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如約而至的中國-亞歐博覽會(下稱亞歐博覽會),給世界一個近距離觀察、了解新疆的新契機 。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為新疆打開了一扇觀察世界的窗口;它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經貿盛會,更是疆內外、國內外企業盡情展現他們的膽識、智慧的舞臺。Bup大陸橋物流聯盟
“2012年,我國與中亞五國的貿易額達到459.4億美元,相比1992年建交之初翻了近100倍。”今年5月底,在新疆對外開放暨第三屆中國-亞歐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說。Bup大陸橋物流聯盟
向西部發力的樞紐
“亞歐博覽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眼前的商機,更是力連一種鼓足勇氣向西發展,走出去開拓市場的力量。”9月3日,澳藍(福建)實業有限公司中國營銷管理總部總經理周旺旺接受采訪時說。
當然,這種力量也緣于2012年,該公司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市場的銷售增長至300多萬美元。這一成績在這兩年世界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顯得尤為突出。
記得在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閉幕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表示,中國-亞歐博覽會為加強亞歐各國和地區經貿等方面交流與合作提供了重要平臺。它將更好地發揮新疆作為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樞紐作用。
樞紐作用如何凸顯
以“澳藍”為例,它是一家從事蒸發式冷氣機研發生產的企業,產品的原理是利用水的自然蒸發,來進行降溫、通風、加濕,非常適合新疆等干旱地區使用。
“我們已連續三年參加亞歐博覽會,收益頗豐。”周旺旺回憶說,2011年,參加首屆亞歐博覽會時,第一份訂單就來自俄羅斯客商,一共訂了200臺產品,銷售額達到30多萬美元。
“這筆訂單增強了我們立足新疆向西開拓更為廣闊的中亞、南亞、西亞以及東歐市場的信心和決心,并將此定為公司的戰略部署。”周旺旺說,對一家出口型的企業來說,多一個“出黑”就意味著多了一片“藍海”。
“因此,我們將繼續在這個開放互信的平臺上尋找新的商機,并計劃在新疆建設西部制造基地,更好地為新疆以及西北市場服務,同時,也能夠更快捷地把產品銷往中亞、西亞、南亞及東歐市場。”周旺旺說。
“澳藍”詮釋了亞歐博覽會乃至新疆大地的“樞紐”作用,而新疆圣維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則把亞歐博覽會當做“平臺”。
“我們與亞歐博覽會一‘面’就是 3 年,因亞歐博覽會與國內外客商‘邂逅’,甚至‘聯姻’。”9月3日,新疆圣維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建說。
該公司是一家從事汽車和機電產品進出口及服務的國際化公司。自2011年參加首屆亞歐博覽會后,該公司每年向中亞、西亞、東歐等地的國家出口100多輛專業運輸車輛。
“參加完第二屆亞歐博覽會后,我們公司全年出口的運輸車輛達200輛,大大出乎意料。今年,公司與中亞等地區國家的交易量將至少增長30%,這些成績,正是得益于亞歐博覽會這一舞臺,讓我們繼續保持一路向西的信心。”王建說。
乘會展之“風”漂洋過海
立足新疆,借亞歐博覽會向西部發展,不只國內企業有這樣的“遠見”,對新疆本土知名企業來說,更是“不容錯過”。
9月4日,在特變電工展廳,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吳微對記者說,近年來,特變電工依托在綠色節能輸變電領域全球領先的技術,積極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通過亞歐博覽會這一平臺,使500千伏及以上的高端產品持續進入美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60 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今年,特變電工將通過亞歐博覽會這個大平臺,推動特變電工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家的合作,增加特變電工與國內外、疆內外大企業、大集團的雙贏互信合作,讓世界了解特變電工,讓特變電工走向世界。”吳微說。
近水樓臺先得月。對于中亞市場,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風科技)有著強烈的愿景。“第二屆亞歐博覽會后一個月,我們與烏茲別克斯坦簽訂了出口協議。不久,一部大型風力發電機組被順利送至烏茲別克斯坦。”金風國際(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新疆辦事處經理鄭全慧說。
鄭全慧說:“金風科技已連續3年參加亞歐博覽會,除了向中亞客商展示企業形象,推廣產品,更是傳遞新疆本土企業對開拓中亞市場的強烈愿望。目前,公司已正式決定在哈薩克斯坦設立辦事處,并設立了中亞區銷售經理,正在跟進幾個重要項目。”
新疆和田陽光沙漠玫瑰有限公司(簡稱陽光沙漠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4 年的“年輕”企業。當它搭上同樣年輕的亞歐博覽會這輛“快車”,產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
2011年,陽光沙漠有限公司參加了首屆亞歐博覽會。面對這一新事物,該公司董事長劉天志帶領員工將公司產品搬上展會,一邊接洽客商,一邊向觀眾介紹產品,忙得不可開交。在本屆亞歐博覽會上,該公司已與外商洽談,不久,該公司產品將漂洋過海遠銷他國。
“把新產品放在亞歐博覽會上發布,宣傳效果一定事半功倍。”劉天志認為,亞歐博覽會這個大平臺有助于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商機既可遇又可求
采訪中,記者得知,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出口市場下滑的背景下,國內優秀企業紛紛向亞歐絲路新通道借“路”,都不愿錯失借亞歐博覽會這個平臺,走向世界的大好機遇。
大連塑料機械廠、唐山市致富塑料機械有限公司是亞歐博覽會的“老面孔”了。在2012年的亞歐博覽會上,大連塑料機械廠積極與參展外商洽談,獲得大量訂單。“我們正是在展會上嘗到了‘甜頭’,借亞歐博覽會將目光緊緊聚焦向中亞市場。”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的業務規模在紡織機械領域位居首位,擁有境內外5 家上市公司。今年,該公司帶著旗下多個品牌產品參加亞歐博覽會,代表著國內知名企業對新疆及中亞市場的開拓有著空前的熱情。
截至目前,僅本屆亞歐博覽會的參展企業總數達1565家,其中,國內參展企業達1432家,境外參展企業133家。今年5月底,在新疆對外開放暨第三屆中國-亞歐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說,中亞五國是1992年與我國建交。建交之初,中國與中亞五國的貿易額是4.6億美元,去年我國與中亞五國的貿易額達到了459.4億美元,兩個數字相比,接近了100倍。
“近年來,我國與俄羅斯貿易連連創新高,包括獨聯體、中東歐也成為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和市場多元化的重要地區。”蔣耀平說。
不得不說,這個成績中有成功舉辦的數屆烏洽會和兩屆亞歐博覽會的功勞。
正如一名來自廈門的展商所言,新疆與俄羅斯等8國接壤,周邊國家市場潛力巨大。在中亞客人云集的亞歐博覽會上,商機既可遇又可求,因為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平臺”,它為中國企業提供開拓國際市場,特別是亞歐國際市場開辟了一個新的途徑。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