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將告別輾轉進口 西安內陸港有望設指定口岸
2014-10-23 13:48:30
Landbridge平臺
功能日益完善的“西安港”
就像上海港之于上海、天津港之于天津、新加坡港之于新加坡,“西安港”的建設將對陜西外向型經濟發揮巨大的帶動作用。近日,從西安國際港務區獲悉:陜西有望獲批成為進口肉類和糧食兩大指定口岸,“西安港”的港口功能又朝前邁進了實質性的一步。此舉將進一步促進區域多邊及雙邊貿易發展,為陜西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提供有力支撐。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西安主持召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并實地考察了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保稅物流中心建設工作、西安國際港務區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操作區等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重要項目。張高麗表示,支持將“西安港”納入國家戰略,寫入國家“一帶一路”規劃,并勉勵陜西、西安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作出更大貢獻。
就像上海港之于上海、天津港之于天津、新加坡港之于新加坡,“西安港”的建設將對于陜西西安外向型經濟的帶動發揮巨大作用。設想“海鐵聯運讓港口功能平移內陸”,在國內首個提出建設內陸港——“西安港”的西安國際港務區通過“港口內移、就地辦單、海鐵聯運、無縫對接”,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最大的國際中轉樞紐西安港,助力陜西西安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在國家戰略引領下,近日,從西安國際港務區傳來喜訊:陜西有望獲批進口肉類和糧食兩大指定口岸,“西安港”的港口功能又往前邁進了實質性的一步。
輾轉進出口加大了內陸企業成本
中紐冷鏈是西安一家長期從事牛羊肉進口的外貿企業,由于整個西部少數民族眾多,加之近年來旅游市場的持續高漲,牛羊肉需求旺盛。而國內大部分的進口肉類口岸都設在沿海地區,企業從新西蘭等海外進口的肉類,只能從離西安最近的天津港和青島港報關進入,手續繁雜,提高了企業的時間成本。如今,中紐冷鏈已在西安港務區的保稅區內投資4億元建立冷庫,一期1.5萬平方米建成以后,預計進口牛羊肉等肉類年銷售將達到2萬噸,總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的整體項目建成年羊肉等肉類預計達到4萬噸左右,進口額可達3億美金。如果能從海外直接運達“西安港”,不僅能縮短運輸距離,節省運費,還可節省運輸時間,由此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保鮮度。對企業而言,從內陸進口每年可節約物流成本達15%以上,對普通市民來說,消費成本則相對降低不少。
海潤生物是全世界消耗豬肉肉皮最大的深加工生產企業,加工用做火腿腸添加劑的膠原蛋白食品添加劑粉出口歐洲,目前已經占到歐洲市場份額的5%,其主打產品肉皮膠原蛋白豆腐,目前國內市場銷售的份額每年達三四個億。看中西安科技及區位優勢,海潤生物已在西安港務區保稅區內投資設立西安公司。然而頗為繁瑣的是,企業必須先在天津港或者上海港交完關稅,做完質監,然后以一個完稅的貨物方式拉到西安,再進保稅區及再退一次稅,然后再出口。冗長的進出口環節對于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的企業,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
據了解,2013年陜西省肉類消費約為110萬噸,而西安只有中紐、兆龍食品等五家可進口肉類企業,年累計進口肉類產品僅5000噸,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而陜西作為進口肉類消費大省,對進口肉類的需求正逐年大增。由于陜西沒有肉類指定口岸,企業不能直接從國外進口,需要從沿海口岸和周邊省份輾轉輸入,增加了進口成本,加大了市場監管難度。因此,在陜西設立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已迫在眉睫。
兩大口岸設立促進陜西多邊貿易
為完善西安港的口岸功能,今年2月,西安國際港務區在省、西安市政府及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支持下,啟動了進口糧食指定口岸的申報工作。7月17日,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吳清海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調研時表示,陜西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可以先行先試開展進口糧食業務,質檢總局將根據業務開展情況適時批復設立進口糧食指定口岸。標志著陜西西安進口糧食指定口岸申報工作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10月1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長畢克新一行赴陜西與省政府領導進行了溝通,并到西安國際港務區進行了實地調研,重點研究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設立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完善西部及內陸地區的口岸環境。畢克新表示,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質檢總局大力支持陜西進口肉類指定口岸的申報,將認真研究,盡快復函,不斷完善陜西的口岸功能。
