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關為滿洲里口岸揚起風帆
2015-01-10 10:21:51
Landbridge平臺
滿洲里口岸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肩負著中俄貿易主要疏運任務,在國家向北開發格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這個口岸開展的旨在“整合口岸資源,集中口岸力量,提高口岸通關效率,擴大對外開放”的大通關,無疑是口岸發展的歷史選擇。滿洲里市委、市政府將大通關工作作為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努力建設向北開放橋頭堡的重要抓手,常抓不懈。口岸聯檢聯運等部門以大通關為使命,積極參與,密切協作,打破條塊分割,攜手推進口岸大通關工作。通過開展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口岸通關環境、擴大口岸跨區域合作、開展中俄毗鄰口岸合作等工作,大通關取得了顯著成效,使口岸勃發了生機與活力。
—促進了口岸效能提升
在口岸大通關工作的引領下,滿洲里鐵路口岸的通過能力將由原來的3000萬噸達到7000萬噸。鐵路口岸進口原木每批運單周轉時間,由先前的19小時縮短到現在的5小時,邊檢檢查一列貨車由先前的40分鐘,減少到現在的8分鐘。公路口岸的通過能力已達到人員1000萬人次、車輛100萬輛次、貨物300萬噸。公路口岸客車出境由平均4—5小時,減少到最短為10分鐘,通關時間平均減少70%。客車入境、貨車出入境通關時間均減少60%以上。
—保障了口岸高效運行
近幾年來,口岸面臨著國際金融危機、邊貿政策調整、鐵路進口原油取消、鐵路運價上漲和國內市場需求不旺等不利因素影響。在口岸大通關工作的推動下,遏制了口岸貨運量下滑,口岸貨運量和進出境人數取得了新突破。2014年,滿洲里口岸貨運量3010萬噸,較上年略有增長;口岸進出境人員152萬人次,同比增長3%。
—增強了口岸發展活力
在口岸大通關工作促動下,滿洲里口岸通關環境明顯改善,得到了俄方口岸以及中俄外經貿企業和進出境人員的認可和贊譽,贏得上級口岸部門的肯定。2013年滿洲里口岸獲得“全國運行管理先進口岸”的殊榮,進而顯現了全國最大陸路口岸的風采,堅定了外經貿企業和貨代公司在滿洲里口岸經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吸引了國內口岸前來洽談合作,開通了8條亞歐班列、專列線路,增強了滿洲里口岸的吸引力、輻射力和競爭力,在茫茫草原上架起新絲路。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滿洲里口岸的發展成果,來自于咬定大通關不放松,鍥而不舍地推動大通關工作深入開展。
—強化組織領導,形成思想共識。
一是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構。成立由滿洲里市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大通關工作領導小組,在口岸委設立辦公室,不定期召開大通關會議、口岸聯席會議,理清工作思路,解決實際問題,部署安排口岸工作。二是充分調動口岸部門參與。加大宣傳動員力度,給力大通關工作磨合,促使口岸各部門形成共識,自覺為大通關獻策出力。三是完善工作監督制約機制。通過一年一度的社會監督、民主測評活動,采取向出境旅客、進出口企業、涉外旅游部門問卷方式,評判口岸各部門在大通關工作中的表現,起到督促、激勵作用、促進服務意識,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
—完善口岸基礎設施,夯實大通關基礎。
滿洲里口岸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開展口岸規劃的要求,認真抓好口岸設施建設,創造人樂其行、物暢其流的口岸環境,為口岸大通關打牢基礎。一是實施公路口岸改擴建工程。2008年至2009年新建了總建筑面積42000平方米的公路口岸旅檢通關大樓,對公路口岸貨車待檢停車場進行了改造擴建,改善了口岸通關環境,使公路口岸年通過能力達到人員1000萬人次、貨物300萬噸和車輛100萬輛次。二是建設鐵路口岸國際貨場。2008年開工建設的鐵路口岸國際貨場項目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一期投資33億元,主要包括鐵路物流中心、煤炭散裝貨場、汽車專業貨場和化學危險品等專業貨場建設,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鐵路口岸年綜合換裝能力將增加到7000萬噸。三是推進國際航空口岸建設。實施了航空口岸擴建工程,使西郊機場的設計標準達到4D級。2009年5月航空口岸正式對外開放,目前已經開通了滿洲里至俄羅斯和蒙古國7條國際航班,每周進出港國際航班22架次,2014年進出港旅客5萬人次。
