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聯動!直擊河南海外企業 他們因絲路而變
2023-01-17 09:36:43
Landbridge平臺
1月14日,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省長王凱作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更大力度發展口岸經濟”“高標準建設鄭州國際陸港航空港片區,布局省內二級節點,推進中歐班列‘五統一’常態化運行,開行3000班次以上”“支持企業布局海外倉,建設跨境電商孵化平臺,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今天在“打造內陸高水平開放高地”戰略的指引下,位于天下之中的河南依靠著陸、空、海、網四條絲綢之路的協同發展,基本實現串點成線、連線成網。河南,正以一種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全球化變革。
在這一過程中,有這樣一批河南企業,他們帶著“河南造”搭乘四條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在和國際巨頭同場競技后,又帶著滿滿的經驗和最新的技術踏歌而歸,進而帶動河南產業經濟迅速崛起。
今年河南省兩會期間,大河財立方特別推出《豫滿絲路、跨國聯動》策劃,通過采訪河南省代表、委員,以及走出去的河南企業家們,講述打造內陸高水平開放高地的河南故事。
海上絲路搭通道,河南人漂洋過海闖世界
2022年,對致歐科技德國公司負責人孔奕有特別的意義。20年前,因求學,這位來自鄭州市中原區的河南小伙遠赴德國。
2011年,孔奕順利畢業,加入致歐科技,開啟了將中國產品銷往歐洲的另一段人生。
“當時,公司主要銷售的產品是櫥窗展示用的模特。客戶在網上下單之后,我們通過海運,將國內的產品運到德國并進行集散。一開始,我們的貨倉只有500平方米,第一年的銷售額折合人民幣大概500萬元。”孔奕說。
這之后,隨著互聯網的疾風勁吹,致歐科技開始轉型邁向家居產品。由此,致歐科技邁入快速發展期。
致歐德國物流新倉
“隨著轉型線上家居之后,公司的貨倉面積開始不斷增加。截至目前,公司在德國漢堡、杜塞爾多夫等5個地方的貨倉已超20萬平方米。歐洲市場的年銷售額也從最開始的幾百萬增長到2021年的35億元。”孔奕說。
如今,借助海上絲綢之路,致歐科技的產品先后進入西歐、北美、日本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公司在西歐、北美、日本及中國多地設立物流配送中心,總面積超過29萬平方米。
當孔奕在為讓更多歐洲客戶用上質優價廉的中國家居時,遠在非洲的河南女婿陳杰,正借助海上絲路,將一輛輛一拖集團的拖拉機和農用機械運抵科特迪瓦,開啟中國農機助力非洲農業升級的新階段。
據一拖科特迪瓦公司副總經理陳杰介紹,一拖科特迪瓦公司為一拖集團旗下企業。公司成立于1996年,位于科特迪瓦城市阿比讓,為中科合資企業。
“我們接到客戶訂單,國內公司將我們所需的貨物化整為零,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運送到科特迪瓦當地港口,然后我們再通過組裝,集散到科特迪瓦及西非各地。”陳杰說。
隨著科特迪瓦當地對農業生產的重視,以及一拖科特迪瓦公司的努力,越來越多印著YTO商標的一拖農業機械出現在科特迪瓦及非洲大陸。
2021年,一拖科特迪瓦公司完成拖拉機銷量135臺,農機具117臺,發電機組360臺,小農機設備935臺,同比增長60%,同時秉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加大對科特迪瓦本土員工的培訓力度,豐富就業崗位,讓“一帶一路”建設的成果惠及非洲人民。
除了歐洲和非洲,在美洲,同樣有河南企業的身影。今年是汪慶領到美國的第6年,作為中原內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內配)美國子公司負責人,在其帶領下,中原內配美國子公司發揮著汽車制造、研發、信息三大中心的作用,也正是和海外客戶的頻繁交流、試樣等互動下,中原內配產品越來越受到客戶認可,也越來越有競爭力。
在亞洲,海上絲路的作用同樣明顯。借助海上絲路,888臺宇通純電動客車組成的“綠色軍團”穿梭在卡塔爾多哈,為世界杯增添一抹絢麗的中國色彩。目前,宇通產品已經批量遠銷至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占有率超10%。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經貿合作不斷深化,宇通客車作為中國制造業代表,不僅助力中亞各國交通優化升級,推動當地出行領域低碳綠色轉型,也進一步提高了當地制造業水平。
