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地方官員研商破解口岸通關瓶頸
2012-12-22 11:43:02
Landbridge平臺
吉林省副省長陳偉根20日表示,目前中俄雙方需要在口岸通關方面進一步溝通解決和完善,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口岸查驗效率,促進邊境對等跨境運輸等,以確保邊境地區經貿交流的穩步發展。
中俄邊境和地方經貿合作協調委員會第十三屆會議當日在長春召開,來自中國和俄羅斯12個省(州、區)的經貿官員、企業代表參加。本屆會議的中方輪值主席陳偉根在會議作出上述表示。
近年來,中俄雙邊貿易額快速增長,去年達到創紀錄的800億美元。今年前10個月,中俄貿易額達到736億美元,同比增長13.4%。2012年中俄兩國領導人確定,兩國將在2015年之前使雙邊貿易額提升至1000億美元,在2020年之前提升到2000億美元。
“為按計劃達成兩國間經貿額增長的指標,就必須充分利用中俄兩國邊境現有的口岸。”俄羅斯后貝加爾邊疆區國際合作、對外經濟聯系和旅游部第一副部長諾沃謝利采夫說,但目前雙邊口岸基礎設施的建設明顯落后于雙方經貿的發展,成為了雙邊經貿發展的瓶頸。
后貝加爾與中國的內蒙古毗鄰,其中后貝加爾斯克—滿洲里口岸為中俄邊境上最大的陸路口岸,承擔中俄貿易60%以上的貨運量。諾沃謝利采夫介紹,除此之外,內蒙古和后貝加爾之間另外三個口岸的基礎設施都不完善,不能有效保證車輛的順暢通行,造成了邊境上的車輛擁堵。其中的一個口岸還因設備缺乏停用達4年之久。
諾沃謝利采夫表示,如何暢通通關通道、實行通關便利化,將是未來中俄雙方加強邊境地區合作的重要內容。
此外,中國的新疆雖然也與俄羅斯有共同邊界,但一直以來沒有貿易口岸,需要過境哈薩克斯坦才能與俄羅斯進行貨物往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孫振曉說,新疆與俄羅斯經貿合作的潛力巨大,但沒有貿易口岸,嚴重制約了雙方貿易的發展。
對此,俄羅斯駐中國沈陽領事館總領事波德別列茲科建議,中俄雙方應成立邊境地區領導定期會議機制,定期交換意見,來推動邊境和地方間的經貿合作。(完)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