—拓展過境集裝箱班列業務,打造草原絲綢之路。
積極開辟國內外新貨源市場,重點推動以“蘇滿歐”為代表的口岸過境集裝箱班列開通,打造草原絲綢之路。一是成功開通“蘇滿歐”班列。在市委、市政府和滿洲里海關的主導下,口岸辦和海關等相關部門合力推動,2013年9月30日開通了首列“蘇滿歐”專列,2014年3月17日正式開通了“蘇滿歐”班列,口岸聯檢聯運部門通力協作,9月份班列開行密度達到每周1列,實現了常態化運行,截至年底已運行34列,是當前速度最快、運價最低、服務最優的亞歐貨運大通道。二是拓展口岸過境集裝箱班列業務。自治區口岸辦大力支持滿洲里口岸過境集裝箱班列開通工作,率隊赴廣州、鄭州等地對接推動班列開通,促成了北京、廣西、湖南、陜西等省區口岸辦來滿洲里口岸進行口岸調研,共同探討經滿洲里口岸發往歐洲的集裝箱班列業務。2014年11月初,相繼開通了“湘滿歐”“鄂滿歐”班列。2014年11月25日,口岸辦和滿洲里海關組成聯合推進組赴重慶市進行了工作對接,滿洲里海關車站辦與重慶海關車站辦簽署了《“渝滿俄”國際鐵路大通道出口轉關聯系配合協議》,開通了“渝滿俄”班列,目前已經開行10列,2015年將作為常態化班列發運。三是擴大陸海聯運業務合作。積極與大連、天津、營口等港口口岸聯系對接,完善陸海聯運溝通協作機制,擴大陸海聯運業務合作。2014年7月24日,口岸辦和鐵路車站密切配合,開通了從營口鲅魚圈發車經滿洲里口岸到俄羅斯和歐洲的中歐(中俄)班列,已經開行95列,開行密度已達到每周4列。2014年9月下旬,口岸辦與來訪的青島口岸辦簽署了口岸區域合作協議,為下一步開通“青滿歐”班列奠定了基礎。
—優化口岸通關環境,提高口岸通關效率。
滿洲里口岸把優化口岸通關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不斷完善口岸通關措施,為俄羅斯游客、出入境人員和企業營造最優的口岸通關環境。一是首創設立了公路口岸現場值班室。值班室密切關注口岸通關情況,及時協調解決口岸通關中出現的問題,順暢口岸通關,加快口岸通關速度。二是清理整頓口岸收費項目。配合市有關部門對口岸收費項目進行了清理整頓,將原有的23個口岸收費大項保留到14項,取消了8個單位50項口岸收費,降低了口岸通關成本。三是加強中俄口岸協調配合。口岸聯檢聯運等相關部門緊密配合,積極協調俄方相關部門提高口岸工作效率,解決公路口岸貨運車輛均衡驗放問題,加快過境班列、進出口貨物、進出境人員的驗放速度,同步優化口岸通關環境,雙向提高口岸大通關效能。
—加快推進電子口岸建設,全面提升口岸電子化水平。
2011年滿洲里口岸啟動實施了電子口岸項目,將聯檢聯運部門各自獨立的信息系統進行集成整合,建設互聯互通的口岸通關公共信息平臺,在平臺上開發運行口岸通關監控調度系統、鐵路口岸信息查詢系統、公路口岸監管場區數據庫查詢系統、一單兩報系統、申報系統、通關系統、網上結算系統等七大系統。2012年以來,建成了電子口岸中心機房和監控指揮中心,構建了電子口岸信息平臺和電子口岸門戶網站,上線運行了口岸通關監控調度、一單兩報、公路口岸進出境貨車信息管理查詢等系統,完善提升了申報、通關、網上結算等系統功能。2014年,自治區口岸電子平臺建設啟動,滿洲里口岸積極向自治區口岸辦匯報工作,自治區電子口岸中心對滿洲里電子口岸在技術、理念、資金等方面進行了指導。滿洲里口岸結合“三個一”通關模式建設,對各系統功能進行了完善,研究提升電子口岸智能分析功能以及場景變換、遺留檢測等功能,進一步提升口岸電子化水平,為進出口企業提供便利。經過大規模地開發建設,滿洲里電子口岸建設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引資建設公路口岸物流貿易綜合體項目,完善公路口岸物流功能。
2011年滿洲里口岸開始規劃建設滿洲里公路口岸國際物流綜合體項目,多方聯系,積極開展項目招商工作,延伸口岸服務。2013年初,在自治區口岸辦的大力支持下,引進四川耀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物流貿易綜合體項目,投資企業注冊了滿洲里森富國際物流置業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的開發建設。為了加快推進項目開工建設,2014年企業開始尋求合作伙伴,口岸辦向自治區口岸辦和市委、市政府進行了匯報,促成了滿洲里誠林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與滿洲里森富國際物流置業有限公司合作,并由滿洲里誠林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主導國際物流貿易綜合體項目建設和組織經營。國際物流貿易綜合體項目選址在公路口岸東側、301國道起始點,占地900畝,總投資規模8—10億元,主要功能是開展進出口貿易的運輸、裝卸、倉儲、展示、交易、貨代、報關查驗等業務。項目已于2014年9月23日開工建設。一期工程投資3億元,計劃2015年10月建成投入運營。
—口岸聯檢聯運等相關部門密切協作,保障口岸順暢高效運行。
