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鹿特丹港“啟示錄”
2012-02-02 18:55:13
Landbridge平臺
位于萊茵河與馬斯河河口的鹿特丹港,已從全球第一港口的位置上退下。迅猛崛起的新興經濟體的挑戰、近年全球金融的風云變幻,均讓這座曾與歐洲經濟伴生且共輝煌的港口,面臨“衰退”之詰。
然而,專家認為,鹿特丹港的興衰只是區域經濟增長重點轉移的結果,基于穩定發展的歐洲市場之上的“鹿特丹經驗”,仍代表港口經濟的成熟發展模式,值得上海港在內的中國港口認真借鑒。
航運業重心向東方轉移
2009年上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5.9億噸,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地位。而同期鹿特丹港口貨物吞吐量只有3.85億噸。
實際上,鹿特丹港世界第一大港的稱號,早在2003年就已經“讓出”。
曾經去鹿特丹港港務局調研過的廣州市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這是任何港口發展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
鹿特丹港,16世紀初崛起于泥沼地,隨歐洲工業的興起和貿易繁榮逐漸興旺。二戰后,歐洲經濟復興和共同市場的建立,更讓有“歐洲門戶”之稱的鹿特丹港迅速發展。自1961年吞吐量首次超過紐約港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后,鹿特丹港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大港地位。
在不斷崛起的各個東方大港面前,這個歐洲老港似乎已顯疲態。
中國港口協會副秘書長杜麒棟向本報記者解釋說,港口的興衰主要是和區域經濟發展相關。中國經濟迅猛增長,再加上以洋山深水港為代表的一批新建碼頭投產,港口吞吐能力大幅增加。恰好對照出歐洲港口的“衰落”,同時也折射出世界航運業的重心正在向東方轉移。
目前,自亞洲運往歐洲的集裝箱運輸量為世界最大。鹿特丹港的集裝箱流量中,90%是深海集裝箱運輸,運的幾乎都是中國出口產品。由于金融危機后中國制造商出口訂單銳減,2009年首季吞吐量降幅達到11%。這是鹿特丹港近30年來從未有過的最大降幅。
由于鹿特丹港已經形成環環相扣的產業鏈,經濟危機還給各種從事港口貿易配套業務的小公司帶來毀滅性災難。
“金融危機的影響,是讓鹿特丹港顯得有些衰敗,但這只是階段性波動。經濟復蘇后,港口經濟自然也會恢復。不管怎么說,鹿特丹港現在還是歐洲第一大港。”陳勇說。
“鹿特丹經驗”
對于港口經濟來說,“大”之外,“強”也是一個重要標準。鹿特丹港歷經百年而累積的“強”,在許多方面都是致力打造國際航運中心的上海所需努力看齊的。
陳勇介紹說,鹿特丹港的領先首先體現在港口工業發展上。鹿特丹港的港口工業已經形成集儲、運、銷一條龍服務的完整物流鏈。而上海港的發展水平目前還處在貨物的運輸、交換輔加一些簡單貿易加工功能上,只能算作“第二代港口”。
但鹿特丹港已躍升為“第三代港口”,國際物流中心的領軍者,除了作為海運的必經通道發揮商品集散功能之外,還具有集商品、貿易、技術、資本、信息集散于一體的物流功能。
比如,鹿特丹港還是煉油和化工工業以及食品工業的重要基地,各種精煉廠、石化企業和食品公司都在港口設立總部,將貿易、存儲、加工和運輸集中在港區范圍。“港口還帶動了總部經濟以及相配套的服務業發展。”陳勇說。目前,整個鹿特丹市經濟中一半的增加值都來自港口工業。
陳勇在鹿特丹港務局調研時還發現,港口的管理方式和技術手段都已經高度自動化。成熟的大型虛擬港口貿易平臺,使港口經濟附加值得以大幅提升。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海陸空運輸交通的對接。”陳勇介紹說,鹿特丹港已經實現了鐵路和港口的海鐵聯運,使得入港貨物能夠迅速運輸至歐洲縱深區域。而在中國很多港口,鐵路集裝箱和海運集裝箱的規格都還沒統一。
此外,鹿特丹市對港口文化的塑造也不遺余力,頻繁舉辦各類活動向世界推廣港口城市形象。這樣的“軟實力”打造意識,同樣是包括上海港在內的中國港口較為缺乏的。
“中國港口的發展依靠的是經濟快速增長。港口發展水平最終還是由運輸、貿易、信息、資本等一體化水平決定。”陳勇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