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條跨境鐵路今年齊開工,中西部地區成超級樞紐
2025-03-25 14:09:26
Landbridge平臺
四個跨境鐵路項目落地:對外開放新方向
今年2月以來,中泰高鐵二期獲得泰國政府批準,中蒙簽署甘其毛都—嘎舒蘇海圖口岸跨境鐵路建設協議,中越跨境鐵路老街—河內—海防鐵路項目獲得越南國會批準,中吉烏鐵路也啟動先期工程招標,4條跨境鐵路在今年全面開工。
這些工程早在10多年甚至20多年前就被提上日程,直到如今,多年來的談判與研究才取得實質性突破。這既有中老鐵路、雅萬鐵路示范效應的影響,也是地緣大變局加速演化的結果。這些跨境鐵路既有貨運鐵路也有高鐵,是中國構建亞歐陸路大通道的一部分。它們是中國向北聯系蒙古,向西聯系中亞、西亞,向南聯系東南亞的關鍵通道,能為中國邊疆省份帶來巨大發展機遇,將內陸變成對外開放的新門戶。
中吉烏鐵路:內陸變樞紐
2024年12月27日,中吉烏鐵路項目啟動儀式在吉爾吉斯斯坦賈拉拉巴德舉行,歷經28年的謀劃終于落地實施。項目計劃于2025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工期6年。2025年3月14日,中鐵十一局和中國鐵建電氣化局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中吉烏鐵路(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段)汽車運輸便道主干道及臨時供電主干線工程施工總承包項目,是中吉烏鐵路項目第一標。
中吉烏鐵路全長約523公里,其中213公里在我國境內,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有260公里,烏茲別克斯坦境內有50公里,是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三國元首親自推動的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標志性工程,是中國同中亞互聯互通的戰略性項目。
項目起自中國新疆喀什,經吐爾尕特山口進入吉爾吉斯斯坦,再向西經吉爾吉斯斯坦邊境城市賈拉拉巴德,終至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城市安集延。該鐵路是新亞歐大陸橋南部通路,全線建成后,將形成東亞、東南亞通往中亞、西亞和北非、南歐的便捷運輸通道,成為從中國到歐洲和中東的最短貨運路線,對拓寬新亞歐大陸橋的運輸范圍、促進沿線各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經貿往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而吉爾吉斯斯坦可通過該項目優化境內的交通基礎設施,提升產品出口速度,改善礦產資源開發條件,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烏茲別克斯坦通過這一項目可改變自身雙重內陸國的身份,從亞洲腹地轉變為亞洲樞紐。
中泰高鐵:釋放“黃金大通道”更大潛力
2025年2月,泰國政府批準了中泰高鐵二期工程(呵叻至廊開段),預計在2031年左右完工。項目從2014年啟動至今已有10年,一期工程歷經波折尚未完工,如今二期工程獲批,讓人們看到了項目推進的堅定決心。項目從泰國呵叻至距離老撾首都萬象僅一河之隔的邊貿重鎮廊開,全長357.12公里,預算高達3413.51億泰銖(約735億元人民幣)。泰國交通部計劃在2025年內動工,預計到2031年實現通車并投入運營。
相比一期連接曼谷與泰國東北部門戶呵叻的253.2公里線路,二期項目有更重要的區域性互聯互通意義。未來中泰鐵路與中老鐵路打通,形成中老泰鐵路,將為沿線地區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提振三國的互聯互通和全方位合作。中老鐵路旅客來源覆蓋101個國家和地區,跨境貨運服務輻射到19個國家,成為老撾的國際“黃金大通道”。而作為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的泰國加入之后,中老泰鐵路所釋放的發展潛力將更大。
中老泰鐵路采用國際標準軌,將提升泰國鐵路系統國際化水平,增加三國間客貨運輸便利度與有效運力,降低運輸成本,增強經貿人員往來,促進鐵路沿線人文古跡和自然景區等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
