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開放路 打自貿牌 綏芬河自貿片區 構建一區引領多區聯動協同發展新格局
2022-09-30 09:35:00
Landbridge平臺
綏芬河自貿片區。
跨境貨運列車進境。
綏芬河公路口岸。
辛巴赫啤酒生產線。
跨境電商直播。
龍粵合作項目開工。
俄糧儲備加工項目開工奠基儀式。
綏芬河綜合保稅區。
“綏意辦”平臺。
自貿片區金融超市。
9月29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掛牌三周年。
三年來,綏芬河片區堅決落實“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的使命責任,堅定不移走開放路、打自貿牌,積極發揮改革“試驗田”、開放“主陣地”重要作用,推動貿易、產業、合作、服務“四個轉型”,打造外事經濟、口岸經濟、區域經濟、窗口經濟,努力建設自貿特區、創新強市,為構建“向北開放”新高地注入力量。
三年來,綏芬河自貿片區累計新落戶企業2803家,外商投資企業17家,進出口貿易額累計完成393億元。
A
創新驅動 系統集成
厚植體制機制新優勢
綏芬河自貿片區聚焦制度創新核心任務,探索更具競爭力的制度安排,加快從商品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
探索形成創新推進機制。先后制定出臺了黨工委、管委會《工作規則》,編制印發了《綏芬河片區建設實施方案》《綏芬河片區制度創新生成機制》等制度,明確制度創新成果的主攻方向、創新成果收集流程、分級分類獎勵辦法,激發制度創新改革活力;加入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發起成立的創新聯盟,與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河南鄭州自貿片區及黑河、德宏、紅河、崇左等自貿片區簽訂協同發展協議,多維度汲取創新經驗賦能發展,對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創新成果“帶土移植”,形成“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模式”等制度創新案例。
推進改革任務加快實施。承接60項省級總體方案試點任務,實施率100%;對全國復制推廣的278項改革試點經驗進行全面梳理,對可復制可推廣的203項定清單、專題推進,已復制推廣199項,復制推廣率98%;探索形成144項制度創新成果,33項獲評省級創新實踐案例,為沿邊地區、開放口岸提供有益借鑒。
特色創新成果成效顯著。在現代經濟模式、跨境產業聯動、口岸疫情防控、優化政務服務等領域探索新經驗。探索了中俄車輛聯檢快放新模式,信息采集備案時間由原來30分鐘縮短到2分鐘,車輛查驗通關時間由原來的10分鐘縮短到30秒。依托對俄醫療旅游試點城市,作為首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構建了對俄特色醫療旅游模式,累計接待外國醫療旅游者4萬余人次。正在積極推進“海關事務擔保”制度創新,為授信企業向海關出具保函,助力企業發展壯大;探索外資企業注冊銀行開戶不見面辦理,外籍自然人到當地海外中國銀行辦理海外見證手續,中行通過海外銀行回復見證確認書及回函,便可建立臨時客戶信息、為其公司開立銀行基本賬戶,破解外商無法入境開戶問題。
B
轉型賦能 深耕藍海
釋放數字經濟新動能
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為順應“數字時代”大趨勢,開辟“數字經濟”新藍海,綏芬河自貿片區結合實際,統籌數字化建設,強化數字賦能。
數字賦能貿易通關。加快推進數字口岸建設,職能部門與海關、鐵路等聯檢部門通力合作,打破信息壁壘,跨越數據鴻溝,借助“95306”數字口岸系統信息化技術賦能,“鐵路艙單信息確認”升級為電子審核,企業不到場即可完成艙單歸并、核驗、放行等操作,中歐班列實現7天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
綏芬河自貿片區率先在省內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無紙化通關比例接近100%,口岸通關各項指標處于全省陸路口岸領先水平,全省排名第一。運用H2000通關管理系統、H986集裝箱檢查系統、鐵路列車影像抓拍系統、公路物流監控系統和公路電子地秤測量系統,進一步優化通關模式,提高通關效能。發揮對外貿易規模優勢,以數據資源為關鍵生產要素,推進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對貿易各環節進行數字化改造,推動傳統貨物貿易效率提升、價值增長和結構優化,在實現數字資源共享的同時,結合大宗商品交易價格,形成外貿數據庫,為下一步開展外貿數據平臺及大數據分析等提供了堅實的前期基礎保障。