在歐洲,中鐵裝配生產的盾構機,通過海上絲路,走向世界更加便捷;在美洲,通過海上絲路,濮耐股份的耐火材料,走俏當地;同樣借助海上絲路走向全球的還有千味央廚和駝人集團。依托海上絲路,千味央廚的包子、油條等早已遠銷歐美及東南亞,駝人集團的醫療產品,更是在疫情期間為多國戰“疫”做出貢獻。
“通過走出去戰略,一方面加快了企業的發展和成長,另一個方面,通過在國際市場上和全球巨頭同場競技,既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也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劣勢,從而促進我們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河南省人大代表、濮耐股份董事長劉百寬表示。
作為最具性價比的運輸手段,海上絲路成為河南企業走出去的手段。海上絲路的開拓者鄭和或許想不到,600多年后,來自中國內陸省份的河南,可以借助海上絲路,將生意做遍全球。
“鋼鐵駝隊”助力河南造閃耀歐洲
2013年7月18日,首班從鄭州出發至德國漢堡的國際貨運班列開行,這標志著河南省“陸上絲綢之路”建設實現“從無到有”的實質性進展,彌補了河南省“不沿邊、不臨江、不靠海”的短板。
如今,中歐班列早已從一種新興的國際物流運輸方式,發展為大眾所熟知的連通境內外的“鋼鐵駝隊”。
據了解,從首班開行至2022年11月15日,中歐班列(中豫號)累計開行近7000班,班列開行由最初的每周一班且只有去程班列發展到目前的每周去程16班、回程18班的高頻次常態化往返均衡開行狀態;從前期只有專列到發展成為公共班列服務平臺;從只有一個出入境口岸、一個境外站點到初步實現“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境內外物流網絡布局。
10年來,作為中歐班列(中豫號)的主力運營力量,陸港公司在暢通中歐班列“陸上絲路”國際物流經貿大通道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大河財立方記者從陸港公司獲悉,2022年截至11月15日,陸港公司運營的中歐班列(中豫號)累計開行967班,網絡遍布歐盟和俄羅斯及中亞地區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境內外合作伙伴逾6000家,位于中歐班列“第一方陣”。
事實上,隨著中歐班列的開通,一大批河南產品通過陸上絲綢之路進入中亞和歐洲。在濮陽,作為國內最大的鋼鐵行業用耐火材料制品供應商,濮耐股份的產品遠銷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克蘭等地,而在這些地區,陸上絲路是首選。
“濮耐股份開拓海外市場20多年,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是我們除了美洲之外重要的市場,可以說,中歐班列的開通,不僅讓我們的產品更加快速高效地運抵客戶手中,同時,通過走出去,和行業內世界頂尖公司的同場競技,使我們不僅收獲了自信,更帶動企業發展升級。”濮耐股份董事長劉佰寬表示。
大河財立方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作為海上絲路的重要補充,對于一些時效性強的產品,中歐班列成為河南企業的不二之選。
鄭州邦達天原供應鏈管理公司總經理郭黎民告訴記者,中歐班列(中豫號)自誕生就自帶獨有優勢,時效雖慢于空運,但卻快于海運,性價比較高,同時,它可以深入內陸,直達目的地。“比如說,原來我們海運或者空運到海港或者空港,一般空港或者海港都不在城市里,但是鐵路本身就在城市里面,‘門到門’班列服務是它的獨家優勢。”郭黎民表示。
“對致歐科技來說,除了海運之外,陸上絲路也是我們重要的運輸方式。尤其是一些客戶著急用的產品,我們會選擇通過中歐班列來運輸。我們做過測算,雖然中歐班列的價格要高于海運,但時間上能比海運快7天到15天。”致歐科技董秘秦永吉表示。
同樣,將客戶急需的物資搭乘中歐班列運往歐洲的還有中鐵裝配。
據中鐵裝配德國子公司執行董事卓永軍介紹,由于盾構機的重量在幾百噸至上千噸,因此大型的成套設備主要通過海路運輸到其他國家項目所在地;對于一些零部件產品,通過中歐班列發往德國;對于現場急需的配件,通過飛機運輸。
如今河南的“陸上絲路”,已經不局限于“輻射東中西”的設計和境外“一點一線”的開發布局,而是要逐步強化提升包括南向物流通道、境外網絡布局、推進省內各地合作班列開行等。
據了解,陸港公司作為中歐班列(中豫號)的主力運營力量,正在從強化提升南向物流通道功能、穩步推進地市合作班列開行等四方面發力。
空中絲路發力
為河南產品走向世界插上翅膀
2022年11月20日起,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在卡塔爾激情上演。連日來的鄭州機場,也在上演著全貨機的“世界杯”。
