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大陸橋:一體化驅動“經濟風車”
2012-08-27 13:51:11
Landbridge平臺
報告指出,歐亞大陸橋“交通走廊”的建成,為中國和中亞各國開辟了新的合作空間。報告提出的亞歐大陸橋經濟發展一體化構想,是“交通走廊”向“經濟發展帶”轉型的戰略舉措。
2012年8月9日—8月10日,“新絲綢之路區域經濟發展的未來”2012年國際學術論壇會在西安舉行。此次由日本大學經濟學部中國亞洲研究中心和陜西師范大學中國西部商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論壇,匯聚了來自中國、日本、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的政界、學界、商界諸多人士。
論壇就新絲綢之路區域經濟發展未來,圍繞陜西的發展進行了廣泛的討論。不少學者指出,西安作為新絲綢之路國內段沿線的核心城市,其今后的發展將對這一區域的發展影響重大。
在論壇舉辦期間,《歐亞大陸橋發展報告(2011-2012)》也對外發布。
事實上,新絲綢之路和現在所說的歐亞大陸橋在區域上有很多重疊之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概念。
以原古絲路為主干的新亞歐大陸橋,東起中國連云港,經隴海蘭新鐵路從新疆出境,西至大西洋東岸的荷蘭鹿特丹、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等港口,連通中國、俄羅斯等40余國,區域面積3970萬平方公里,占世界陸域面積26%以上,占世界人口36%。這里資源富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農牧業生產基地,糧、棉、馬、羊尤其是油氣資源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
參加論壇的大部分學者認為,這一區域的發展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影響深遠。
八個一體化推動歐亞大陸橋發展
“在歐亞經貿合作中,新歐亞大陸橋擁有巨大的經濟潛能。” 《歐亞大陸橋發展報告(2011-2012)》副主編何林說。
報告指出,歐亞大陸橋交通走廊的建成,為中國和中亞各國開辟了新的合作空間。報告提出的歐亞大陸橋經濟發展一體化構想,是“交通走廊”向“經濟發展帶”轉型的戰略舉措。
何林說,歐亞大陸橋經濟發展帶的交通一體化、能源一體化、產業一體化構成了歐亞大陸橋“經濟風車”的三個相互驅動的“槳葉”,三個“槳葉”又為城市一體化水平奠定了基礎,共同構成歐亞大陸橋經濟發展帶一體化戰略的重要支撐。
“貿易和金融一體化以三個‘槳葉’和城市一體化為基礎構成歐亞大陸橋經濟發展帶一體化戰略的深化內容。”何林說,保護文化多樣性和生態低碳化是歐亞大陸橋經濟發展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和生態目標。
何林認為,亞歐大陸橋經濟發展帶的八個一體化構成了區域經濟深化合作的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有機整體。“合作建設歐亞大陸橋經濟發展帶,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將為沿橋地區更好地參與經濟全球化,并最大程度地化解全球化的風險,為發展民族經濟提供機遇。”
西安:應發揮“心臟”帶動作用
報告認為,在歐亞大陸橋沿線明珠城市產業競爭力進行比較中,西安咸陽兩城市間的城市引力在歐亞大陸橋沿線12個明珠城市中最高,“歐亞大陸橋上西安市應發揮‘心臟’帶動作用。”
為此,報告提出,西安應該打造六大中心: 歐亞大陸橋經濟帶金融中心、中國東西部商貿會展中心、西部地區科教中心、中國歷史文化旅游中心、大西北先進制造業中心、我國內陸最大的交通物流中心。
何林說,西安不同于紐約、倫敦、東京等世界城市,也不同于北京、上海、香港那樣全方位開放的國際化大都市,因此在《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中所構建的國際化大都市有其獨特思路和重要戰略意義。“加強西安與歐亞大陸橋各城市的合作交流,盡快形成大西安戰略的六大中心,西安將成為歐亞合作的中國基地,成為歐亞大陸橋上的國際化大都市。”
陜西社科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寶通對此觀點表示贊同,他說,從開放程度上講,西安不僅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就是同青島、大連比,也有一定的差距,“但為什么國家明確提出要把西安建設成國際化大都市呢?”
“我覺得加強歐亞合作,這是要把西安定位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基本原因。”張寶通說。
陜西:探索資源工業化
“歐亞合作與中國發展很重要的一點是如何做好資源工業化這個命題。”陜西師范大學中國西部商學中心主任李忠民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這是發展經濟學的新命題,“比農業工業化更多地要求在制度、技術、資本、人文社會等方面的保障。”
他說,這條帶上礦產資源非常密集,而且有非常豐富的科教資源,“但為什么我們科教不能轉化為非常好的高科技產業,在這個轉化過程里面非常需要大資本、大基礎、大市場的構建。”
李忠民把資源工業化的機制總結為“四大”,即大資本、大技術、大企業、大市場。
他說,這也就是陜西的發展過程中,包括歐亞大陸橋整個發展過程里面,為什么民企不活,為什么國有經濟比重比較高,為什么需要更多技術投入,需要更多技術創新的原因。
在他看來,包括陜西在內的資源工業化過程中,有四個方面值得思考。
“首先是政府主導下的市場配置經濟模式在歐亞大陸橋是不是適合,如何進一步強化在市場機制下把政府主導和市場經濟雙重性優勢發揮好,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其次是大投資推動戰略。”李忠民說,在資源工業化過程里面,是不是需要有大的推動?
