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俄很難接受中國贏得中亞 但這已成為現實
2014-03-14 16:05:53
Landbridge平臺
哈薩克斯坦石油將從里海直達中國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新聞網3月12日文章,原題:俄中中亞之爭
俄羅斯無意放松對前蘇聯陣營的控制,這點最近幾年越來越清楚。近來的烏克蘭事件就是個例子。雖然莫斯科忙于保障西部邊疆和地緣政治利益,但并未忘記東方。
克里姆林宮在中亞的經濟攻勢目標是控制日益獨立的中亞領導人。在中亞最窮國如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俄影響力一直在增長,而在中亞最富國(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俄影響力不斷下降。隨著東方和南方的競爭者(中國和土耳其)挑戰俄在該地區的權力,莫斯科在中亞的地緣政治面臨越來越多困難。
對于中國的全面經濟擴張,普京的地區融合計劃可能非但沒起到阻礙作用,反而為其鋪平道路。俄羅斯需要中亞國家以維持地緣政治存在,而中國追求的是經濟利益。俄在該地區依賴軍事力量和傳統軟實力,中國運用的則是金融手腕。
所以,中國在避免與俄利益的全面對抗——與北京對東亞和東南亞鄰國的強硬路線相反,但北京肯定利用了克里姆林宮的失策和能力有限。
中國注意到,俄經濟停滯不前,從而在該地區逐漸喪失地位。2011年俄羅斯與中亞國家貿易總額為273億美元,而2012年中國與中亞的商貿高達460億美元。北京已成為所有中亞前蘇聯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除了是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二大)。
中國的“貿易革命”還在進行中,這讓俄頗為沮喪。北京對普京的歐亞經濟融合計劃興趣強烈,因為一個中亞自由貿易機制,將為中國商品和投資流入奠定更好基礎。中國領導人提出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旨在推進投資機遇。去年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簽署300億美元的一攬子投資協議,與烏茲別克斯坦簽署150億美元經濟合作協議,對吉爾吉斯斯坦金融援助30億美元,涉及油氣開發、基礎設施項目等多個領域。
盡管俄羅斯很難接受中國贏得中亞的事實,但這已經發生了。中國修建的天然氣管道促進了中亞地區融合,卻并未降格任何國家的主權。中國的油氣管道幫助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減少了對莫斯科的依賴。同樣,在吉爾吉斯斯坦,中國出資修建的一個煉油廠將打破克里姆林宮的燃料供應壟斷。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中亞油氣的最大消費者。俄羅斯在中亞的傳統影響力正在下降,而中國不會停止經濟攻勢。(作者巴克特別克·貝什莫夫等,汪北哲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