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貨運改能否逼出條活路
2013-05-17 19:37:22
Landbridge平臺
傳說已久的鐵路貨運改革已啟動,據《21世紀經濟報道》載,此次貨改國家領導人極為關注,并有相關批示。
多年來,鐵路建設一直突飛猛進,客運增幅明顯,但貨運卻是每況愈下。鐵路貨運市場萎縮,折射出其特殊的經營管理機制,已不合時宜。
民航貨運業的發展,蜘蛛網式的高速公路建設,以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各類物流公司,大大擠壓了鐵路貨運的市場空間。而這其中,有的是鐵路自己放棄的,有的是別人搶占的。
想起一個故事,說某粵商于某年圣誕節前一個月,通過鐵路發了一整車圣誕禮品去西南地區銷售,結果臨近次年春節還沒到貨。粵商四處打探貨在哪,幾經周折,終于找到,原來貨物還滯留在中途某個貨站。粵商發誓,再也不跟鐵路打交道了。
機制轉變首先緣于觀念轉變。按鐵路貨運舊有模式,貨主到鐵路來辦車皮業務,鐵路專用名詞叫申報“請求車”。僅這一名詞就反映了市場“主仆關系”的錯位客戶才是上帝,鐵路理應“請求”貨主多來運貨,而非客戶“反求”。
據悉,鐵路這次貨運改革的主要內容,可用九個字概括:實貨制、簡快好、一口價。目標是實現“六個轉變”:一是由客戶找我辦向我幫客戶辦轉變;二是由柜臺式辦理到網絡化辦理的轉變;三是由多部門管理向一體化管理轉變;四是由能力緊缺型向能力滿足型轉變;五是由主業、多元分開辦到合并一起辦的轉變;六是由多頭收費向“一口價”轉變。
上述改革,說白了,就是要“對自己狠一點”,“對客戶好一點”。在現代物流業日趨發達的今天,鐵路貨運改革這次“大破大立”的艱難轉身,或具顛覆性意義。接下來的問題是,體制機制的轉換,經營流程的再造,能否經受市場的檢驗。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