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月內蒙古自治區邊貿進出口冰火兩重天
2014-12-12 19:03:18
Landbridge平臺
內蒙古自治區實施“8337”戰略以來,邊貿經濟在全區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內蒙古自治區企業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以下簡稱“邊貿”)進出口180.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2.8%,占同期自治區企業進出口貿易總額的26.2%;其中,出口22.8億元,增長7.1%,進口157.5億元,下降15.1%,出口穩步前行,進口震蕩走低,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態勢。
前10月自治區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呈現多個特點。從貿易國來看,俄羅斯為主要進口國,大部分出口至蒙古國。今年前10個月,自治區企業自俄羅斯邊貿進口115.5億元,增長6.6%,占同期自治區邊貿進口總值的73.3%,為主要進口國,其余自蒙古國進口;自治區邊貿出口至蒙古國15.6億元,增長4.2%,占同期自治區邊貿出口總值的68.4%,為重要出口國;其余出口到俄羅斯,微量出口到朝鮮。
從進出口企業性質來看,民營企業一枝獨秀,國有企業進出口萎縮。今年前10個月,自治區民營企業邊貿進出口171.9億元,下降11.4%,占同期自治區企業邊貿進出口總值的95.4%;其中出口22.7億元,增長7.8%,進口149.2億元,下降13.8%;其余為國有企業進出口8.4億元,下降33.3%,降幅持續拉大,呈現萎縮態勢。
從進出口企業屬地來看,滿洲里市企業主導自治區邊貿進出口,二連浩特市企業位居第二。今年前10個月,滿洲里市企業邊貿進出口99.3億元,增長7.5%,占同期自治區邊貿進出口總值的55.1%;其中出口6.9億元,增長8.8%,進口92.4億元,增長7.4%。二連浩特市企業進出口59.1億元,下降9.4%,占32.8%;其余為巴彥若爾盟、阿拉善盟和呼倫貝爾市等企業進出口,共涉及8個盟市的進出口企業。
從進出口商品種類來看,鋼材、建筑材料和蔬菜主導出口,資源類產品領銜進口。今年前10個月自治區企業以邊貿方式出口過億元貨物有鋼材、水泥、蔬菜和紡織品,該三類出口貨物合計9.4億元,占同期自治區企業邊貿出口總值的41.2%;鞋類商品出口大增52.2倍,但出口值占比小;自治區企業以邊貿方式進口值過十億元的商品有5種,合計進口129.4億元,占同期自治區企業邊貿進口總值的71.8%;該五種商品分別為原木、鋸材、煤炭鐵礦砂和成品油,與此同時,初級形狀塑料進口增幅達4.1倍,但占有份額有限。
前10個月自治區邊貿進出口冰火兩重天主要有3個原因。首先,2013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期間,兩國領導人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合作共贏、深化全面戰略協作伙伴聯系的聯合聲明》,聲明中指出,雙方將加大《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的實施力度,擴大地區合作范圍,提高地方合作效率。對此,專家普遍認為,兩國邊境地區間經貿合作將更加深入,規模和質量將進一步提升,從而帶動雙邊貿易額進一步增長 。與此同時,自今年8月初以來,美歐與俄羅斯之間制裁與反制裁,給中俄邊貿帶來實質性利好,尤其是給我國農產品出口打開上升空間。另外人民幣升值也為出口企業打開了利潤空間。
其次,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與蒙古國交流合作的橋頭堡,全區9個邊境口岸承擔著中蒙之間95%的進出口吞吐量 。在2012年3月份國家發改委印發的《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中,二連浩特與滿洲里都被列為沿邊開放的蒙東地區,今年6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內蒙古二連浩特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并明確其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這也是國家層面首次下發文件將“絲綢之路經濟帶”落實到具體省區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沿邊地區不斷開放,為中蒙雙邊進出口貿易提供機遇。
再次,國家著力擴大內需、完善促進消費政策措施,繼續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等戰略,特別是加快沿邊地區開放開發,并加強與俄羅斯資源開發和對外貿易等方面合作,如,內蒙古自治區出臺的《內蒙古自治區推進對俄經貿合作轉型升級方案》;而且,中俄將合作共建扎魯比諾大型萬能海港年吞吐量將達到6000萬噸,有望成為東北亞地區最大港口之一,并顯著改善這一地區物流運輸條件 等,也將為我國對俄羅斯貿易迎來新的機會。
當前我國邊貿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首先,俄羅斯政策不夠透明,金融制約等因素阻礙中俄邊貿發展。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深化合作的重要領域,但是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還遠遠不夠,作為兩個毗鄰的能源大國,“背靠背”式的合作氣氛一直沒有徹底消散,“面對面”的良性合作機制上欠缺。而且,俄羅斯經濟政策與措施的多變、不規范和不透明,如,俄羅斯的關稅有從量稅、從價稅和混合稅三種形式,對中國進口的大宗商品征稅時往往按高的征收方式計收,無端提高了企業貿易成本。同時,中國對邊境貿易企業資金支持不足,貸款困難等因素,也阻礙了中俄邊貿的發展。
其次,對自治區邊貿企業規模普遍偏小。今年前10個月,全區有進出口行為的邊貿企業共計584家。其中,貿易值過十億元邊貿企業僅1家,僅占邊貿企業總數的0.2%,貿易值11.4億元,占自治區邊境貿易總值的6.3%;貿易值過億元的有44家,僅占企業總數的7.5%,合計進出口100.4億元,占自治區邊境貿易總值的55.7%。經營企業規模偏小的同時,跨國經營經驗不足、管理人才匱乏。
再次,當前中蒙關系發展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正迎來難得的重要的發展機遇。“天時”是指今年適逢中蒙建交65周年、中蒙友好合作條約修訂20周年和中蒙友好交流年;“地利”是指雙方在經濟發展上具有高度互補性,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完全可以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人和”是指兩國保持睦鄰友好,中國始終把發展對蒙關系放在周邊外交的重要位置,蒙方也把發展對華關系作為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中蒙關系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
此外,跨境人民幣結算在邊貿進出口中仍有較大推廣空間。主導我國邊貿進出口的為民營企業,且多為邊境地區中小企業。盡管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由于中小企業缺乏議價權,外方客戶很難接受人民幣結算,并且在境外人民幣的投資產品和渠道也比較有限。目前很多中小企業在對外貿易結算中仍選擇以美元結算為主,跨境人民幣結算在我國邊貿進出口中仍存在較大的推廣空間。
為此,滿洲里海關分析人士提出建議:一是繼續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降低貿易和投資的匯率風險。二是鼓勵企業出口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擴大我國邊貿出口新增長點,提升企業效益,同時積極擴大能源資源產品進口。三是密切關注越南、俄羅斯政治局勢和經濟運行情況,及時向邊貿企業提供預警信息,幫助企業規避風險。(賀驚濤/文)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