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絲路將縮短上海至西歐貨運時間近五分之一
2014-07-02 13:35:13
Landbridge平臺
6月27-28日,“絲綢之路經濟的建設與未來:12國智庫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來自中國、俄羅斯、中亞五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美國等國的40多名智庫學者就“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與未來”的諸多議題進行了坦誠交流與閉門研討。其中哈薩克斯坦國際關系博士艾麗娜拉?拜納扎洛娃指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將縮短上海至西歐貨運時間近五分之一。
拜納扎洛娃博士表示,哈薩克斯坦的地理位置決定其可以成為亞太地區和歐洲其他國家經貿聯系的重要紐帶。哈薩克斯坦地理位置偏遠,限制了其與亞太國家經貿往來的規模,一般只同鄰國中國和俄羅斯有聯系。要進入亞太市場,利用中國的運輸線路過境是理想的方式。“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大力推進“歐洲-中國”國際運輸走廊(途經哈薩克斯坦)的建設,這對哈薩克斯坦的國際運輸能力及綜合國力都有極大提升。這條國際運輸走廊全長8445公里,為世界之最,建成后可使亞太國家擁有到達歐洲市場的最短出境路線,大大縮短中國到歐洲的貨運時間。目前,中國至歐洲的貨物98%通過海路運輸。通過蘇伊士運河的海路運輸需要花費45天,而內陸運輸(過境哈薩克斯坦)則只需10天,時間縮短近五分之一。這將進一步擴大哈薩克斯坦與亞太其它地區和歐洲國家的商貿往來。
拜納扎洛娃博士強調,利用中國進入亞太其他國家市場同樣符合俄羅斯的利益。與亞太國家建立密切的經濟聯系是俄羅斯促進遠東地區和東西伯利亞發展及現代化的契機。俄羅斯缺乏足夠的人力、物力開發俄羅斯東部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而這些地區在地理上屬于亞太地區,而亞太國家對進口自然資源,特別是能源的需求量有所增長。俄羅斯經濟發達的城市地處歐洲遠離亞太,在此情況下,中國就扮演了主要的中介角色。如果中國為其提供基礎設施和過境運輸,俄羅斯向亞太出口能源的項目將會變得可行。
據悉,此次會議是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9月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后,中國智庫首次召集沿途國家智庫參與的務實研討會,也是中國召開的首次12國智庫“絲綢之路經濟帶”會議,該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承辦。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