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中亞古絲路上的驛站之國
2015-04-04 10:27:08
Landbridge平臺
編輯:喬夫 網址:www.blh621.com
這個與中國沒有共同邊界中亞國家,卻是中國西部周邊鄰區的重要友好國家之一
“東方羅馬”所在的國度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土地面積44.74萬平方公里,人口3007.5萬人。這個擁有古老東方文明歷史的國家位于中亞地區的中心,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阿富汗相鄰。由于烏茲別克斯坦在地理上所處的中心位置,早在公元前這里就成為中亞文明發祥的重要地區。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分布著許多綠洲,在上古時期就形成了相當發達的灌溉農業區。今天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撒馬爾罕市,曾在最輝煌的時代以“東方羅馬”著稱于歐洲和世界。當亞力山大·馬其頓大帝在遠征波斯帝國的途中占領撒馬爾罕時,對這座聞名西方的城市發出感嘆:“撒馬爾罕比傳聞中的還要偉大10倍!”
佛教在南亞次大陸形成后,經過北印度(今巴基斯坦)、阿富汗,在今天烏茲別克斯坦的鐵爾梅茲、布哈拉、希瓦、安集延等地都留下了接力傳播和本土化的歷史痕跡,并由此經過新疆的庫車、吐魯番和甘肅的敦煌等地傳入中原。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形成后,同樣也是在烏茲別克斯坦的上述地區建立起強大伊斯蘭教政權,在后來中亞出現跨地區的強大政教合一國家時,也成為向中國新疆輻射的中心。
蘇聯時期作為中亞5個社會主義共和國之一的烏茲別克社會主義共和國仍然堪稱蘇聯中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時烏茲別克共和國的首都塔什干已經是蘇聯第四大城市,居莫斯科、列寧格勒(今天的圣彼得堡)、基輔之后。在蘇聯解體前的烏茲別克斯坦僅相當于中亞地區1/10多的土地面積,集中了中亞一半以上的人口(中亞5國總面積400.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000萬)。獨立建國23年來,烏茲別克斯坦的人口從2500萬增至3000多萬,如今這個比例仍在上升,這一指標也足以說明了烏茲別克斯坦在中亞地區的發達程度。
“絲綢之路上的猶太人”
烏茲別克斯坦是個多民族國家,有129個民族,主體民族是烏茲別克族,占全國總人口的80%。烏茲別克族形成于公元14世紀。當蒙古西征時建立的4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處于沒落階段后,原汗國統治下的各部落紛紛獨立,烏茲別克部落也在這一時期由金帳汗國分離出來。據說烏茲別克部落的名稱來自于這個部落首領的名字,獨立后在伏爾加河下游、里海北岸、東岸至咸海原屬于金帳汗國的屬地建立了獨立政權。建成獨立政權后,原部落首領始自稱為烏茲別克汗,在中國元朝史書上被稱為“月即別”或“月祖伯”等。
烏茲別克汗國獨立后,烏茲別克汗在自己的統治區內推崇伊斯蘭教,烏茲別克人從此開始全民信奉伊斯蘭教。15世紀時,金帳汗國徹底解體,部分金帳汗國的各部落人口遷往楚河流域。而許多留下的其他民族各部落紛紛投靠烏茲別克汗國,由此形成了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的烏茲別克部落聯盟。15、16世紀之交,這些被統稱為烏茲別克人的部落聯盟南遷進入了中亞阿姆河、錫爾河流域的布哈拉、希瓦、烏爾根奇、撒馬爾罕、塔什干等農業地區,并與當地操突厥語族語言的農業居民相融合,并從此逐漸改變了游牧的生活狀態和生產方式,大部分烏茲別克人開始在中亞的傳統綠洲農業區接受了農耕生活。
由于烏茲別克人定居的各地大多處在中亞與南亞、西亞以及南歐、北非的交通樞紐,遍布著通往四面八方的驛站和貨棧。烏茲別克人在適應了定居農業生活后,又積極加入了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頻繁商貿活動,并且很快在應酬八方來客和不遠千里易貨的商業活動體現出了烏茲別克人的商業精明。到19、20世紀時,烏茲別克人的經商能力不僅已經被中亞各民族認可,而且精于計算的商業頭腦讓烏茲別克人“絲綢之路上猶太人”的名聲傳遍歐、亞、非大陸。
“烏茲別克人”與
“烏孜別克族”
由于中亞河中地區(阿姆河、錫爾河流域)與中國新疆毗鄰,烏茲別克人很早就開始從中亞向新疆遷徙。烏茲別克古代長詩《亞迪卡爾》就記述了14、15世紀烏茲別克人有組織遷居新疆的歷史。蒙古汗國統治中亞時,金帳汗國的烏茲別克人沿“絲綢之路”經新疆到中原經商。16?17世紀,烏茲別克人商隊以新疆葉爾羌為中轉地,經營絲綢、茶葉、瓷器、皮張、大黃和各種土特產。有的還轉道經阿克蘇、吐魯番至肅州(今甘肅酒泉),將貨物轉銷到中國內地。從這時開始,一些來自中亞的烏茲別克人為了經商開始居留在新疆一些城市,而且人數逐年增多。
