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鐵監管職能劃歸上海鐵路監管局濟鐵監管職能劃歸上海鐵路監管局
2013-05-17 19:53:49
Landbridge平臺
備受矚目的國家鐵路局“三定”方案于15日出爐,根據規定,國家鐵路局將在全國范圍內設立7個地區鐵路監管局,負責所轄區域內鐵路監督管理工作。據一位鐵路內部知情人士介紹,濟南鐵路局安全監督管理職能將劃歸上海鐵路監管局,客貨營運生產、投資建設等企業行為則將由公司化的鐵路主體運營,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濟南鐵路局將正式成為歷史名詞。
地方鐵路監管“18變7”
今年全國兩會后,本著政企分開的原則,原國家鐵道部正式撤銷,其職能一分為三:制定鐵路規劃和政策等行政職責并入交通運輸部;新組建國家鐵路局承擔鐵道部其他行政職責,并負責監督管理鐵路安全生產;新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
原鐵道部下設18個鐵路局,如今,國家鐵路局將下設沈陽、上海、廣州、成都、武漢、西安、蘭州7個地區鐵路監督管理局。“這次‘三定’方案主要對目前地方鐵路局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進行了重新劃分,并未涉及太多企業職能的描述”,據一位鐵路內部知情人士介紹。按照上述人士說法,新成立的7個地區鐵路監管局各自擁有一定的管轄省市,以濟南鐵路局為例,其安全監督管理職能劃歸上海鐵路監管局基本已成定局。
經營職能或整體轉制
至于未來濟南鐵路局企業職能以何種形式實施,記者了解到,由于此前鐵路部門存在客貨運輸、工程建設、站務經營等多種企業經營形式,雖然從國家層面上講,公司化方向已經確定,但具體執行方式目前還不是太明朗。另一位接近鐵路部門的知情人士介紹,目前地方鐵路局對此看法不一,多數傾向于以整體轉制的形式直接成立地方公司,全部承接原路局企業運營生產職責,具體運作上采取屬地注冊經營方式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另外記者了解到,方案中原鐵道部有15項職責被取消,包括開行客貨直通列車、辦理軍事運輸和特殊貨物運輸審批,鐵路基建大中型項目工程施工、監理、物資采購評標結果審批等,這些職責由哪些部門承接目前尚不得而知。
在5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形成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方案,支線鐵路、城際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所有權、經營權率先向社會資本開放,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既有干線鐵路”,被列入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
【部門“三定”】
衛生計生委:
編制500人 主要領導“一正九副”
記者日前獲悉,衛生計生委定職能、定機構、定人員編制的“三定”方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衛生計生委擬設21個司局,主要領導“一正九副”,成為一個編制在500人左右的部門。目前,衛生計生委新任領導成員的具體分工、分管部門尚未明確。
衛生計生委新組建的領導班子已經出爐。4月27日,中國政府網公布國務院任免名單,王國強、馬曉偉、陳嘯宏、王培安、劉謙、尹力、崔麗、徐科被任命為國家衛生和計生委副主任。加上此前已經公布的衛生計生委主任、黨組書記李斌和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孫志剛,形成了“一正九副”的格局。再加上1名紀檢組長,領導數達到11人。由于衛生計生委的“三定方案”尚未對外公布,新任領導成員的具體分工、分管部門目前尚未明確。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衛生計生委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食品安全標準制定。衛生計生委內部人士表示,此前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或將一分為二,分別成立食品安全標準司和綜合執法部門。
涉及醫保、醫療、計生等各個方面,也使得此次衛生計生委的“三定”尤為受到關注。一名衛生部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對記者表示,衛生計生委的“三定”方案確定了,意味著“三大醫保”管理職能的劃定已基本定了。
根據2008年機構改革確立的“三定”方案,原衛生部設15個內設機構,行政編制為387名;原人口計生委設置9個職能司,行政編制為143名。據衛生計生委內部人士透露,根據“三定”方案,衛生計生委預計設21個司局,在機構設置上,有些部門會合并,也有些部門會分成幾個司局。比如原衛生部的醫政司和醫管司有可能合并成為醫政醫管局,規財司則可能分成財務司和信息規劃司。
食藥監總局:
編制345人 取消下放11項職責
5月1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三定”方案。根據方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機關行政編制為345人,局長1名,副局長4名,增設1名副局長兼任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司局領導職數60名,此外,方案中,共有11項職責被取消、下放。
根據該方案,司局領導職數60名
(含食品安全總監1名、藥品安全總監1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離退休干部局領導職數2名),國家食品藥品稽查專員10名。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國家一級政府職能部門設“總監”,這應該是首次。汪玉凱稱,這應該是借鑒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設立的專業技術性的高級管理崗位。食品安全、藥品安全,都是專業化非常強的領域,需要既懂專業又懂管理的高級技術人才,從專業角度,統籌監管決策和監管措施。
方案列出的“取消的職責”中,分別整合了藥品生產、經營和化妝品生產三個領域的行政許可。有人說,把左手的橡皮泥和右手的橡皮泥捏成一整塊,加起來還是那么多橡皮泥。但對企業來說,可能就不是這么簡單了。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周子君表示,如果是兩項許可的話,可能企業會需要報兩次,如果是一項的話報一次就可以了,這是簡化行政許可手續,方便企業,實際上管理和職責并沒有減少。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據《華商報》、《法制晚報》、中國之聲
【延伸閱讀】
鐵路總公司或成“第一央企”
國家鐵路局面臨“副部管正部”窘境
根據國務院今年3月批復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函,鐵路總公司是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獨資企業,領導班子由中央管理。國家鐵路局依法對公司進行日常行業監管。有媒體分析,中央管理印證了鐵路總公司將是正部級央企。而鐵路總公司老總盛光祖也仍享受正部級待遇,據《人民鐵道報》報道,原鐵道部的幾位副部長,除陸東福轉任國家鐵路局局長外,其余均轉任鐵路總公司副總,副部級待遇不變。
這意味著,很可能是正部級的鐵路總公司具體掌管的鐵路運營,要由副部級的國家鐵路局履行直接監督管理,形成“副部管正部”的局面。
在鐵路總公司之前,公開報道過的正部級央企只有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投不歸國資委管,直接向國務院匯報工作。3月20日,盛光祖出席了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座位排在國務院直屬企業負責人的第一位,而原來第一位的中投負責人排在盛光祖之后。“管平級”甚至“小管大”的弊端其實已在實例中顯現。2008年機構改革后,本應由交通運輸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綜合運輸體系規劃,但實際上卻是由國家發改委主導完成的。
一位熟悉內情人士回憶,當時交通運輸部遇到很多困難,難以協調副部級的民航局,更別說平級的鐵路等部門。后來只得由發改委出面。“發改委掌握著資金規模和重大投資項目的審批權,話語權更強,協調阻力更小。”“如果是因為不能公開的利益糾葛,自然只能用級別去壓。”專家認為,這個問題提示我們要推動法治建設。在法治社會,不看級別高低,部長開車違法,一個普通警察照樣罰你。法治的力量不在級別,在于公信力。如果監管者能公開公平公正執法,那都是有力量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