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忙”鐵路貨運站為中國經濟提供又一張“晴雨表”
2013-04-21 19:28:59
Landbridge平臺
在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GDP數據之前,位于中國中部省份河南省的鄭州鐵路局貨運北站已經感到了隱隱的寒意:與2012年第一季度相比,鐵路職工感覺已不再像以前一樣忙碌。
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印證了鄭州貨運北站鐵路職工的感受。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7%,但增速卻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4個百分點;而同期,2013年第一季度,鄭州貨運北站的日均辦理車輛僅為23729輛,比2012年一季度的日均減少552輛,而辦理車輛的減少直接導致了“職工不再像以前一樣忙碌。”
據了解,位于中國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干線交會處的鄭州鐵路局北車站,承擔著全國十分之一的鐵路貨車編組任務,是中國日均辦理貨車最多、最繁忙的貨車站,有著全國“路網心臟”之稱;而站內貨物發送數量和方向的變動,則直接感知著全國各地區的經濟變化,因而被稱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
“四面八方趕來的貨車都在這里重新編組‘換乘’,再發往全國各地,貨物中多是調劑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大宗資源性商品,這些商品在車站匯聚、發送,猶如給各地經濟輸送人體的‘血液’,直接決定了各地經濟發展的活力,”鄭州貨運北站新聞發言人張繼紅這樣介紹車站的“晴雨表”作用。
據悉,作為研究中國經濟重要指標的“克強指數”越來越受到國際和國內的肯定,鄭州鐵路局貨運北站的“晴雨表”的功能也在逐漸加強,貨車調度的信息化技術提升就是一例。
據張繼紅介紹,全站南北6.63公里長,5.3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積上分布著228條線路,鐵路總長454公里,相當于鄭州到石家莊的距離,素有“十里場站”之稱,從1955年至1985年歷時30年一次性建成,此后硬件設施從未大規模改擴建,而信息軟件技術卻歷經3次飛躍:1989年,車站建成全國首個“YIS”系統(編組站貨車管理信息系統),首次實現車輛調度管理信息化;1996年和2006年,先后對第一代和第二代“YIS”系統進行了大規模升級,日均辦理車輛數量猛增至24000輛;2010年,“CIPS”系統(編組站綜合集成自動化系統)落戶車站,實現了“路網心臟”和全國的聯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