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放高地建設為抓手推動重慶快速發展
2013-05-17 18:35:52
Landbridge平臺
在內陸開放深入推進的浪潮中,重慶正成為吸引全球目光的巨大磁場。重慶在打造開放高地上取得了哪些成就,未來還可圍繞哪些方面著手展開探索?昨日,市長黃奇帆出席渝洽會期間舉辦的“中國內陸開放國際合作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指出以開放高地建設為抓手推動重慶快速發展。
英國高聯資本董事長阿爾納博·巴納吉、新加坡海皇集團全球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符致鏡、中國華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賴小民等嘉賓也紛紛針對重慶如何擴大內陸開放支招。副市長陳和平主持論壇。
談開放高地
“東西部最大差距是開放差距”
“推進西部大開發,是不是要突出開放方面的內容,大家認識并不那么一致。一些人認為沿海的開發是要開放的,現在中國開放得夠了、飽和了,西部大開發就應該轉向內需開發了。”黃奇帆強調,事實上中國西部和東部的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開放的差距,中國未來30年,開放的最大潛力和動力是在中西部。所以,建設西部的開放高地,不僅是重慶本身的任務,也是中國西部大開發的重要任務,只有把內陸在開放上所缺的課補上了,內陸開放高地形成了,中國的開放才能走向更廣闊、更深層次的開放。
他表示,重慶在推動開放高地建設的過程中,重點抓了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引進外資。五年前,重慶一年引進的外資約是10億美元,最近幾年,每年引進的外資是100億美元以上,而且投資的渠道、結構、布局,都是比較合理的。重慶已經連續幾年成為中西部外商投資最高的地區。
二是促進進出口貿易。2008年重慶一年的進出口貿易是60多億美元,去年是540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量在全國的排位也從五年前的25位上升到了去年的11位。
三是擁有保稅區。2010年重慶獲批了兩個保稅區,現在這兩個保稅區已經形成了幾千億產值的加工貿易基地,正在推動一年進出幾百億美元的保稅貿易業務。保稅區就是重慶開放的象征。
四是口岸建設。首先是機場,最近三年,新增了近20條國際航空貨運線,國際航空貨物運輸量增長10倍,在過去五年全球貨運量增長最快的十個機場中,重慶機場排第一。其次是鐵路,重慶開辟的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使重慶成為歐洲貨到中國、中國貨去歐洲的一個口岸火車站。最后是輪船,我們有個寸灘港,預計到2015年,轉口貨物會達到60%。
五是有了開放新區。2010年中央批了重慶的兩江新區,如今兩江新區已經成了重慶進一步加快發展的發動機。
談投資環境
“重慶工商企業戶數增速最快”
在談及投資環境時,黃奇帆表示,投資環境涉及方方面面,但本質上講最要緊的就是成本。這幾年,在投資環境上,重慶狠抓了“五個低成本”的建設。
第一是低稅費。比如西部大開發15%所得稅的政策,我們在2002年就全方位的覆蓋。此外,重慶還有庫區移民的政策、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和鼓勵高科技產業、生物技術醫藥產業、農產品發展的各種行業性的稅費政策,我們都按國家規則,用最寬松的尺度執行。
第二是低物業、低土地成本和房產成本。重慶按中央調控房地產的要求,合理調控房價,對低收入群體給予保障房、公租房的政策,對商品房采取控制地價、控制稅收、差別化稅收政策,以及控制買房貸款的政策,使房價控制得比較低。
第三是低物流成本。重慶修高速路的造價一般比平原地區高一倍,因為要大量修橋打洞,但重慶高速公路收費標準與沿海基本持平。我們的1萬公里高等級公路,在西部率先實行全部免費通行,雖然這些成本加大了政府的支出,但是社會會給予回報。物流成本低了,經濟發展了,稅收增長也會加快,就能夠在大的循環里平衡這些成本。
第四,各種要素成本要相對低一點。也就是勞動力成本,油電煤氣運的成本,各種經濟要素成本要低。
第五,金融融通的成本也要低。這幾年,重慶在營造良好金融生態上下了功夫,全國金融機構都發現重慶金融生態好,金融資源重點投放到重慶。