未來,隨著鐵路網絡的持續完善與協同運作,從曼谷出發,借助中泰高鐵二期與中老鐵路,再依托中國國內發達的鐵路干線,有望實現直達昆明、新加坡。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教授宋清潤認為,這將有效促進中國與東盟的互聯互通和人員往來,對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西部陸海新通道乃至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發展都有重大且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蒙鐵路:中蒙俄更好互聯互通
自2004年啟動討論,歷經21年、60多輪談判之后,今年2月14日,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在訪問中國期間代表蒙古國同中國簽署了甘其毛都—嘎舒蘇海圖口岸跨境鐵路建設協議,預計2025年4月動工,2026年初正式投運。
該鐵路從內蒙古的甘其毛都口岸出境,經蒙古國的嘎舒蘇海圖口岸,連接奧尤陶勒蓋銅金礦區和塔旺陶勒蓋煤礦區,全長234公里,年運輸能力達3000萬噸以上,將極大提升蒙古國對華煤炭出口的效率,徹底消除此前需卡車短駁運輸的“最后一公里”瓶頸。其中口岸連接段長8.08公里,采用寬軌和準軌并行運行方式,為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和交流搭建起全新的通道。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2024年進口蒙古煤炭8370萬噸,占其出口總量92.4%。新鐵路將強化焦煤供應鏈穩定性,降低中國進口成本,作為“中蒙俄經濟走廊”關鍵節點,促進區域資源優化配置與綠色能源合作。
《蒙古國政府2024-2028年行動計劃》中的14個大項目中,甘其毛都—嘎舒蘇海圖等3對口岸跨境鐵路項目位居首位。通過改善交通基礎設施,蒙古國可以更好地融入區域經濟,提升對外資的吸引力,并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未來,隨著甘嘎鐵路項目的實施,中蒙將繼續開通滿都拉—杭吉、策克—西伯庫倫等跨境鐵路項目,助力蒙古完成“三縱一橫”鐵路網絡目標,并實現與中國、俄羅斯兩國鐵路網的更好聯通。
中越鐵路:有望與中泰鐵路相連
越南國會2月19日表決通過關于老街—河內—海防鐵路項目投資政策的決議。該鐵路建成后將連接越南北部省份與中國西南地區,以滿足越南國內運輸以及與中國之間的國際運輸需求。該鐵路主干線全長約390.9公里,3條支線長約27.9公里,途經越南7省2市,擬建成客貨兩用的電氣化鐵路,采用1.435米標準軌距,設計時速160公里,2025年起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最遲2030年竣工,初步總投資約為203.231萬億越南盾。
中越鐵路貫穿了越南多個重要經濟區域:老街作為與中國接壤的口岸城市,礦產資源豐富,經貿往來頻繁;河內是越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海防則是越南北方最大港口城市。鐵路建成后,將加強這些地區的聯系,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協同發展。中越鐵路未來有望與中泰鐵路相連,讓越南貨物通過中國更高效地運往歐洲,促進越南貿易增長。據越南交通運輸部測算,該鐵路建設期間預計創造價值約44億美元的建筑市場,提供9萬個就業崗位。
中越兩國經濟結構互補性強,鐵路互聯互通后,貿易成本大幅降低,中國的機電產品、電子產品等能更便捷進入越南市場,越南的農產品、水產品等特色產品也能高效出口到中國。
中西部門戶城市:地位重塑
4條跨境鐵路的落地,使得一個以中國為關鍵節點,輻射東亞、東南亞、中亞的龐大鐵路交通網絡趨于全面成型。中國憑借這一鐵路網絡,能夠更深度地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
原本身處內陸的中國中西部地區,一躍成為新的超級樞紐和開放前沿。在各地最新獲批的2035年總體規劃中,沈陽作為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輻射范圍拓展到整個東北亞;昆明作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既是泛亞鐵路共同的起點,也是面向南亞、東南亞共同的門戶樞紐;南寧則連接東盟與大西南,西部陸海新通道和平陸運河的開建,使其成為大西南地區共同的出海口;烏魯木齊得到面向中亞西亞交往中心、國際商貿物流中心的定位,凸顯了中國—中亞關系日益緊密背后的城市地位重塑。
(來源:中國發展改革報社)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