18世紀中葉清朝政府平定準噶爾叛亂后,與浩罕汗國建立了外交關系,南北疆各地都有烏茲別克人遷來定居。在新疆歷史上,烏茲別克族的商業活動對促進新疆與中亞地區的經貿關系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直到20世紀初,仍不斷有浩罕汗國安集延城的烏茲別克人遷居新疆,這些人中除商人,還有農民、手工業者和知識分子。這時,新疆各族民眾對來自中亞的烏茲別克人的稱呼大都冠以地名,如撒馬爾罕人、浩罕人、布哈拉人、希瓦人、安集延人等。這是明、清兩代對中亞各地烏茲別克人的習慣性區分。由于來到新疆經商的烏茲別克人大多來自安集延,所以新疆本地各族民眾普遍稱這些烏茲別克人為“安集延人”。
1924?1936年,蘇維埃俄國為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開始進行民族識別和民族區劃,烏茲別克族被正式確定下來。這時中國新疆當局借用了蘇聯的民族識別方法和名稱,一改清朝和民國時期將所有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統稱為“回”的做法,將來自中亞定居新疆多年的烏茲別克人定名為“烏孜別克”以與中亞烏茲別克相區別,1958年這一民族名稱被正式確定下來。
豐富的資源與較單一的
經濟結構
烏茲別克斯坦自然資源豐富,是獨聯體中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經濟實力次于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四金”:黃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藍金”(天然氣)。現探明有近100種礦產品,礦產資源儲量總價值約3.5萬億美元。主要有天然氣、煤炭、石油、有色金屬、黃金、銅、鉛、鋅和稀有金屬等,黃金儲量居世界第四位,年開采量80噸左右,在獨聯體居第二位。銅和鎢的儲量在獨聯體國家中均居前列,石油和白銀、白金、鋅、鋁礬土等金屬礦藏也非常豐富。獨立前鈾開采量占全蘇聯的25%。煤儲量為20億噸,鈾儲量約占世界第7、8位。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卡拉庫盆地東北部邊緣的查爾米和布哈拉臺階地區,其中最大的加茲里氣田儲量達4193立方米。石油資源多集中在東部天山褶皺帶的費爾干納盆地,已探明儲量為5.84億噸。天然氣的產量僅次于土庫曼斯坦,在中亞居第二位、獨聯體第三位,年產氣量在300億立方米以上。
烏茲別克斯坦的工業水平也是中亞國家中最發達的,具有汽車生產能力,在獨立后曾與韓國“大宇”公司合資生產小型汽車,產品銷往獨聯體各國,2008年產量達20萬輛。但經濟結構比較單一,加工工業較為落后,農業、畜牧業和采礦業發達,獨立前棉花產量占全蘇的2/3,生絲產量占全蘇的49%,洋麻產量占全蘇的90%以上。輕工業不發達,60%的日用品依靠其他共和國提供。
中亞的交通樞紐
烏茲別克斯坦是世界上兩個“雙內陸國家”之一(即不僅本國無海岸線,而且周邊鄰國也全部是內陸國家,另一個“雙內陸國家”是列支敦士登),解決交通問題對國民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由俄羅斯莫斯科經薩拉托夫至安集延的中亞大鐵路到塔什干形成了一個重要的鐵路交通中心,繼續向東可達塔吉克斯坦的北部城市胡詹德,向西能通到土庫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向東北能直達哈薩克斯坦東部重鎮阿拉木圖,向南經過鐵爾梅茲海拉通大橋可與阿富汗馬扎里—沙里夫連接。烏茲別克鐵路總長度超過6400公里,4230公里正在使用中,其中932.7公里(約22%)為電氣化道路。
2011年9月,烏茲別克斯坦開通了首都塔什干至第二大城市撒馬爾罕之間的高速鐵路,這條全長約360公里的高鐵是中亞地區首條高速鐵路。高速列車采購資金由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自有資金和烏茲另克斯坦復興發展基金貸款分攤融資,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還將完成總金額1億美元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這條鐵路已正常運營3年多,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計劃未來將向西南延伸這條高速鐵路至布哈拉、希瓦等重要旅游城市。
烏茲別克斯坦在蘇聯時期即享有“中亞航空港”之美稱,而且是中亞地區唯一能生產飛機的國家。除國內連接各州的航線,與中國、日本、韓國、土耳其、沙特阿拉伯、歐洲、美國及獨聯體大部分國家等均有定期航班。烏茲別克斯坦國內有塔什干、撒馬爾罕、納沃伊、烏爾根奇、努庫斯、鐵爾梅茲等12個機場,其中最大的是塔什干機場。烏茲別克斯坦航空公司的班機可以直飛美國、日本、俄羅斯、德國、中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南方航空(600029,股吧)公司在塔什干設有代表處,并已開通北京—塔什干、烏魯木齊—塔什干的班機。