西安國際港務區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搶抓國家戰略機遇,2013年11月西安“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開通,打通了內地企業和產品走向中亞、歐洲的物流通道。目前,“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已累計開行28班1400車,貨物總重達36000噸,出口總值約5600萬美元。從今年5月份開始到現在,“長安號”開行達到了起初的4倍,“長安號”貨源已經覆蓋西北五省及蘇、浙、滬等沿海地區,實現了每周1班的常態開行,已經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干線,陜西、西安外向型經濟新的增長點。
為解決“長安號”返程貨源,經調研了解,“長安號”所抵達的中亞哈薩克斯坦地大物博,是前蘇聯的糧倉。特別是由于人口稀少,糧食生產粗放,不施肥不打藥,是天然的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對于國內特別是像陜西這樣的糧食緊平衡省份來說,能從中亞進口綠色有機糧食有著巨大的商機,且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糧食到岸價比本地還便宜。在申請國家對外開放臨時口岸的基礎上,西安首先啟動了進口糧食指定口岸的申報,得到了陜西省政府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礎上又啟動了肉類進口指定口岸的申報,下一步還將積極申報棉花、汽車等商品的指定口岸,促進多邊及雙邊貿易發展,進一步完善西安港的功能配套,為陜西西安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提供有力支撐。
“西安港”正完善口岸直通功能
口岸是由國家指定對外往來的門戶,是國際貨物運輸的樞紐,也是許多對外開放業務,如肉類、整車進口必備的“通行證”。按批準開放的權限,口岸可分為一類口岸和二類口岸。其中,一類口岸是指國務院批準開放的口岸。目前已設立的近40家國家開放性口岸,主要位于沿海、沿邊地區和樞紐機場以及能夠直接進出國境的內河港口。
據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楊明瑞主任介紹,依托西安國際港務區內陸港的核心功能,陜西西安正在全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最大的中轉樞紐“西安港”。目前,“西安港”納入國際貿易與運輸體系的方案已完成研究編制,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已初審通過將“西安港”納入“聯合國地區與口岸代碼體系”。“西安港”港口總體規劃編制已全面啟動,電子數據交換(EDI)中心建設順利進行。園區正積極申請設立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海關監管場所,加快推進陸港空港聯動發展,完善與東部沿海港口的通關合作機制,進一步提升“西安港”作為國際中轉樞紐港的港口功能,加快形成便捷高效的立體綜合交通運輸網。目前他們正積極溝通協調有關部門,依托“西安港”申報設立國家臨時開放西安鐵路口岸。
就在今年3月,海關總署也已批準西安市依托西安綜合保稅區試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5月22日西安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臺完成出口上線測試工作,開出了西北地區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第一單”。10月8日試點平臺全部建成投入試運行,目前已吸引京東、國美、阿里巴巴、卡行天下、菜鳥網等一批電商入駐,國際港務區正在成為西北地區電商產業高地。
業內權威認為,西安鐵路口岸開放后,將打破進口產品只能依賴沿海、沿邊和空港口岸轉關的現狀,使西安真正具備國際物流集散中心的功能,優化海關、檢驗檢疫監管作業流程,促進與國內外各主要口岸合作,發展海、陸、空多式聯運,有效推動西安口岸服務功能全面提升。同時,西安鐵路口岸將有效降低作業成本,使貨物進出口實現“直通”,為設立肉類、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奠定資質基礎,壓縮報關時間,有效提高口岸效率,從根本上改變西安進出口貨物通關現狀。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