11月23日,短短10多個小時內,3架超大型運輸機——AN-124在鄭州機場起降。除了這3架巨無霸,當天還有來自多個航司、不同機型的全貨機亮相鄭州機場。
隨著年底西方國家傳統消費旺季的到來,鄭州機場也進入了繁忙季。11月22日,在機場北貨運區國際出發倉庫,叉車裝載貨物往來穿梭,電商、手機、日用生活品、服裝等貨物等待裝運。
河南航空貨運發展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出發班組班長王曉慶指著一批來自川渝地區的電子設備說,它們即將搭乘絲綢之路西部航空的貨機去往盧森堡。而之前,這些貨物主要選擇北上廣等機場,隨著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不斷走深走實,更多貨物選擇通過鄭州機場出入境。
數據顯示,鄭州機場已開通全貨機航線43條(國際地區航線35條,占比八成),與全球貨運前20位大型貨運樞紐中的17個有聯系,連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7個。
得益于完善的航線網絡,鄭州機場與西方國家的傳統消費旺季順利實現聯動。
從原來的西貨站,到現在的北貨運區,鄭州機場貨郵保障能力躍升至110萬噸。新的場地,能容納更多貨物。新的設備,使得處理速度更快更加智能,國際地區貨量的不斷增多也讓王曉慶和同事們更加忙碌和充實。
放眼未來,如何在做大做強鄭盧“空中絲綢之路”上再立新功?省政協委員、河南省機場集團董事長康省禎表示,機場集團將充分發揮鄭州機場的引領開放作用、輻射帶動作用和產業集聚優勢,在加快推進“兩大樞紐”建設的同時匯聚相關行業優勢資源,促進樞紐經濟發展,帶動航空港區發展壯大,更好地服務于河南省重大戰略部署、服務于河南經濟社會發展。
受益于空中絲路的還有“假發大王”瑞貝卡。
據瑞貝卡國際電商部總經理張會婷介紹,一位美國顧客在當地跨境電商平臺下單購買假發,通過“空中絲路”走空運,大約只需7~10天就可到達顧客手中。
而在瑞貝卡剛剛從事跨境電商的2016年,那時候運輸方式仍以海運為主,如果海外倉沒有現貨,從國內發貨到達客戶手中的時間可能需要一兩個月時間才行。
跨境電商和空中絲路貨物集疏體系的完善,正是推動這一改變的關鍵因素。
在航空運費方面,張會婷介紹,今年以來,貨運航班明顯增加,而且空運費用已經下降了約40%,與海運價格已經比較接近,但運輸時間卻大幅縮短,空運的性價比大幅提升。
而在空運相關的服務方面,“速賣通”等平臺在許昌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企業倉”,跨境電商平臺完成交易后,由速賣通根據交易信息完成后續的空運流程。即便是企業自己跨境平臺的銷售,也可以通過相對完善的航空物流服務體系選擇貨代和航空公司時刻安排發貨。
“包括聯邦快遞在內的不少航空企業和貨代機構,每天都會提供最新的運費報價和服務費用供企業選擇。”張會婷表示,通過“空中絲綢之路”,企業可以隨時調整產品結構,以滿足消費者最新的消費需求,更有利于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談及海外市場開發,河南省政協委員、瑞貝卡董事長鄭文青表示,公司將在繼續鞏固歐美和非洲等傳統市場優勢的同時,發力東南亞及中國以外的亞洲市場,并計劃渠道上的獨立布局,提升中國假發產品在當地的市場活躍度。
“為此,瑞貝卡已從2022年底開始調整團隊,并加強對東南亞等海外市場的人力資源支撐,強化質量管理標準,提升海外市場競爭力。”鄭文青表示。
在河南,通過空中絲路見證河南開放發展的還有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設研院)。
據設研院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趙果純介紹,與制造業企業對外出口產品不同,設研院對外出口的是技術服務,海外客戶對服務效率要求較高,需要工程師到現場提供咨詢、規劃等技術服務,因此出行方式以飛機為主。“別人家空運出口的是高精尖產品,我們空運出口的是高精尖人才。”趙果純笑道。
趙果純介紹,設研院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涉足海外援建項目,項目規劃、設計等都采納國標,起初這類項目每年就一兩個,難度較小、數量不多,隨著海外業務的逐步拓展,設研院已經可以勝任不同國際標準的項目,公司的國際競爭力、海外口碑也建立了起來。
近年來河南的對外開放程度顯著提高,在河南省外事辦、省商務廳等部門的政策支持下,豫企之間強強聯合、抱團出海的合作案例越來越多,公司和駐豫央企、省管企業等企業聯系緊密,部分海外業務都是多家豫企在共同推進。
趙果純透露,公司已經探索出通過項目設立海外分支機構、進而開拓所在國市場的業務模式,為項目所在國提供就業崗位、與所在國科研機構合作提升當地研發水平,下一步將嘗試進入東歐、南美等地市場,繼續為河南高水平對外開放增光添彩。