烏茲別克斯坦有中亞地區最密集的公路交通網,公路總里程有18.4萬公里,其中42500公里為公用干線公路,包括3200公里的國際公路。烏茲別克斯坦公路整體老化嚴重、配套設施嚴重不足,現有路段和基礎設施基本都是蘇聯時期建成的,建國23年來多數沒有更新過。2010年12月,卡里莫夫總統簽署的《關于2011?2015年加快發展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的決議》,計劃2015年年底前完成2306公里公路的維修和新建任務,包括1410公里4車道公路和288公里雙車道公路及1910延米的橋梁改造和建設。
冷戰結束后,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的雙邊關系歷史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這個與中國沒有共同邊界中亞國家,卻是中國西部周邊鄰區的重要友好國家之一。1992年1月2日,中國即宣布與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建立正式外交關系。
最近幾年,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兩國關系得到了快速而長足的發展。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了正式訪問,中烏關系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2014年5月,卡里莫夫總統到中國參加第四屆亞信峰會并與習近平主席會晤時,由衷表示對烏中戰略伙伴關系升級發展的迫切期待,并對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予以高度評價。同時,強調烏茲別克斯坦作為中亞地區重要國家和偉大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段,將為實現這一偉大的世紀構想做出應有貢獻。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具有重要地緣優勢的烏茲別克斯坦將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烏茲別克斯坦的經濟概況
和許多其他獨聯體經濟體一樣,烏國在經濟轉型的頭幾年里有所下滑,而到1995年后開始復蘇,這得益于政策改革的累積效應開始起作用。該國現在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產國和第2大棉花出口國,世界第7大黃金生產國,同時烏國也是區域內重要的天然氣、煤、銅、石油、銀和鈾生產國。該國亦為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道路平穩轉型的獨特范例。
當前烏茲別克斯坦經濟發展總的思路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國家經濟較快發展;利用國內資源發展本地化生產;調整經濟結構,降低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度;引進外資及先進工藝,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增強整體競爭力。
烏茲別克斯坦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是:優化經濟結構,加大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由傳統的農業國向工農并重的國家轉變;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國內外投資對各經濟領域進行技術、設備的更新改造,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擴大出口;擴大私營經濟成分,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保障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改善農村環境和生活質量,加速發展農村地區社會和生產基礎設施建設。
烏總統卡里莫夫于2010年底正式批準了“2011?2015年烏茲別克斯坦工業發展綱要”,擬在未來5年投資300億美元,實施259個工業項目,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優勢產業和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同時引進現代化工藝設備改造和新建工業企業,推動高新技術向生產領域的轉化。該綱要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內烏經濟發展的重心。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