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鐵路運輸銅精礦“口岸+目的地”聯合監管試點落地山西
2025-02-26 10:43:51
Landbridge平臺
據悉,6334.1噸銅精礦從阿拉山口口岸入境,經鐵路換裝后直達山西侯馬方略保稅物流中心(B型),由太原海關所屬臨汾海關監管卸車,并對該批貨物實施屬地查檢。
“隨著這批銅精礦運抵侯馬方略,標志著全國首個疊加保稅物流中心(B型)功能的進口鐵路運輸銅精礦‘口岸+目的地’聯合監管試點正式啟動運營。”臨汾海關關長郝新敏說。
該試點由山西省重點企業北方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陸港綜保區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聯合申請,經海關評估同意設立。試點模式是對現有進口鐵路運輸銅精礦通關監管流程的再造,將原先在口岸實施的抽樣檢測、固廢篩查等指令后置,調整到屬地開展。
試點運行后,進口銅精礦從入境到目的地可壓縮時長3天至5天,能有效降低企業口岸滯留、倒運等綜合成本,進一步提高企業競爭力。
“試點的優勢很明顯,我們在與供貨商洽談合同時選擇更多、更有主動性,疊加上方略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保稅政策,能夠實現隨用隨提,有效降低資金占用壓力。”北方銅業股份有限公司進口貿易部經理孫武軍說。
為保障國家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太原海關結合臨汾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的區位優勢,復制海關總署優化進口鐵路運輸銅精礦監管通關模式,開展準入風險研判、跨關區協同配合等工作,做好實驗室檢測能力資質認定。
同時,利用現有海關保稅監管場所完備的監管設施,通過“進口礦源備案+卸裝全程視頻監控+保稅存儲+海關現場抽樣+實驗室檢測+綜合評定放行”監管模式,將海關監管與企業運營無縫銜接,給企業帶來便利的同時,為山西省有色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下一步,我們將運用好‘智慧海關’建設成果,進一步深化與口岸海關的溝通對接,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合作,復制擴大試點范圍,不斷提升口岸目的地聯合監管試點運行成效,促進轄區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推動山西外貿穩量提質。”郝新敏說。
(來源:北青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