“三是雙輪驅動。”李忠民說,工業化、城鎮化過程,民生問題和生態問題發展是“雙輪”。
他以榆林的發展為例說,榆林在所有制體制上有很好創新,“陜西在煤礦整治中沒有把民企趕出去,而是團結起來,形成目前陜北煤礦資源開發的主要模式,這種模式發揮了當地人的積極性,發揮民企積極性,尊重歷史,也尊重未來發展所需的制度要求和制度安排。”
他說,陜西成立了陜西延安能源集團,形成了把中央石化集團和省級的延長集團更好合作起來的新制度安排,“這些很簡單的事例說明這兩個輪子能不能和諧起來。”
在民生化方面,李忠民說,把一個農民轉化為一個工人的過程非常艱難,“陜北500多萬人口,仍然有300多萬農民難以轉化到資源工業化這個體系中,因為這種體系對人的吸納要求比較高,所以教育先行成為非常重要內容,歐亞大陸橋沿線都有這樣的問題。”
“第四個是創新發展。”李忠民說,西部大開發是歐亞大陸橋發展非常重要的戰略安排,“新十年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希望把能源基地建好,把生態補償建好,把公共服務平臺建好,我覺得這是符合歐亞大陸橋建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安排。”
打造黃河中游經濟圈
對于歐亞大陸橋沿線經濟的發展,陜西省信息中心主任李振平提出了打造黃河中游經濟圈、擴大歐亞大路橋合作發展輻射帶動效應的發展思路。
他說,這個經濟圈是以西安為核心,以關中天水經濟區為龍頭向外延伸擴展的區域,包括陜西的全部,寧夏的全部,山西省大部分,汾河谷地以東,甘肅省蘭州市、隴東、隴南、甘南。內蒙古黃河河套,包括呼和浩特、包頭、烏海、鄂爾多斯。還有河南省三門峽市,大致這么一個范圍。”
他說,這一區域可以說是中國目前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含有國家多重戰略支撐,是值得研究、值得推動發展的區域。
在李振平看來,這一區域首先是區位非常重要,“是中國北方內陸核心地帶,是中國大陸上交通網絡的中樞地帶,這一塊可以說是以西安為核心,關中天水經濟區為龍頭,發展勢頭很好。”
他說,聯動中西部,帶動整個北方內陸發展,“這一區域是向西開放和內陸開放的重要地區,如何通過歐亞大陸橋合作把這一塊發展起來加強合作,是這一區域今后的一個發展命題。”
“另外,這一區域資源豐富,包括新能源風能、太陽能、有色鹽礦產資源,集聚北方內陸最重要的城市區,比如關中地區、蘭州地區、銀川平原地區、內蒙的河套地區、汾河谷地等等。”
對此,李振平建言,這一區域在空間發展格局構筑上應當體現這樣一個立體格局:
一是構筑“四縱五橫”經濟網絡,“四縱”是指西康西包鐵路沿線帶,同浦鐵路、汾河谷地經濟帶,銀川到中衛、寶雞、漢中經濟帶,白銀到蘭州、天水、隴南一帶。“五橫”是隴海沿線經濟帶,青蘭高速公路也就是309國道,京包、包銀鐵路沿線經濟帶,十天高速公路湘渝鐵路陽平關一直到陜南。
“空間構架第二個層次是‘六區一基地’互動合作發展。”李振平說,六區是關中天水經濟區,以現代科教、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為主,對黃河中游經濟圈起綜合性高端服務和引領作用。二是包頭、呼和浩特為中心,內蒙河套中心成為黃河中游經濟圈、北部綜合服務先進制造業地區。三是以蘭州、白銀為中心,蘭州區域成為黃河中游經濟圈西部綜合服務和能源材料工業區。四是以銀川、吳忠為中心的銀川平原地區成為黃河中游經濟圈重要的綜合服務能源機械工業區。五是以太原、運城為中心,汾河谷地成為東部綜合服務機械能源材料工業區。六是以漢中、安康為中心的漢江沿岸經濟帶,成為經濟圈生物制造材料工業區。
“一基地就是陜甘寧國家能源化工基地,這里將成為中國國家能源安全戰略重要承載地,是將來能源戰略接續地。”
“這些區域發揮各自優勢,揚長避短,分工合作,成為黃河中游各具特色的先進重要生產和綜合服務基地,成為中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帶。”李振平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