數字賦能傳統產業。推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使用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技術,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
辛巴赫精釀啤酒公司一期投入建設年產1萬噸精釀啤酒釀造數字化車間,建立數字化生產系統MES,建設自動化灌裝包裝車間,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良品產出率,成功獲批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維多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推動農業智能化建設,利用物聯網技術和組態軟件,獲取大棚內部環境參數及生產圖片、視頻圖像,通過模型分析,自動控制濕簾風機、監控噴淋、內外遮陽等設備。一期建設智能大棚130棟、晾曬大棚131棟,實現春秋兩季循環種植,達到年產100萬斤黑木耳的規模。以往一個工人能管理2個~3個大棚,現在一個工人可以管理15個大棚。
數字賦能政務服務。優化數字政務服務,探索城市全場景智慧應用,運營“綏意辦”綜合服務門戶,1498項政務服務錄入省級一體化平臺,網上可辦率達100%,“打造“綏意辦”特色政務服務品牌”創新案例獲評第五批省級創新實踐案例。建設了“綏疫控”“綏醫養”“綏易展”“綏意辦”“綏易融”“綏意游”“綏芯學”“綏務工”,以及安全智能化控制系統“綏域安”等系列數字化服務平臺。搭建中俄信息港平臺,集信息發布、電商交易、跨境電商通關服務、供應鏈服務等功能于一體,整合信息平臺功能,打造綜合性電商產業支撐及政府公共服務平臺。
C
暢通循環 提升效能
深挖跨境物流新潛力
綏芬河自貿片區發揮跨境物流通道戰略前沿和橋梁紐帶作用,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著力建設面向國際陸海通道的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
打通“東出西聯、縱貫南北”的運輸通道。依托公路、鐵路兩個國家級一類口岸,運營“哈綏俄亞”班列,承接“中歐班列”,開通莫斯科至綏芬河“中俄直列”,打通哈薩克斯坦至綏芬河“互貿專列”,與96個國家和地區實現貿易往來,與國內16個沿海港口合作推動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截至8月末,“中歐班列”累計過境1368列,124363標箱,“哈綏俄亞班列”累計發運294班列,31094標箱,形成了環日本海及長三角、珠三角物流網絡。截至8月31日,綏芬河鐵路車站“中歐班列”開行550列、51266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62.7%、67.5%,持續保持大幅增長態勢。
獲批“功能豐富、資質齊全”的口岸政策。綏芬河自貿片區擁有糧食進口指定口岸、豬肉出口指定口岸、冰鮮水產品進口指定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等口岸資質,享受盧布現鈔使用試點、境外旅客離境退稅試點、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等特殊政策,肉類、中藥材進口口岸資質有望年內獲批,同時積極爭創國家級、省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提升“流程優化、便捷高效”的通關效率。綏芬河海關推出“一攬子”支持措施,助力“中歐班列”跑得快、跑得好。
推行通關環節自主備案、自主申報、自主核銷、自主繳稅、簡化海關核準手續等制度,通關效率較2017年整體提升50%。提供預約通關、線上申報、轉關自動核放等便利措施,對進出境“中歐班列”貨物實施艙單歸并,引導企業自主選擇申報地;運用鐵路新艙單系統提高無紙化運作水平,復制推廣“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管理改革,積極推進“中歐班列”鐵路快通模式,打造“一站式”監管服務流程。綏芬河鐵路車站持續優化班列開行作業流程,持續提升“中歐班列”的開行質量和出入境效率,開辟綠色通道,優先組織掛運和換裝,壓縮非生產作業時間。綏芬河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通過推行非接觸式查驗,大幅縮短了列車辦理邊防檢查手續的時間,有效助力“中歐班列”運量安全增長。
