原絲綢之路物流重要節點的一次再動員、再部署。uz2大陸橋物流聯盟
全力保障中歐班列及回程班列的常態化運行uz2大陸橋物流聯盟
在滿洲里海關、國檢、邊檢及鐵路等部門的共同推動下,以滿洲里口岸為樞紐的八條中歐班列線路已涵蓋了西南(渝滿俄)、華南(粵滿俄、湘滿歐、漢滿俄)、華東(蘇滿歐)、東北(營滿歐、哈滿俄)等國內主要經濟區域。
目前通過滿洲里口岸出境的“蘇滿歐”“營滿歐”“津滿歐”等中歐貨運班列均已實現常態化運行。主要貨物從起初的服裝、輕紡類商品逐漸向筆記本電腦、液晶顯示屏、汽車配件等高科技、高附加值商品轉變。2014年,經滿洲里口岸往返俄羅斯和歐洲的班列共計460列,貨值70多億元。2015年將全年開行國際班列600列,貨值超過100億元,再創向北開放的新局面。
按照《意見》要求,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加強與相關口岸合作,加強與內地檢驗檢疫機構執法協作及與海關等部門的監管合作,促進中歐國際班列擴量、增效。通過多方聯網獲取多式聯運貨物全程信息,除危險貨物及其包裝、廢物原料、大宗散貨外,實施“進境口岸檢疫、境內全程監控、出境直接核放”的監管模式,實現全流程可控化監管。增加“蘇滿歐”、中歐(中俄)班列開行密度,推動“湘滿歐”“鄂滿歐”“渝滿俄”等班列常態化運行,努力開通“鄭滿歐”“廣滿俄”等班列。擴大陸海聯運業務,形成營口、大連、天津經滿洲里口岸到歐洲的集裝箱班列。加強與江蘇檢驗檢疫局工作協調對接,與口岸聯檢部門密切配合,服務“蘇滿歐”“中俄”“渝滿俄”等班列快速放行通關出境,并推動“蘇滿歐”“湘滿歐”“鄂滿歐”等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同時,加大對跨境班列的扶持力度,服務班列線路拓展,推動與沿線地區檢驗檢疫部門的合作與聯動。
同時,在鐵路貨運口岸實行“誠信查驗服務”,采取抽查、免查的方式,最大限度節約通關時間,提升口岸運力。針對“蘇滿歐”等貨物運輸專列,制定專項勤務檢查方案,簡化相關手續辦理,保障此類專列快捷順暢通關。
豐富品類推動進出口商品多元化
根據《意見》要求,下一階段我市將繼續加強豐富口岸進出口商品品類工作,努力推動口岸進出口商品多元化,打造綜合性國際物流節點。
——在推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方面。1994年,滿洲里被確定為兩個陸地口岸為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之一;今年年初,滿洲里口岸也迎來了首次平行進口的路虎汽車。下一步我市將充分利用整車進口指定口岸優勢,推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利用滿洲里整車進口指定口岸優勢,以及滿洲里綜合保稅區相關政策和制度創新,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和突破口。籌建完成進口機動車智能檢驗監管平臺,確保進口高檔汽車快速通關,力爭將滿洲里口岸打造成為國家級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口岸。
——在農產品進口方面。2014年2月,我國首批進口俄羅斯油菜籽共計120噸從滿洲里鐵路口岸順利入境。當年10月,滿洲里被國家質檢總局批復為第一批58個進境糧食指定口岸之一。下一步我市將充分利用進口糧食指定口岸優勢,繼續擴大油菜籽進口規模。目前,成功引進恒生、阿爾泰、鑫豐、納達等油菜籽加工項目,油菜籽加工規模已達15萬噸,年產值將達6億元。滿洲里口岸糧油加工項目廣闊的前景吸引了山東魯花集團、益海嘉里集團、中糧集團、中儲糧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進駐滿洲里。與此同時,我市正在積極爭取俄羅斯小麥、大麥、燕麥、亞麻籽、葵花籽等大宗農產品獲準進口及落地加工相關事宜。
——在完善“南菜北運綠色通道”建設,推動“中俄蔬菜班列”常態化運行方面。2014年,滿洲里口岸水果蔬菜出口突破40萬噸大關,創匯達1.75億美元以上。今年3月16日,首列進境俄羅斯冷藏列車經鐵路口岸換裝甘藍順利運輸出境,這是滿洲里口岸首次從產地用鐵路運輸的方式把蔬菜運至滿洲里再換裝于俄羅斯列車直接出境,進一步拓寬了出口果蔬運輸渠道,降低了企業出口費用,為果蔬擴大出口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打造全國最大對俄綠色農產品輸出基地創造了有利條件。下一步我市將加強與檢驗檢疫及海南種植企業合作,在海南建立滿洲里口岸對俄出口農產品種植基地,邀請俄方檢驗檢疫部門聯合對種植基地的果菜產品進行質量認證,對海南及南方各省出口到俄羅斯的農產品在基地備案、產品檢驗、綠色通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形成“南菜北運”出口果菜品牌,吸引更多海南和南方的果菜經滿洲里口岸出口到俄羅斯,促進菜果出口業不斷壯大,力促2015年口岸果菜出口量達到50萬噸。
與此同時,我市還將持續推動重油、液化石油氣、寶玉石等新品類進口及工程機械、汽車、電子產品等高科技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拓展免稅商品業務,加強公路口岸免稅店的經營管理,開展機場免稅業務,引進國際一線知名品牌,豐富免稅商品品類,這對帶動口岸進出境人員增長、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對完善口岸服務功能、樹立口岸品牌形象起到積極的作用。
短評:作為我國最大陸路口岸的滿洲里,近年來依托地域優勢,大力發展國際物流產業園區,開辟新的亞歐貿易大通道。目前通過滿洲里口岸出境的“蘇滿歐”“營滿歐”“津滿歐”等中歐貨運班列均已實現常態化運行。主要貨物也從起初的服裝、輕紡類商品逐漸向筆記本電腦、液晶顯示屏、汽車配件等高科技、高附加值商品轉變。滿洲里口岸憑借地緣優勢和口岸通關優勢,加強口岸跨區域合作,促推口岸過境集裝箱班列開行,力求讓更多的企業搭乘中歐班列的“順風車”在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拓展業務。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