“因為開放高地的建設,又有了五個低成本的良好投資環境,所以這些年,重慶經濟發展較快。”黃奇帆說,最近五年,重慶工商企業戶數翻了一番多,從五年前的60多萬戶增長到現在的130多萬戶,這個增長率全國最快。我們對這個指標一直很看重,因為這是檢驗企業投資環境、社會投資環境好壞的根本標志。
談發展戰略
“未來將繼續抓改革開放創新”
未來重慶將如何推進內陸開放,是全球各路客商關注的熱點。對此,黃奇帆表示,在市第四次黨代會上,重慶確立了“一統三化兩轉變”的發展戰略和建成“三中心兩集群一高地”的奮斗目標。“重慶今后在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推進城市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要繼續按國家的要求抓改革、開放、創新。”
“最近幾年,我們在創新上嘗到了甜頭。”黃奇帆說,重慶通過創新改革,實現“一頭在內,一頭在外”,對整機加零部件進行垂直整合,用這個模式說服了世界級跨國公司和制造業企業蜂擁入渝投資,三年時間形成了6個世界最大的品牌商和6個世界最大的制造企業商,同時帶進了700個零部件原材料企業,形成一個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這個集群今年會生產1億臺網絡終端產品,占全球1/4的規模。
“其次,我們還創新了一個鐵路運行的管理體制。”黃奇帆表示,中國到歐洲的鐵路幾十年來一直都有,但沿途6個國家海關、商檢、鐵路部門各自為政,商品容易被損壞,時間要耽擱,費用要增加,因此這條線一直運行不暢。我們把6個國家的相關部門組織在一起在重慶開會,得到了大家的響應,6個國家實行便捷通關一卡通、監管互認,開通了渝新歐鐵路聯運大通道,時間大大節省,費用大大降低,成為了新的歐亞大陸橋。
黃奇帆認為,一個地區改革開放創新,不是抽象的套話,而是具體的實踐,只要認真地按照十八大精神,把新時代的改革、開放、創新搞好,西部大開發一定能加快,重慶的發展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建言獻策
阿爾納博·巴納吉:
重慶應重視金融資源配置
中國尤其是西部、乃至重慶,有很多發展機遇。“在看到機遇的同時,還有一系列的難題需要解決。”英國高聯資本董事長阿爾納博·巴納吉為重慶打造金融中心支招時說,包括重慶在內的諸多城市,都應當重視資本定價和支配問題,合理配置資源。其次,重慶應加大金融人才的引進,可考慮與倫敦、紐約展開合作;第三,應當讓國企吸引對外投資,利用自身優勢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賴小民:
加快總部經濟建設
針對重慶如何推動內陸開放、打造長江上游金融中心,中國華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賴小民拋出四條建議:一是要加大總部經濟、集團經濟、總量經濟的建設,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包括外企落戶重慶。二是要整合地方的金融資源,組建金融控股集團。三是應要進一步研究利率市場化以后,重慶的金融業如何保持賺錢,保持更好的資產質量和抗風險能力。四是加大吸引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落戶重慶。
符致鏡:
欲在物流上深化與渝企合作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們考察了很多國家的城市,選擇在重慶建全球服務中心,正是看重重慶的綜合優勢和政策支持。”新加坡海皇集團是世界十大集裝箱碼頭經營商之一,該集團全球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符致鏡表示,海皇落戶重慶,將會帶來物流發展方面的先進知識和管理理念,希望與更多的重慶企業展開合作。
相關新聞
重慶兩岸經濟研究所授牌
隨著兩岸經濟合作的擴大與深化,重慶與臺灣的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在昨日舉行的“加強扶持引導,促進臺資產業根植大陸”研討會上,舉行了重慶兩岸經濟研究所授牌、授章儀式。據悉,該研究所以“開展兩岸經濟研究,促進渝臺經濟交流合作”為宗旨,將開展渝臺經濟研究、人才培訓等工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