D
內外聯動 補鏈強鏈
由“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
綏芬河自貿片區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加快完善邊境貿易產業鏈,推動制造鏈條、服務鏈條、供應鏈條與貿易活動高效合一,實現貿易對產業經濟全面賦能,促進邊境口岸由“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打造邊境特色跨境產業體系。
構建跨境木材產業體系。結合跨境林業合作的新趨勢、新特點,在境外,引導企業“走出去”,建設境外園區,開展木材初加工,保障國內木材加工的原材料供應;在境內,發揮綏芬河邊境經濟合作區承載作用,引進優質企業,開展精深化、品牌化、規模化落地加工。參與制定了《井干式木結構建筑技術規程》等國家標準和《結構用集成材產品認定規則》《規格材產品認定規則》等團體標準,為自貿試驗區推動本地特色產業參與國際市場規則探索了新路徑。建立了全省最大的對俄進口木業加工產業基地,年均木材進口量達600萬立方米,落地加工率約為45%,年產地板表板3800萬平方米、地板280萬平方米、實木櫥柜1萬立方米。
構建跨境糧食產業體系。充分利用境外農業資源優勢,探索跨境糧食產業“單邊+嵌入”合作發展模式,實現協同發展的農業跨國合作體系,構建了境外種養殖、口岸回運、綜保區加工、區內銷售等一整套跨境可溯源產業鏈。以綜合保稅區為加工貿易集散中心,充分發揮政策優勢,糧食入區加工免受配額限制,加工后內銷產品按實際狀態征稅,引導企業將玉米、小麥在綜合保稅區開展精深加工,制成豆油、面粉、面條、玉米壓片后在國內銷售或復出口,打造了“頭”在境外、“尾”在境內的全產業鏈經濟,吸引了辛巴赫、保達、良運、馳宇等一批企業落戶。
北大荒豐緣(綏芬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糧食儲備加工項目年內開工建設,建成后將拉動區內糧食加工能力突破100萬噸,提升全區進出口貿易總額,構建起完整的跨境農業產業鏈條。以啤酒加工為例,國外原料入區,保稅出區時按最惠國啤酒報關,關稅為0,海關代征增值稅13%。如果將啤酒廠建在區外,需繳納麥芽關稅10%、啤酒花關稅10%、酵母關稅25%,海關代征增值稅13%,入區加工相當于節省了總計45%的原料關稅。國內設備入區和部分基建物資入區均享受退稅政策,區內生產加工使用的水、電、氣都可以退稅,還享受“保稅研發、批次進出、集中申報、集中匯總納稅”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構建跨境中藥材產業體系。綏芬河自貿片區緊抓政策機遇,以準許進口15種俄羅斯中藥材在綏芬河自貿片區內落地加工為抓手,形成了中藥材產業發展新動能,同時積極爭取申報中藥材進口指定口岸。已有國內77家中草藥進口、加工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綏芬河市登記落戶,綏芬河已成為俄羅斯中藥材落地加工產業的集聚區和主陣地。冠碩中草藥加工、域外本草中草藥加工、祁草堂中草藥加工等中草藥加工項目落戶綏芬河綜合保稅區,開展防風、槲寄、沒藥生等進口藥材加工業務,年進口加工總量突破1000萬元,華世融承公司投資500萬元、占地2400平方米,已完成廠區改造、設備安裝。
E
再造流程 優化服務
自貿活力持續釋放
以企業集聚為導向,以產業提質為目標,增強改革的聯動性、協同性,綏芬河自貿片區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市場主體集聚。全市市場主體總量保持在2萬戶以上,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223戶,超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自貿活力持續釋放。
優化審批環境。優化審批流程,助推項目建設,推行“承諾即開工”“一枚印章管審批”等改革,通過簡化事項、簡化材料、簡化流程、統一告知、統一平臺,實現協同辦理、并聯審批,一個窗口“材料同收、審批同步、證照同發”,大幅提高審批服務效率。
全面啟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以最為高頻的進口食品業態為例,已有1235戶對外貿易企業享受到“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直接取消審批的改革紅利;969戶市場主體辦理銷售預包裝食品審批改備案,市場主體真正享受到準入即準營的政策便利。
推進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出臺《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實施辦法》。