網上絲綢之路越織越密
見證河南跨境電商蹄疾步穩
過去多年,在海上、陸上、空中三條絲路勠力發展之際,作為最早一批被列入跨境電商試點的城市,鄭州“1210模式”以及“跨境O2O自提模式”成為河南跨境電商領域從無到有,一路創新,一路領先的例證。
在鄭州從事鋼貿生意起家的崔兆華,行業里摸爬滾打多年,將其公司的彩鋼等產品出口到了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3年后,國內鋼貿市場競爭加劇、價格大跌,崔兆華著手開拓跨境電商、海外倉新業務,過往數年已為國內數百家企業提供服務。
“剛開始是我們自己在用海外倉開展銷售,后來很多朋友和客戶了解后,就提出用我們的倉庫幫他們存貨銷售。”崔兆華回憶,當時有個新疆的朋友,在吉爾吉斯斯坦做鋁塑板、腳手架生意,他們提出將貨物放在崔兆華的倉庫里,幫忙銷售。
據了解,目前,聯鋼實業公司已在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埃及、波蘭、烏克蘭、格魯吉亞、尼日利亞等地建立了多個海外倉服務中心,并與非洲、美洲、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國的海外倉渠道建立了合作關系,目前可以提供海外倉服務的國家已近30個。
崔兆華介紹,公司提供的海外倉,已為國內輕紡及家居產品、農機及汽摩配件、醫療及健康產品、建材及金屬制品、機電設備等多個行業的數百家企業提供了倉儲、物流和分銷等服務。
就在崔兆華用海外倉助力電商走向世界之際,河南食品設備實力派企業杰爾古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杰爾古格),依靠為全球食品工業用戶提供數字化生產解決方案,目前客戶已經覆蓋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
杰爾古格CEO李俊華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稱,自2010成立以來,杰爾古格的客戶已經覆蓋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在歐洲、北非、中東、南美等地。
據介紹,杰爾古格的工廠位于中牟汽車產業園,目前擁有300多名員工,其中技術研發人員有近60名,產品主要通過跨境電商、海運物流等方式完成交易。“我們在接到訂單之后,通過海運,從廣州、青島、上海等地的港口進行出口貿易。”李俊華說,目前,公司年出口交易規模達2億元,出口約占公司整體業務的80%。
“剛開始幾年,我們業務的增長相對緩慢。隨著技術積累和食品的工藝升級、河南深化開放政策的推行,以及出口便利程度的增加,2016年之后,我們業務增長達到一個質的飛躍。”李俊華說。
同樣在河南,同樣在跨境電商領域,依靠著差異化競爭,鄭州吉客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客印)卻在獨立站領域,蹚出一條新路。
“很多企業一說跨境電商,都會想到去亞馬遜、eBay等電商平臺開店鋪。”吉客印VP郭新華說,但目前公司跨境電商業務中,獨立站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近兩年隨著電商平臺對店鋪監管趨嚴,也讓更多的人將目光投向了獨立站。
據了解,獨立站是指基于SaaS技術平臺建立的擁有獨立域名,內容、數據、權益私有,具備獨立經營主權和經營主體責任,由社會化云計算能力支撐,并可以自主、自由對接第三方軟件工具、宣傳推廣媒體與渠道的新型官網(網站)。
據郭新華介紹,目前,鄭州是吉客印各業務團隊的孵化中心,為了彌補在業務發展過程中,對語言、IT研發、數據分析等領域的需求,公司也在全國多地設立了分公司。公司有不少業務在東南亞、中東市場,當地小語種比較復雜,因此公司在昆明、青島、西安等地招聘泰語、韓語、阿拉伯語等人才從事營銷、客服等工作。在北京與合作伙伴成立公司,儲備一些IT領域的技術人才,不斷滿足公司發展需要。截至2021年底,吉客印的GMV超30億元。
實際上,無論是已經依托海上絲路走向全球的河南制造,還是通過陸上絲路聯通世界的河南企業,抑或是通過跨境電商和空中絲路走向全球的河南品牌,都只是河南過去多年推動“空、陸、網、海”四條絲綢之路建設協同互促、提質增效的一部分。
絲路通天下,開放不停步。“四條絲路”不僅帶動河南跑出開放“加速度”,“四路協同”更讓河南這片中原腹地“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四條絲路互聯互通的效率正在不斷顯現,一個更加開放的河南正在冉冉升起。
(來源:大河財立方)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