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小商品經濟繁榮的背后
2014-05-27 09:30:21
Landbridge平臺
幾乎沒有人能夠預測到義烏的今天。從一個普通的中國小縣城迅速發展成為擁有200萬人口和國際影響力的城市,義烏的發展之路正在詮釋中國商品經濟的過去、今天和明天。
央視熱播的紀錄片《絲路,重新開始的旅程》中曾經這樣描述義烏:歷史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西安;今天,義烏有著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通達于東西方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再度崛起,義烏已當之無愧成為現代絲路的新起點……
1983年,義烏破冰中國市場經濟;2010年,義烏成為國家戰略——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區;如今,作為“絲綢之路”新起點的義烏,再迎發展機遇期。從當年“雞毛換糖”的走街串巷、沿街叫賣,到2013年“擁有1.3萬常駐外商,日客流量20余萬人次,年出口商品65萬標箱,將170多萬種小商品銷往219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186.1億美元”,義烏小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繁榮令世界矚目。
立體物流網絡打開國際物流大通道
物流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支撐,作為新絲綢之路的起點,義烏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超前謀劃,加大物流體系建設,積極打造國際陸路、鐵路、海運、航空立體物流體系,實現了義烏貨品“快速抵全球”的目標。
巴克爾是來自哈薩克斯坦的一位外商,以前報關發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貨物,他都選擇海鐵聯運的方式。“先從義烏用集卡車通過公路運到寧波,貨物上船后運到俄羅斯港口,再用鐵路運輸的方式運到阿拉木圖,路上大概要45天左右,費用是8000美元∕40尺高柜。”2013年4月,義烏實施“鐵路國際聯運轉關”政策,巴布爾運往阿拉木圖的貨物5天就可到達阿拉山口,12天后貨物就可以在阿拉木圖上架銷售,費用也降到5500美元∕40尺高柜。
2013年4月23日,義烏海關開辟了直通中亞五國的小商品出口“鐵路轉關”通道。“集裝箱里的這些小商品在義烏海關報完關以后,通過鐵路轉關的模式,5天后就到達阿拉山口海關。”義烏海關副關長邵洪斌說。
邵洪斌介紹,鐵路轉關出口模式主要針對出口到歐亞大陸的小商品,從義烏海關報關后出發,經由蘭新鐵路運送至阿拉山口等口岸再轉關出口境外,不但縮短了運輸時間、降低了運輸成本,還能夠讓這一唯有在義烏報關才能享受的優惠政策輻射到更多的小商品。
隨著小商品鐵路轉關出口模式的逐步推廣,目前義烏鐵路轉關已經開通了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口岸至俄羅斯及中亞五國,經滿洲里去往俄羅斯的多條線路,并吸引了無錫、臺州、溫州等地的企業來義烏申報出口。今年4月以來,出口至中亞地區的小商品達685.8萬美元,同比增長32.2倍。2014年1-4月,義烏通過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發運的國際集裝箱達到1410個標箱。今年8月,這條線路將適時順延至歐洲。
2011年10月,義烏內陸口岸場站項目“義烏港”正式投入運營。目前該內陸港已集聚了250余家國際貨代、船務、報關、進出口企業等國際物流經營主體。這里有全國最先進的職能卡口管理系統、智能監控指揮中心系統。
2013年10月,“義烏—北侖”海鐵聯運集裝箱專線正式開通,大大提高了義烏小商品從寧波港海運出口至“新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便利化程度。