口岸、海關、國檢、邊檢和鐵路等部門密切配合,以口岸大通關工作為己任,積極采取便利通關措施,保障口岸高效順暢運行。海關推行大宗進口貨物艙單合并、企業分類通關、“屬地報關、口岸驗放”等便利措施,保證了大宗貨物及過境班列快速通關放行;擴大通關作業無紙化范圍,為快速通關提供了便利。國檢局優化了企業辦理質檢證和普惠證的流程,將辦證手續進行了集中簡化;采取綠色通道、境外預檢、集中報檢查驗等快捷舉措,加快主要進出口貨物品類的通關速度。邊檢站優化勤務分配,靈活采用多種查驗方式,對大宗貨物實行預約通關,做到隨到隨檢,快速放行;推出旅游團組網上預申報系統,設立邊境旅游團組優先查驗通道,提高驗放速度。鐵路車站積極主動調研鐵礦砂、煤炭等大宗貨物市場情況,增加化肥機械換裝線,改造原油改輪場用于煤炭的換裝,提高換運能力和疏運效率,保證了大宗品類的接運和換裝。
—完善對俄協調聯絡機制,促進中俄毗鄰口岸雙向提速提效。
滿洲里口岸通過各個層面的中俄協調會晤機制推動落實中俄口岸合作事項,促進中俄毗鄰口岸雙向提速提效。一是借助上級部門中俄會晤機制協調解決口岸相關問題。積極爭取上級口岸部門工作支持,參加自治區口岸辦與俄聯邦邊境設施建設署西伯利亞地區管理局工作會晤,從更高層面協調俄方,加快推進中俄毗鄰口岸相關工作。二是發揮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與俄方對口部門建立的工作協調聯絡機制作用。通過中俄滿洲里—后貝加爾邊疆區區域協調聯絡定期會晤以及口岸聯檢聯運部門建立的雙邊多方協調機制,加強對俄協調聯絡,解決口岸通關中的重大問題。三是建立中俄毗鄰口岸協調聯絡機制。2013年開始,滿洲里口岸與俄聯邦邊界設施建設署西伯利亞管理局區域處建立了口岸協調聯絡機制,并形成了中俄毗鄰口岸工作會談機制,每季度舉行1—2次口岸工作會談,相互通報口岸工作,隨時協調解決雙方口岸工作問題,共同提高口岸通關效率,使亞歐大通道更加快捷通暢。
開放潮未落,風起再揚帆。“8337”發展思路開啟了新航向,大通關疏通了新航道,開發開放中的滿洲里口岸御風而翔、破浪以揚,在國家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中,正在駛向新的彼岸,續寫新的輝煌。
大通關建設
永遠在路上
口岸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門戶,是發展外經外貿的平臺。如何發揮口岸通道優勢,實現便利通關,推動口岸經濟發展,毋庸置疑,大通關建設是正確的選擇和有效的途徑。
滿洲里口岸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作為亞歐大通道的樞紐,自治區向北開放的橋頭堡,推行大通關,意義深遠,因此被自治區列入全面深化改革重點推進事項。自治區口岸辦非常重視,2014年12月22日至23日,召開滿洲里大通關試點總結推廣大會進行推廣,為全區口岸落實“8337”發展思路,擴大對外開放空間,樹起新航標,揚起新風帆。
近幾年來,滿洲里口岸大通關建設方興未艾,大通關成果頻頻涌現,助推了自治區向北開放,為沿邊口岸做出典范。在推進大通關建設中,滿洲里口岸先行先試,負重推進,市委、市政府擔當主導,新一任黨政領導親歷親為,市口岸委主動協調服務,口岸聯檢聯運部門積極響應。在口岸協作中,大家“同乘一條船,同唱一首歌”,形成“口岸一盤棋、聯檢一家人”的合作態勢。傳統的門戶之見、利益之囿已淡出口岸,服務服從大局蔚然成風。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口岸通關速度,優化口岸通關環境,正在成為口岸部門自覺的行動。
不僅煥發了口岸部門的工作熱情,確保了口岸高效暢通,同時也加快了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提高了口岸通過能力,增強了口岸綜合功能。口岸通道、綜合貨場不斷改擴建,使口岸換運能力擴大數倍。電子口岸建設日益完善,提高了口岸信息化水平。為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提供了載體,也為大通關奠定了基礎。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是大通關的新序曲,深化改革、自主創新是大通關的新常態。在大通關引領下,滿洲里海關積極探索果菜出口新模式,致力打造全國對俄最大果菜出口口岸;滿洲里檢驗檢疫局以實際行動支持滿洲里,積極打造俄羅斯農產品進口加工及輸出基地;市口岸委、海關合力推進跨區域合作,戮力打造草原新絲綢之路,從而彰顯了口岸新優勢,增強了口岸輻射力、競爭力。在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促進了口岸運量增長、經濟繁榮,書寫了口岸發展新篇章。
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滿洲里口岸同心逐夢向未來,大通關建設永遠在路上。(郭子玲)
滿洲里市委書記韓憲軍、市長楊博考察口岸。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