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開發建設十周年
2013-05-31 21:12:57
Landbridge平臺

2013年是曹妃甸開發建設十周年。2003年,曹妃甸還是一個帶狀沙島,經過十年的大規模開發建設,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港口建設取得突破,產業項目加速聚集。2012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唐山市曹妃甸區,總面積19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87萬人。5月30日,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河北沿海開放行采訪團來到唐山曹妃甸,感受了一個小島的十年巨變與騰飛。當天,采訪團的記者們先后參觀了曹妃甸濕地公園、首鋼京唐公司及曹妃甸工業區礦石碼頭,在曹妃甸工業區置業大廈聽取了曹妃甸的發展規劃,見證了曹妃甸從一個帶狀沙島蛻變成一個充分生機和活力的、億噸大港和現代化濱海城市的過程。
十年造城:曹妃甸面積增大了50倍
據介紹十年來,曹妃甸累計投入1200多億元,完成了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城市服務功能日臻完善,為大規模產業聚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曹妃甸原為荒蕪人煙、漲潮時面積4平方公里的帶狀沙島,距離陸地約18公里。2003年3月,以通島公路開工為標志正式拉開開發建設序幕。工業區規劃面積380平方公里,目前通過填海造地已形成陸域面積210平方公里。67平方公里土地基本達到“七通一平”標準,具備了產業項目大規模集聚的基本條件;
曹妃甸擁有540平方公里的濕地資源,核心區達110平方公里,這里不僅是天然的野生動植物種基因庫和國際性珍稀候鳥遷徙地,而且是國家4A級旅游觀光勝地,是集鳥類保護、濕地體驗、科普教育、商務會所、運動休閑、文化創意、生態居住為一體的高端旅游休閑度假區,為建設綠色港口、綠色產業、綠色城市提供了優越條件;
已建成的唐山陡河水庫至曹妃甸輸水干線年供水8000萬立方米,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已建成日產5萬噸的阿科凌海水淡化廠,日產100萬噸超大型海水淡化基地全面啟動,可為大規模產業集聚提供充足的淡水資源保障。同時,還可為北京城市用水提供戰略支撐;
曹妃甸已建成完善的輸變電系統,電力保障充足。列入“十一五”規劃的大電廠華潤一期2×30萬千瓦機組已并網發電,列入“十二五”規劃的華潤二期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將于近期開工建設;
曹妃甸是連通中國三北地區重要的交通走廊,面向東北亞的重要窗口。曹妃甸港距韓國仁川港400海里,距日本神戶港935海里。正在建設的冀蒙鐵路張唐線,將成為曹妃甸至內蒙古自治區、蒙古國和西伯利亞的運輸新通道和新的歐亞大陸橋。目前已建成全長213公里的遷曹疏港鐵路,擬建水曹鐵路和唐曹城際鐵路,曹妃甸將形成對接環京津、環渤海,面向三北,溝通全國乃至東北亞的客貨鐵路網體系。曹妃甸境內已建成沿海高速、唐曹高速,與京哈高速、京滬高速,長深高速、唐津高速等形成了便捷的聯系,隨著遷曹高速的啟動建設,曹妃甸的疏港公路體系更趨完善,為大規模臨港產業開發、人口聚集提供有力的集疏港交通支撐;
圍繞打造宜居宜業的高品質濱海城市,按照港口、港區、港城一體發展的要求,確定曹妃甸城區(原唐海縣城)、臨港商務區、唐山灣生態城、南堡開發區等四大城市板塊,積極構建與曹妃甸發展相適應的城市建設新格局。其中,臨港商務區是為產業落地、人口聚集提供高品位、多功能城市服務功能支撐的前端服務區。一批標志性街區已初具規模,臨港商務區醫院、學校投入使用,200萬平米商業和住宅部分建成出售,商貿、金融、娛樂等服務業態加快聚集,具備了為企業和居民提供生產生活配套服務的條件。
十年前行:打造河北第一經濟增長級
曹妃甸堅持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全面發展,港口、港區、港城一體發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加速構筑“1+4+7+4”區域發展新格局,加速打造河北第一經濟增長極。
經濟總量:數據折射曹妃甸十年間從無到有的發展軌跡
10年前,曹妃甸是一個僅足球場大的小沙島;10年后,這里化身為一個世界級的億噸大港和現代化濱海城市。
2006年,曹妃甸財政收入1.4億元;2007年突破5億元,同比增長255.4%;2008年突破10億元,增幅達98.9%;2009年超過12億元;2010年是曹妃甸開發建設取得較大進展的一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83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1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3億元;201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47.1億元,全部財政收入完成37億元。