2007年10月以來,義烏機場連續6年臨時開放,其間開通義烏至香港客運航線。2012年4月,海關總署正式下文將義烏航空口岸列入國家“十二五”口岸發展規劃。目前,義烏已與航空公司合作通過“卡車航班”模式,將國際空運貨物從上海、杭州出港。
通關“無紙化”效率“秒時代”
2013年,在國際鐵路聯運之前,義烏海關在全國率先啟動了轉關無紙化改革和通關無紙化改革,實施網上報關。“以前報關和通關手續很繁瑣,無紙化措施實施以來,我們企業人員不必奔波于義烏和口岸兩地,也不必奔波于企業和海關進行現場報單,坐在辦公室里點點鼠標就可以完成通關手續。”做了近20年高檔餐具生意的丁蘭芳對記者說。
義烏海關通過無紙化改革,大大降低了物流企業和海關內部人力成本,在此基礎上海關還實現了24小時通關作業,大大提高了貨物通關時間。據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出口轉關申報單的自動審放率達到99%,每年僅紙質轉關申報單快遞費用就可為企業節省600多萬元。
在“義烏港”貨物出關現場,記者看到每個卡口都采用智能卡口系統,沒有人員登記和記錄,短短10秒鐘集裝箱就順利通過。“我們這里除了擁有全國最先進的智能卡口系統和智能監控指揮系統外,海關總署還為我們配備了價值超過3000萬的集裝箱快速檢查設備。集裝箱通過卡口的時間只需10秒操作時間,單個集裝箱查驗時間也只需5分鐘。”義烏海關負責人說。通關效率的提升,大大增加了義烏小商品的出口數量,據義烏海關統計,海關監管中亞5國的集裝量由2012年的52個標箱,爆發性增長至去年的618個標箱,同比增長1088%。
“義烏購”打造市場轉型升級版
2010年10月21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正式推出線上官網“義烏購”,市場內近7萬家商鋪全部上線,在“義烏購”推出網店,開啟了義烏實體市場集體上網的全新時代。
26歲的張杉是一個地道的東北小伙,2012年初到義烏時還是個剛剛走出校園的畢業生。“我當時在大學里學的是計算機應用,臨近畢業那陣和其他畢業生一樣,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了解到大學生畢業可以來義烏做電子商務,這邊不僅提供辦公場地,還提供電腦,小商品城里的任何商品都可以放到自己的網店里進行銷售。”如今兩年過去了,張杉和他的幾個同學在這里把電子商務做得風生水起。
“在義烏小商品市場,現在有5000多名各地大學畢業生選擇留在這里做電子商務,我們義烏市政府非常歡迎年輕人來創業,和義烏小商品市場同進步共發展,我們愿意為他們提供這樣一個平臺。”義烏市常務副市長王奎明對記者說。
“義烏購”平臺是基于實體市場的電子商務模式,這種模式既能發揮義烏實體市場優勢,又能通過電子商務建設,帶動實體市場和相關產業的的繁榮發展,從而實現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的融合發展。王奎明告訴記者,截至今年4月底,“義烏購”在線商品總數突破200萬種,網絡訂單在線交易額超6000萬元,日均瀏覽量約150萬次。
“全球銷平臺”讓義烏貨賣全球
5月18日,義烏全球銷平臺測試版上線,目前這一平臺已有70萬種商品,是中國首個擁有如此大規模網貨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
“2013年9月,由市政府牽頭導入億贊普集團建設義烏全球銷平臺。它的市場定位就是使商家商品直達全球目標客戶,依托‘億贊普’獨有的大數據智能分類處理技術,打造一個創新的全球商家直達目標客戶的互聯網商務平臺。”王奎明對記者介紹“全球銷平臺”時說。
余靜是義烏市卓祥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同時也是國際商貿城進口商品館的經營戶。“我很高興能成為義烏全球銷平臺的第一批供應商。”余靜認為,對新入門電子商務的企業來說,義烏全球銷平臺更具操作性,不僅因為該平臺先期會提供商品樣品從拍照到翻譯產品描述和上傳等一系列服務,還在于“億贊普”在北美、西歐、拉美、北非、亞太都設有運營中心和服務團隊,“義烏商家足不出戶,就可在家門口享受到全面可信賴的本地化服務”。
據王奎明介紹,目前義烏市已建和在建的電子商務園區有18個,分布在市區、各街鎮和企業內。義烏市電商辦的統計數據顯示,運行一年以上的8個園區,2013年全年交易額已達到30億元。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