優化辦稅環境。創新納稅服務理念,建設方便快捷的24小時“離廳式”自助辦稅廳,開啟同城通辦、全天候辦稅新模式,“智能云柜”系統能夠滿足納稅人各種涉稅資料(含發票)“即來、即領、即走”,納稅人辦稅不再受時間限制,只需本人帶上身份證,全天候都可以完成稅費申報及繳納、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及電子發票領購等涉稅業務,從以前“等待辦”“按時辦”,變為“即時辦”。在創新理念的驅動下,綏芬河市稅務局不斷探索創新稅收監管方式,采取稅收征管末位對標預警管理機制,通過提示提醒、約談、納稅評估等漸進式的風險應對措施,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既降低了征納成本,又提高了稅收征管效率。
優化用電環境。2021年建成“智能型、市場型、體驗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多功能營業廳,實現“刷臉辦電”“零證辦電”等創新服務,在供電服務中心營業廳和自貿片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置了全省首個“電、水、氣聯辦”窗口,切實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的“一站式”服務。積極走訪對接重要客戶,開辟綠色通道,開展“一對一”專屬服務,超前提供辦電流程咨詢服務,實時跟蹤,及時了解項目進度、用電需求,為項目早送電、早開工、早達產提供電力保障。累計為客戶投資200余萬元,為片區內客戶免費更換智能電表、采集終端等設備,免費更換300余個計量箱。
F
突出特色 搭建平臺
實現跨境金融新跨越
積極推動跨境金融創新發展,在跨境調運、付匯、結算、融資等領域加快全要素集成創新,助力邊境貿易高水平發展。
打通本幣現鈔調運新渠道。建立本幣現鈔合作渠道,組建多部門快速協調機制,建立陸路調運直達路線,將本幣現鈔通過綏芬河公路口岸直接調運出境,極大縮短了本幣現鈔回流的路徑,實現了“門到門”式的安全高效調運。
探索跨境結算新模式。開通“關銀一key通”系統,將銀行網銀系統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系統相連接,可為企業提供24小時貨物報關、繳納稅費、金融服務,“一站式”滿足企業“口岸入網+線上金融”的綜合業務需求,實現了銀企共贏,解決了企業跨部門、跨區域辦理業務的痛點。已簽約15家企業,進出口跨境結算1500萬美元。依托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開展了全省邊境口岸城市商業銀行首筆對俄跨境本幣結算業務,有效提高了資金效率,節省了匯兌成本,拓展了人民幣在境外的適用范圍以及普及程度。創新“單一窗口”跨境付匯業務,實現了商業銀行、貿易企業與海關、稅務等部門之間全程電子化單據的數據共享,推動企業結售匯從線下向線上轉型,提升了口岸銀行外匯管理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搭建中小企業跨境融資新平臺。搭建了公益性綜合服務平臺——綏芬河自貿區線上金融超市,對金融資源進行整合和共享,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平臺打造“一窗受理、一指辦理”的金融模式,貫徹“一紙辦公、一套材料、一次辦好”的服務宗旨,梳理上線160款金融產品,同時設立外匯結算板塊。創新推廣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業務,已為外貿企業成功辦理3筆出口化工產品貼現融資業務。打造中俄跨境木材加工全產業鏈多元融資平臺,線下線上相結合,累計為企業發放貸款近8億元,極大方便了綏芬河木材企業,讓企業足不出戶就享受到“一對一”的上門服務。
綏芬河自貿片區黨工委副書記、綏芬河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鐳表示,綏芬河自貿片區作為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下一步將充分釋放公路、鐵路兩個國家一類口岸通道作用,在保證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基礎上,合理與充分開發利用兩個市場、兩個資源,通過推動國際貿易加工港、國際物流樞紐港、進境商品免稅港、跨境金融服務港建設,著力打造新時代對外開放合作先行示范區。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