進入2012年,曹妃甸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56億元,增長11.3%;全部財政收入50.5億元,增長34.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6億元,增長37.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77.1億元,增長30.6%;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增長8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4207元、11618元,分別增長18%和13%。
政策優勢:曹妃甸擁有眾多含金量極高的“國字號”、“省字號”金字招牌
唐山曹妃甸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規劃面積為14.48平方公里,2013年1月2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這是國務院啟動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以來,首個以新設方式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曹妃甸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4.59平方公里,2012年7月23日獲國務院批復,是河北首個綜合保稅區。圍繞“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稅收、大物流”三高一大產業,做強先進裝備制造業,做大國際貿易,做好高端現代服務業。
曹妃甸港區口岸正式對外開放:2012年8月28日,唐山港水運口岸曹妃甸港區正式對外開放,對于河北加快打造曹妃甸增長極、建設經濟強省具有里程碑意義,能夠優化市場資源配置,吸引更多高附加值產品落戶曹妃甸,更好地發展臨港產業。
曹妃甸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3年1月6日,獲河北省政府批復,規劃面積28.6平方公里,重點打造木材、燃氣兩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發展海工工程裝備、節能環保裝備、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高端智能裝備四大產業板塊。
港口建設:曹妃甸用十年時間走完了國外發達港口百年的發展歷程,2012年增速居全國第一
曹妃甸用十年時間走完了國外發達港口百年的發展歷程,這種速度和規模在世界建港史上是不多見的,是對“中國速度”的最好詮釋。2005年被列入國家“十一五”口岸開放規劃,2005年12月開始通航試運營;2009年1月,國務院批復曹妃甸港區對外開放;2012年7月,曹妃甸港區通過國家對外開放驗收。曹妃甸港區規劃面積82.9平方公里,擁有69.5公里深水岸線,可建設263個碼頭泊位,全部建成后年吞吐量超過5億噸。2012年,已有39個碼頭泊位投入運營,完成貨物吞吐量1.95億噸,同比增長11.1%,增速居全國第一,在曹妃甸港區的有力帶動下,唐山港躍居全國港口第八位。煤炭、木材、鋼材、礦石、燃氣、可再生資源等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快建設,近400家流通企業完成注冊,港口貿易步入加速發展期。
產業聚集:大港口、大電力、大鋼鐵、大煉化“四大”主導產業發展邁出決定性步伐,24家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央企、知名民企落戶十年來,曹妃甸不斷加快產業聚集,大港口、大電力、大鋼鐵、大煉化“四大主導產業”發展邁出決定性步伐,關系著曹妃甸未來發展的19個重大產業支撐項目取得重大進展。全區在建和前期投資億元以上項目352個,總投資5611.2億元,其中在建項目217個,總投資2831.1億元。24家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央企、知名民企落戶曹妃甸。首鋼京唐鋼鐵廠、華潤曹妃甸電廠、中石化原油商業儲備基地、華電重工裝備制造等建成投產;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臺等一批重大支撐項目和中化集團液體化工碼頭、中興綠色能源網絡數據產業園、河北鋼鐵物流園區、文豐木材加工基地等開工建設;中石化千萬噸煉油和華潤二期項目獲準開展前期工作,首鋼二期和海水淡化進京項目上報國家發改委待批;益海嘉里精細化工等一批新興項目成功簽約。
十年探索:循環經濟產業鏈成為中國循環經濟的典范
2005年10月,曹妃甸被列為國家第一批發展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2008年1月,《曹妃甸循環經濟示范區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復實施。經過近十年的開發建設,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永遠同步,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最大限度地節約原材料和能源,將廢氣、廢水、廢渣消化殆盡,最終消除污染,先后有200多億的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雙高項目被拒之門外,已逐漸成為當今中國循環經濟的典范。
曹妃甸確定了三條循環經濟產業鏈:
一是建立以精品鋼項目為龍頭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首鋼一期工程是循環經濟的樣板,上游的廢棄物充當下游生產環節的原料,精品鋼單位能耗做到了行業最低,噸鋼綜合耗能、耗新水達到國際先進標準,噸鋼綜合能耗649.0公斤標準煤,耗新水3.84立方米,水循環率達97.5%,污水及固體廢棄物基本實現零排放,噸鋼粉塵排放0.3公斤、二氧化硫排放0.25公斤。
二是建立以大型石油煉化一體化裝置為龍頭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以大型煉化一體化裝置為依托,延伸產業鏈,形成石化企業之間、石化企業與其他關聯企業之間、石化企業與社會之間的化工原料、中間體、產品、副產品及廢棄物的互供共享關系。實現企業間無縫連接和一體化清潔生產,保證石化關聯產業體系資源綜合利用指標、污染物排放指標、綜合能耗和水耗指標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
三是建立以海水冷卻火電項目為龍頭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依托海水冷卻火電項目,提高燃煤發電效率、海水替代淡水、熱能梯級利用、灰渣綜合利用。利用海水循環直接冷卻技術和海水淡化工藝,進行熱電生產和海水淡化,淡化后的濃縮海水用于鹽業生產和加工。利用采暖抽汽集中供熱技術,實現熱電聯產,電廠產生的灰渣用于新型建材生產原料。
招商引資:既要“鋪天蓋地”,又要“頂天立地”;變“一個”積極性為“八個”積極性
目前,各地區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項目的競爭、招商引資的競爭。
一方面,曹妃甸調整了招商引資策略,即堅持大中小項目一起抓,在著力引進一批‘頂天立地’大項目的同時,加快引進一批‘鋪天蓋地’的中小項目,盡快把人氣和財氣聚集起來。
曹妃甸目前加快產業聚集的策略就是堅持大中小項目一起抓,既著力引進頂天立地大項目,打造一批“產業航母”和“行業巨人”;又通過給予特殊優惠政策,加大服務支持力度,引進一批中小項目,特別是能夠迅速投產、形成稅源的港口物流項目,能夠為鋼鐵、裝備制造、石化等大企業提供配套的產業鏈項目等等,迅速把曹妃甸的人氣和財氣聚集起來。
唐山佳旺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首鋼京唐的鋼鐵企業干法除塵灰、燒結機頭灰提取氯化鉀、碳和鋅的企業,投資1.4億元。首鋼京唐鋼鐵廠的干法除塵灰、燒結機頭灰時間長了不清理會腐蝕設備,以前的辦法只能填埋,如今有佳旺實業這樣的企業進行技術處理后,生產氯化鉀等。如果沒有這些企業做配套,許多材料只能白白浪費掉。這種大中小企業相互銜接的形式,也是延伸產業鏈條、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條件。
堅持大小項目一起上,并不意味著曹妃甸毫無原則的吸引項目,“撿到籃子都是菜”。相反,還具有很高的項目準入“門檻”:一是必須符合河北省沿海發展規劃對曹妃甸的產業定位,二是必須符合循環經濟理念。對不符合產業定位、不遵循循環經濟理念、不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可能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項目,即使投資再大、利潤再高,也不允許落地。
另一方面,曹妃甸突出園區招商的主體地位,由一個壓力變為八個壓力,由一個積極性變為八個積極性。
原來,曹妃甸工業區的招商主要是招商局負責,各園區只負責擺放項目,人手不夠、體制不順,極大地限制了招商工作的開展。經過體制機制的調整,圍繞解決產業聚集慢、招商體制不順的問題,把園區作為項目建設的主戰場,突出了七大產業園區招商主體地位,明晰人財物、責權利,構建起由區招商局與七大產業園區共同招商的“1+7”工作機制。招商局負責國際以及各省市重點區域的招商,園區負責根據產業定位開展產業招商。由一個壓力變為八個壓力,把一個積極性變為八個積極性,充分釋放體制機制帶來的發展潛能和發展活力,形成多個主體抓項目、多個園區抓招商、多個戰場有收獲的良好格局。目前,已與中國開發區協會等16家行業協會和中介機構簽訂了委托招商服務協議,在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設立了招商辦事處。
發展戰略:加速打造全省第一經濟增長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03年3月,以通島公路開工為標志正式拉開建設序幕;
2005年7月,河北省委、省政府批準成立曹妃甸工業區;
2006年3月,曹妃甸被列入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
2008年10月,經河北省委、省政府批準,曹妃甸新區成立;
2011年11月10日,以曹妃甸為龍頭的河北沿海發展規劃正式被國務院批準實施,河北沿海地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
2012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唐山市曹妃甸區。
曹妃甸以打造全省第一經濟增長極為目標,以“立足高、確保好、必須快”為總基調,圍繞“1+4+7+4”總體布局,深入實施“6677”發展戰略,聚力打造實力曹妃甸、魅力曹妃甸、活力曹妃甸、和諧曹妃甸。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